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小学应急救援队伍培训计划
一、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
着力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兼顾政府财力、物力和人力,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应 (二 (一 重点、知识培训。
依托现有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组织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应急志愿者等组建突发事件信息员队伍。
信息员队伍主要任务是及时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协助做好预警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参与隐患排查整改、预案制订、应急处置和科普宣传。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个人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三、主要措施和保障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规划。
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建设方案,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二)开展培训演练与社会动员。
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队伍每年至少集中轮训两次。
易受灾害影响的要在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培训。
要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努力提高应急队伍的社会化程度。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立群防群治应急体系。
积极拓展社会力
1
1.1
1.2
1.3
1.4
1.5
2
2.1
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2.2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2.3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上肢每60分钟,下肢每8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开始扎紧与放松的时间均与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
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
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一处和腋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
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
2.4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
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微,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
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
3烧伤、烫伤急救措施
3.1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3.2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
3.3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3.4
3.5
3.6
3.7
4
4.1
4.2
救
4.3
4.4
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扣压。
4.5发现其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等复苏措施(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
直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
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
如现场抢救仅用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彻底。
4.6注意:
4.6.1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4.6.2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末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4.6.3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净的敷料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
5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处理
5.1
5.2
5.3
5.4
5.5
6
6.1
6.2
服,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
6.3必要时,可进行刮烦疗法或针刺合谷、曲池、委中、百会、人中等穴。
如有头昏、恶心、呕吐或腹泻,可服中药霍香正气丸;
6.4如呼吸、循环衰竭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可注射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
7火灾救援知识
7.1火灾的定义
火灾系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大多数是一种社会现象,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三个方面。
一是人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三是工艺技术的缺陷。
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主要的因素。
7.2灭火基本方法
7.2.1隔离法:将着火物移开,不与其他物品接触。
7.2.2窒息法:隔离空气接触火,用干粉灭火器、砂、湿棉被等物灭火。
7.2.3冷却法:用水、灭火器将火冷却。
7.2.4报警:火警电话119。
报警要报清失火地点街道名称。
A
B
C
D
E
7.3
8
8.1立即就地将病人平放在硬板或地上,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8.2施救者用食指及是指指尖触及病人喉部气管正中部位,对男病人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施救病人喉部气管正中方向滑移2至3厘米,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部动脉,检查有无搏动。
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
不要用力过大,不要同时触摸两侧,不要压迫气管。
8.3紧急服用急救药物。
心绞痛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服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
专家提示:
1、千万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2、运送病人必须使用急救车,不要用出租车或其他车辆。
3、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避免加重病人病情。
9骨折应急知识
骨折不论在平时或运动时都可发生,骨折的原因可分为外伤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外伤性骨折较为常见。
应急要点:
9.1用双手稳定及承托受伤部位,限制骨折处的活动,并放置软垫,用绷带、夹板或替代品妥善固定伤肢。
9.2
9.3
9.4
9.5
9.6
9.7
9.8
1
2
10
呼吸道异物阻塞是指急性的外在或内在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的阻塞或障碍。
如果呼吸道阻
塞不能迅速解除,将发生完全性的呼吸、心跳停止。
应急要点:
10.1救护者可站在病人身后,用双手抱住病人的腰部,一手握拳,拇指的一侧抵住病人的上腹部剑突下、肚脐稍上外,另一手压住握拳的手,两手用力在病人腹部做快速向内上方向的挤压动作。
10.2当病人总识不清、昏迷倒地时,救护者应面向病人,两腿分开跪在病人身体两侧,双手叠放,下面手掌根放在病人的上腹部剑突下、肚脐稍上处,朝病人上腹部做快速向内上方向的挤压动作。
10.3婴幼儿发生呼吸道异物阻塞时,须将患儿面朝下,头部低于身体,放在救护者的前臂上,再将前臂支撑在大腿上方,用同一只手支撑患儿的头、颈及胸部,用另一只手拍击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使其吐出异物。
如果无效,可将患儿翻转过来,面朝上,放在大腿上,托住其背部,头低于身体,用食指和中指猛压其下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一横指处),反复交替进行拍背和胸部压挤,直至异物排出。
1
2
11
救。
1、因呼吸、心跳在短期恢复后还可能再次停止,所以千万不要放弃人工呼吸,应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2、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可采取报警求助的方式。
3、意识丧失者,应置于侧卧位,并注意为溺水者保暖。
4、进行现场抢救的同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12传染病急救措施
由于施工现场的人员较多,如果控制不当,容易造成集体感染传染病。
因此需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处理,防止大面积人员感染传染病。
12.1如发现员工有集体发烧、咳嗽等不良症状,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和有关主管部门,对患者进行隔离加以控制,同时启动应急救援方案。
12.2立即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诊治,陪同人员必须做好防护隔离措施。
12.3对可能出现病因的场所进行隔离、消毒,严格控制疾病的再次传播。
12.4、加强现场员工的教育和管理,落实各级责任制,严格履行员工进出现场登记手续,做好病情的监测工作。
应急救援队伍培训签到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