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目的及适用范围一、为规范“海河杯”优质结构评价工作,统一评价专家的评判尺度,细化评分标准,易于评价专家在结构工程质量评价中更加科学、准确、公平、公正地反映结构工程质量状态,特制订《天津市建设工程“海河杯”优质结构评价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二、本《细则》适用于施工企业已申报“海河杯”奖的项目,且通过企业自检达到评价条件要求的主体结构工程。
三、本《细则》应与《天津市建设工程“海河杯”奖评审办法》和《天津市建设工程“海河杯”奖评审导则》配合使用。
第二节评价组织一、天津市建设工程“海河杯”优质结构评价的组织工作由建筑施工行业协会按照《天津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创优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组成评价专家组进行评价,实行专家组长负责制。
二、申报项目按建筑结构工程和市政结构工程两大类,分专业设置评价专家组。
第三节专家组长及成员的确定一、根据申报项目的工程类别和专业确定专家组长及成员。
二、专家组长及成员从“海河杯”优质结构评价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
三、专家组长应由具备高级技术职称、专业技术及组织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
四、专家组长及成员在参评单位任职、兼职或持有股份的,或与参评单位存在利益关系的,应遵守回避原则。
五、专家组应严格遵守评审纪律,秉公评审,凡违反评审纪律或违反公平、公正原则,一经查实即取消其评审评价资格,所作评价无效。
第四节评价的基本条件一、具备以下评价条件的已申报“海河杯”项目,应提前10天向协会质量部约定现场评价时间。
(一)结构主体施工已封顶,二次结构已完成整体施工量的70%以上。
轨道交通工程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现浇区间施工完毕,盾构区间(包含联络通道施工)工程已完工。
(二)预验项目应保持原状。
(三)规模较大工程或因进度要求,可申请按楼层或区段分成若干个阶段进行评价。
(四)现场备查资料齐全(包括沉降观测、桩基施工等第三方资料)。
二、评价项目应按照第二部分第三章迎检须知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第五节现场评价的一般程序协会工作人员首先介绍专家组长及成员,由专家组长按下列程序主持评价工作:一、申报单位做工程简介汇报(简介内容详见第二部分4.天津市建设工程“海河杯”。
优质结构评价(汇报资料编写提纲);专家组也可采取专家阅读,然后提问的方式进行。
二、组长根据检查内容进行分组,并指定申报单位安排配合人员(具体要求详见第二部分3.天津市建设工程“海河杯”优质结构评价迎检须知)。
三、专家组根据工程规模及特点按抽取原则随机选定检查点,并满足抽点部位和数量要求。
四、选定好的检查点标注于简图,各专业专家连同实测数据一并记录在表。
五、现场检查完成,专家组经讨论形成一致意见后,由组长负责汇总各专家意见,并组织各专家向申报单位进行反馈。
申报工程存在较大问题时,专家组应提出整改回复建议。
六、专家组成员应做好评价工程的文字和影像记录,主要包括:(一)时间、地点、人员、工程现状和形象部位;(二)质量特色、难点、亮点;(三)质量缺陷、不足及需要整改的问题。
第六节检查点的抽取原则一、建筑结构工程抽取原则(一)检查数量:所有申报工程按单体栋号全数检查,每个单体栋号可按层、区段随机抽查,单体抽查点一般不少于3个层、区段(根据不同功能及强度区间),单体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抽查点不少于4个层、区段,大于5万平方米的抽查点不少于5个层、区段。
(二)选点必查部位:外檐、地下室、楼梯间、标准层、山墙、后浇带、沉降变形缝等。
(三)确定的“抽查部位”因现场条件不能全数检查的,该“抽查部位”按零分处理;确定的“检查点”因现场条件不能全数检查的,该“检查点”按不合格点处理。
二、市政结构工程抽取原则(一)检查数量:市政桥梁工程可按不同部位随机抽查,抽查一般不少于4个部位。
超大型或多功能联合桥梁适当增加。
轨道交通工程按车站和混凝土现浇、盾构区间随机抽查,车站按每层、混凝土现浇区间按发生部位抽取梁、柱、板、墙,每个盾构区间抽查一般不少于200延米。
观感检查按所选站层、区间全数检查;实体检测可随机选点抽测,所测站层、区间每一子项不少于3组,大于10000平方米的工程,以5000平方米为单位,每一子项递增1组抽测点。
水工构筑物工程按照相关工艺要求。
随机选取不少于1条工艺系列作为检查段落,对其中构筑物各部位随机抽取不少于3组进行检测。
地上主要建筑物按照公建评价方法进行。
(二)选点必查部位:市政桥梁工程桥台、墩柱、帽梁、桥跨结构、主塔、支座、缆索、吊杆、防撞墙、伸缩缝等为必查部位;轨道交通工程车站、盾构井、洞口、盾构区间、混凝土现浇区间及联络通道为必查部位;水工构筑物工程构成工艺的主要构筑物,水利工程的闸墩、闸底板、三桥结构(交通桥、工作桥、检修桥)、挡墙结构、底板、伸缩缝等以及重要的地上建筑物为必查部位。
(三)上述必查部位必须经辅道、辅桥等辅助设施进行现场检查的,在辅助设施拆除前,申报单位应申请安排分次检查,检查结果按照分阶段评价原则进行。
