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斜拉桥主塔液压爬模施工方案

(完整版)斜拉桥主塔液压爬模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范围 (2)2、工程概况 (2)2.1、工程概况 (2)2.2、主要技术标准 (3)2.3、工程自然地理特征 (4)3、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4)4、资源配置情况 (5)4.1、机械配置 (5)4.2、人员配置 (5)4.3、仪器配置 (6)5、施工总体顺序部署 (7)5.1、总体施工顺序部署 (7)6、液压爬模施工 (10)6.1、液压自爬模构成 (10)6.2、液压爬模安装流程 (11)6.3、埋件安装顺序: (12)6.4、爬升工艺流程 (14)6.5、液压爬模拆除流程 (17)6.6、爬架安装安全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 (18)6.7、爬模施工过程安全技术措施 (20)7、施工用电及混凝土供应 (24)7.1、施工用电 (24)7.2、混凝土供应 (24)8管理措施 (24)8.1、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24)8.2、安全目标及安全保证措施 (26)8.3、工期控制措施 (28)8.4、文明施工措施 (30)8.5、施工测量体系措施 (31)9、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32)9.1、夏季施工措施 (32)9.2、冬季施工措施 (32)9.3、雨季施工措施 (33)9.4、防洪安全保证措施 (34)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安徽、浙江段)站前工程十五标实施性施组。

2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15】。

3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J1148-20 11】。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J1155-2011】。

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I。

6 )裕溪河特大桥(60+120+324+120+60 m双塔钢箱桁梁斜拉桥(第一册下部结构)【商合杭阜杭施(桥)-L26-1】。

7 )本单位施工能力及机械设备装备情况。

8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9 )《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10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11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12 )裕溪河特大桥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2、编制原则1 )满足建设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做到及时编制,超前于施工,切实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2 )在充分调查当地的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气候气象和交通运输等条件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3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以解决施工难题,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4 )专项方案体现科学性、合理性,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力求准确实用;5 )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保、水保及文物保护工作。

1.3、编制范围本方案编制范围为裕溪河特大桥斜拉桥(279#-280# )液压爬模施工。

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1 )新建铁路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裕溪河特大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与芜湖市鸠江区境内。

桥址处地势较为平坦,整体处于裕溪河流域,河渠道路错综复杂,穿越大量农田、水塘,跨越通江大道(S319)、X026 X045等重要道路及多条规划道路,跨越裕溪后河及裕溪河等重要通航河道。

2 )裕溪河特大桥重点工程为(60+120+324+120+60 m双塔钢箱桁梁斜拉桥,全长686m主梁为钢箱梁桁梁结构,主桁上弦中心距14m,下弦箱中心间距14m桁高12m主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顶高程+130.9143m塔底高程+9.9130m,斜拉索为空间双索面,立面上每塔两侧共13条对索,全桥104根斜拉索。

3 )裕溪河特大桥(60+120+324+120+60 m双塔钢箱桁梁斜拉桥277、278、279、280、221、282号墩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型均为摩擦桩,主塔桩基直径①2.5m,桩长92m 99m4)主塔结构概述(1)279#、280#主塔均采用H型索塔,塔底以上索塔全高为123.001m, 桥面以上塔高105.801m,桥面以下塔高17.200m,桥面以上塔的高跨比为1/3.06。

(2)索塔顺桥向尺寸6.0m〜10.0m,顺桥向尺寸由塔顶6m线型加宽至下横梁8.0m,再加宽至塔底10.0m。

(3)上塔柱为斜拉索锚固区,两分离式竖直塔柱,塔柱中心距16.4m。

单箱单室截面,每柱横桥向宽度为4m,顺桥向壁厚1.5m,横桥向壁厚0.8m。

索塔锚固区配置纵、横向预应力钢绞线,辛”字形布置。

(4)中塔柱为两分离式倾斜塔柱,中心线倾斜度1: 14.3 8。

单箱单室截面,每柱横桥向宽度由4.0m线型变化至5.0m,顺桥向壁厚1.5m,横桥向壁厚0.8m。

(5)下塔柱亦为两分离式倾斜塔柱,中心线倾斜度1: 2.91。

单箱单室截面,每柱横向宽度由5.0m线型变化至8.0m,顺桥向、横桥向壁厚均为1.5m, 底部加厚。

(6)上塔柱和中塔柱在转角处设上横梁,上横梁采用空心矩形截面,截面宽6.5m,高4.0m,顶底板厚0.7m,腹板厚1.0m,主塔对称中心处设横隔板。

上横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7)中塔柱和下塔柱在塔梁交接处设下横梁,下横梁采用空心矩形截面,截面宽7.5m,高5.0m,顶底板厚0.7m,腹板厚1.0m,支座处设横隔板。

下横梁采用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配置©15.2mm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于索塔外侧壁上,圆形金属波纹管成孔,真空辅助压浆。

2.2、主要技术标准1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双线,线间距: 5.0m。

2 )设计行车速度:350km/h。

轨道形式:有砟轨道。

3 )设计荷载:ZK活载。

4 )线路平纵断面:主桥范围内纵坡采用平坡,平面位于直线上。

2.3、工程自然地理特征根据地质勘察揭示,裕溪河特大桥(60+120+324+120+60 m双塔钢箱桁梁斜拉桥场区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1)粉质黏土,硬塑,夹少量粉砂,c 0=150Kpa2)淤泥质粉质黏土,流塑〜软塑0=80Kpa;3)粉质黏土,硬塑0=150Kpa4)粉质黏土,软塑,0=120Kpa5)粉土,稍密〜中密,饱和0=90Kpa;6)粉砂,中密,饱和0=110Kpa7)细砂,中密,饱和0=200Kpa8)细圆砾土,中密〜密实,饱和0=500Kpa9)泥质粉砂岩,棕红色、灰色,全风化0=250Kpa10)泥质粉砂岩,棕红色,局部为紫红色、灰黄色,强风化,c 0=350Kpa 11)泥质粉砂岩,棕红色,弱风化,c 0=400Kpa3、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表3.1.1施工组织机构框图枷作弘伍4、资源配置情况4.1、机械配置4.2、人员配置表现场管理人员投入数量表4.3、仪器配置5、施工总体顺序部署5.1、总体施工顺序部署1)主塔结构概述(1)279#、280#主塔均采用H型索塔,塔底以上索塔全高为123.001m, 桥面以上塔高105.801m,桥面以下塔高17.200m,桥面以上塔的高跨比为1/3.06。

