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护理PPT课件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护理PPT课件
桥手术者
IABP的适应症(成熟期)
心脏移植过度的桥梁
IABP的适应症(成熟期)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运输中的应用
随着主动内球囊反搏导管设计方面的技术进步,最终设计 出的为重患者转运的驱动控制台系统,应用于救护车、直 升机在医院之间转运患者是提供救生治疗的可能
IABP临床应用指征
心脏指数2L/min.m2 平均动脉压60mmHg 体循环阻力2100dgne 左房压20mmHg,CVP15cmH2O 尿量20ml/h 末梢循环差,四肢发凉。
为可能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将一个体积约40cc的球囊通过 股动脉穿刺,放置到降主动脉 左锁骨下1-2公分处,球囊介 于左锁骨下动脉与肾动脉之间 ,通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驱 动,在舒张期开始充气,增加 冠脉灌注,在收缩期放气,降 低后负荷的一项手术。
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是历史最久 ,已被广泛接受的左心室辅助 装置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护理
主要内容
IABP定义 IABP的原理 IABP的监测 IABP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简史
1953年,Kanrrowirz首先提出IABP基本概念 1968年,在心源性休克的病人中付诸实施 最初,IABP要求外科手术经股动脉直接切开插入 1980年经皮插入使这一技术进入临床常规使用成
IABP的适应症(早期)
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性并发症
乳头肌
缺血
腱索断裂
室间隔
缺血 急性室间 隔穿孔
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支持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效果, 他可以使得心源性休克状态得到改善,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和创造条 件。 美国麻省医院对研究结果显示: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这类病人显著地改 善临床血流动力学状态
IABP的监测——缺血并发症
下肢缺血,严重者下肢坏死,截瘫 原因:a股动脉内腔细小。b血栓形成及脱落 预防:a选择气囊管要合适; b积极抗凝治疗; c确属股动脉内腔细小,硬化钙化, 末端血流不畅者及时终止,拔出插管。
IABP的并发症——导管错位
导管错位不仅可造成动脉导管分离性损伤,同时 也是除了主动脉内膜剥脱和脱落的硬化斑块外导 致远端缺血的原因。
心电波形
心率
动脉波形 反博波形
收缩压 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 反博压
反博比
心电模式 压力模式 自带模式 心电导联 压力范围
IABP面板
充气量
报警设置 校零
IABP的监测——反博效果
反博波形的变化:明显变小甚至消失,提 示反博球囊测压导管折曲或堵塞不通。
反博有效的征兆有: a血压升高 b面色红润,末梢循环好。 c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下降。 d尿量增多。
IABP术后护理
严格卧床休息,肢体制动 持续生命体征监测、意识、出入量 观察反搏效果,遵医嘱给药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颜色
处理:有赖于早期发现和插管后的管理 早期发现:插管后应常规进行床旁胸片,确定导 管的位置。 插管后的管理:插管后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插 管测大腿弯曲不能超过300,同时应确保导管固定 可靠,防止移位。
IABP的并发症——感染
随着经皮穿刺插管的应用,感染率已明显降低, 约为1.3%,严格无菌操作。
现在已经显著减少在这方面的应用
IABP的适应症(成熟期)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手术前的应用
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前预防性的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支持可以明显降低左主干患者手术死亡率
IABP的适应症(成熟期)
高危或冠状动脉造影失败患者的应用
1.对左侧冠状动脉没有通畅,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左主干血 管内成形术时。
IABP的适应症(早期)
心源性休克
美国麻省总医院Dunkman对87例临床实验报告显示:应用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使心源性休克改善或者是治愈的患 者大约有75%。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期间心排出量增 加20%-30%。 研究人员发现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下患者可以安全的进 行心导管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因此外科手术就是符合逻 辑的下一步。 分析总结: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依赖的患者有大面积梗死 灶患者和梗死灶与可逆性缺血并存的患者
当然采取IABP支持治疗也可能造成肾功能损害, 例如肾脏血栓栓塞、主动脉内球囊导管进入肾动 脉或者是肾动脉阻塞。因此在每日监护中应包括 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当尿潜血或者尿素氮和肌 酐升高,活动性出血或者贫血均应该警惕。
IABP的监测——动脉血管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形成 主动脉反博球囊断裂所至得气栓 主动脉破裂或穿通 股动脉阻塞
IABP的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
根据需要每隔15-60分钟不等,评估记录一次。 记录内容包括: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出入量脉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等 每隔4小时袖带压与主动脉球囊反搏压比较
IABP的监测——肾功能监测
在IABP支持治疗开始后,应看到肾功能改善的迹 象(尿量),因为心排出量改善的结果,
IABP的适应症(早期)
心脏手术后的心脏泵衰竭
冠状动脉搭桥术与瓣膜置换手术刚停机时出现的早期的心 脏泵衰竭,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IABP的适应症(早期)
不稳定心绞痛和顽固性心肌缺血
随着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的经验不断增加,其应用范 围增加到心肌缺血综合征,研究发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 以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频率 。
2.对患者心脏唯一的冠状动脉进行扩张时。
3.患者心脏射血指数30%时。
4.对处于低血压状态的多支冠状动脉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成形 术者。
IABP的适应症(心内科)
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 不稳定型或变异性心绞痛持续24小时 急诊性心导管检查或介入治疗新功能差,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患者 难治性左心衰竭或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不能做搭
定时换药,应用换药包,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渗 血、渗液等,换药时避免导管移位或脱出。
IABP的并发症——血液系统的影响
血小板 ACT APPT 溶血反应
IABP护理要点
IABP术前护理
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检查双足背动脉搏 动及股动脉搏动
完善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相关检查 穿刺区域备皮 遵医嘱给予地西泮等镇静药 建液路,导尿 备齐抢救药品及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