(2)索塔顺桥向尺寸6.0m〜10.0m,顺桥向尺寸由塔顶6m线型加宽至下横梁8.0m,再加宽至塔底10.0m。

(3)上塔柱为斜拉索锚固区,两分离式竖直塔柱,塔柱中心距16.4m。

单箱单室截面,每柱横桥向宽度为4m,顺桥向壁厚1.5m,横桥向壁厚0.8m。

索塔锚固区配置纵、横向预应力钢绞线,辛”字形布置。

(4)中塔柱为两分离式倾斜塔柱,中心线倾斜度1: 14.3 8。

单箱单室截面,每柱横桥向宽度由4.0m线型变化至5.0m,顺桥向壁厚1.5m,横桥向壁厚0.8m。

(5)下塔柱亦为两分离式倾斜塔柱,中心线倾斜度1: 2.91。

单箱单室截面,每柱横向宽度由5.0m线型变化至8.0m,顺桥向、横桥向壁厚均为1.5m, 底部加厚。

(6)上塔柱和中塔柱在转角处设上横梁,上横梁采用空心矩形截面,截面宽6.5m,高4.0m,顶底板厚0.7m,腹板厚1.0m,主塔对称中心处设横隔板。

上横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7)中塔柱和下塔柱在塔梁交接处设下横梁,下横梁采用空心矩形截面,截面宽7.5m,高5.0m,顶底板厚0.7m,腹板厚1.0m,支座处设横隔板。

下横梁采用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配置©15.2mm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锚固于索塔外侧壁上,圆形金属波纹管成孔,真空辅助压浆。

2)施工顺序(1)279#、280#主塔承台施工完毕后,即可转入主塔施工;根据主塔的结构特点,2m高塔座和第一节下塔柱砼一次整体浇筑成型,主塔共分为24个节段砼浇筑。

其中下塔柱分为3个节段浇筑,下横梁分为2个节段浇筑, 其中下塔柱第1节段砼与塔座同时浇筑,下塔柱第3节段砼与下横梁第一节段砼同时浇筑,下塔柱采用翻模法施工,下横梁采用支架法现浇;中塔柱共分为11个节段砼浇筑,除第一个节段与下横梁同步浇筑外,其余均采用液压爬模法施工;上横梁共分为2个节段砼浇筑,横梁砼采用翻模施工;上塔柱分节尽量考虑避开索导管及锚固区环向预应力,共分为10个节段砼浇筑, 均采用液压爬模法施工;上、下横梁与同高程塔柱均同步进行浇筑施工。

图5.1.1主塔施工节段划分示意(整体)(2)主塔施工期间共配置两台塔吊及两部电梯辅助施工,下横梁采用 钢管支架法施工,竖向分两次进行浇筑,与塔柱砼同步浇筑施工。

中塔柱施 工过程中,需逐步安装2道钢管横撑,在横撑端部配置千斤顶将横撑顶至设 计的内力并抄垫密实,以控制塔柱的弯矩及变形,同时在第二道横撑处设置 塔梁同步施工防护平台。

另外下塔柱和中塔柱施工期间均设置劲性骨架结 构。

上横梁现浇支架通过牛腿结构支撑在两侧中塔柱上,上横梁砼浇筑与塔24 PL23 HiU13nogL.._后51027uj5 17□ 1KS 19 3 2021S 2S 1柱砼同步施工,竖向分两次进行浇筑。

上塔柱节段施工时,需进行索导管精 确定位,并在砼灌注后进行预应力施工,同时挂设斜拉索、架设钢梁结构, 即塔梁同步施工。

图5.1.2 主塔施工塔吊立面布置图图5.1.3 主塔施工电梯及横撑立面布置图6、液压爬模施工6.1、液压自爬模构成1)液压自爬模的动力来源是本身自带的液压顶升系统,液压顶升系统 包括液压油缸和上下换向盒,换向盒可控制提升导轨或提升架体,通过液压 系统可使模板架体与导轨间形成互爬,从而使液压自爬模稳步向上爬升。

主 要分为以下四部分:(1)模板系统主要有:维萨板(外模采用21mn 厚度维萨板、双面220g/m 覆膜、重量约14kg/m 2、内模采用18mm 厚度维萨板)、工字木梁it 工平帆/\zaif&B电赫吊程+20J97虹平创..;■■-耳>■虹阳D ..脚电檢+65.54?■-+126.297V7-- Br - = _| - B rf I .^^^1 ! ^^^1 I ^^^1 I ^—^1 - u纵薪问f:6«______ 1 ____ 1 i 1电常觀侬禍财下轉矽上横穀架(H20)、木梁连接爪、背楞(14#][);(2)埋件系统主要有:埋件板(D26.5)、高强螺杆(D26.5/L350)、受力螺栓(M42/90)、爬锥(M42/D26.5);(3)液压系统主要有:液压泵站控制台、液压油缸、同步阀、胶管、液压阀和配电装置;(4)支架系统主要有:承重三角架、后移装置、中平台、吊平台、导轨、附墙装置、主背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