(四)确定的“抽查部位”因现场条件不能全数检查的,该“抽查部位”按零分处理;确定的“检查点”因现场条件不能全数检查的,该“检查点”按不合格点处理。
第七节评分原则建筑工程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评价评价按“好、较好、一般、差”划分四个等级,每一等级对应的百分制得分如下:好:90分至100分;较好:80分至89分;一般:70分至79分;差:0分至69分。
实测评价按百分制计算得分,最终得分=应得分×合格点率×权重。
一、建筑结构工程评分原则(一)申报工程的评价由专家组按本细则的评分标准逐项给分,计算出单项工程的综合得分,年终根据当年参评工程质量水平及得分情况确定通过分数线,评价批准。
(二)评价专家组一般设五个专业小组,其权重分配如下:观感及裂缝观测:20%;砼强度实测:20%;钢筋扫描实测:20%;构件尺寸实测:20%;资料:20%。
钢结构工程一般设三个专业小组,观感:40%;实测:30%;资料:30%,个别包含土建的钢结构工程,其观感权重按实际情况适当分配调整。
装配式结构工程设五个专业小组,观感及裂缝观测20%;砼强度实测:20%;钢筋扫描实测:20%;构件安装及尺寸实测:20%;资料:20%。
以上权重分配按不同工程类别及其专业所占比重可以适当予以调整,但调整应由评价专家组全员一致商定。
(三)专家组现场评价为“直接淘汰”的工程,或认为“经整改后可推荐”的工程,应进行组内讨论一致决定,不一致时各自保留意见并由专家组长记录在表,最终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决定。
无需讨论的项目各专家应独立完成并对评价结果负责。
(四)发生下列问题的,即为“直接淘汰”:1、违反强制性标准的。
2、普遍存在观感质量缺陷,低于规范标准的。
3、发现结构严重变形、沉降等,影响结构安全的;装配式结构墙、梁、板、楼梯等主要预制构件连接节点有严重缺陷的;钢结构主要构件连接节点有严重缺陷的。
4、结构主体存在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超规范裂缝的。
5、桩基静载及低应变抽检比例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静载极限承载力不满足设计值要求的;桩身完整性检测一类桩低于90%或存在三、四类桩的。
6、发现使用主要建筑材料低劣,造成结构质量安全隐患的。
7、发生质量事故或工程实体有严重质量缺陷,或经加固处理的。
8、资料检查发现主要建筑材料及构件合格证、检试验报告有弄虚作假或结论不合格的。
9、实测数据严重超标,影响结构安全且不可处理的。
10、有严重质量安全问题投诉,情况属实的。
(五)发生下列问题的,可按“经整改后可推荐”处理:1、个别部位观感存在缺陷,可返工处理的。
2、规范允许存在裂缝的构件,出现未超标的裂缝,经处理不影响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的。
3、个别检查点实测数据超标,经第三方复测满足设计要求的(砼强度复测应为回弹法检测)。
4、个别检查点实测数据超标,可返工处理的。
5、资料检查不齐全,经完善符合要求的。
二、市政结构工程评分原则(一)申报工程的评价由专家组按本细则的评分标准逐项给分,计算出单项工程的综合得分,年终根据当年参评工程质量水平及得分情况确定通过分数线。
(二)评价专家组一般设五个专业小组,其权重分配如下:观感及裂缝观测:30%;砼强度实测:20%;钢筋扫描实测:20~6;结构尺寸实测:10%;资料:20%。
以上权重分配按不同工程类别及其专业所占比重可以适当予以调整,但调整应由评价专家组全员一致商定。
(三)专家组现场评价为“直接淘汰”的工程,或认为“经整改后可推荐”的工程,应进行组内讨论一致决定,不一致时各自保留意见并由专家组长记录在表,最终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决定。
无需讨论的项目,各专家应独立完成并对评价结果负责。
(四)发生下列问题的,即为“直接淘汰”:1、违反强制性标准,普遍存在观感质量缺陷,低于规范标准的。
2、实测数据严重超标,影响结构安全且不可处理的。
3、结构主体存在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超规范裂缝(结构不均匀沉降引发主体结构裂缝;非正常荷载引发结构裂缝,超规范的严重结构收缩裂缝,梁体结构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且裂缝深度延伸至主筋位置)。
4、结构主体出现严重渗漏的。
5、混凝土蜂窝孔洞,严重超出规范规定的。
6、桥梁支座安装偏差影响结构受力和滑动功能的。
7、桥梁伸缩缝净距严重超标。
8、水利枢纽工程止水带出现严重拉裂破坏,影响使用功能的。
9、资料检查发现主要建筑材料及构件合格证、检试验报告有弄虚作假或结论不合格的。
10、有严重质量安全问题投诉,情况属实的。
(五)发生下列问题的,可按“经整改后可推荐”处理:1、个别部位观感存在缺陷,可返工处理的。
2、规范允许存在裂缝的构件,出现未超标的裂缝,经处理不影响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的。
3、个别检查点实测数据超标,经第三方复测满足设计要求的(砼强度复测应为回弹法检测)。
4、个别检查点实测数据超标,可返工处理的。
5、资料检查不齐全,经完善符合要求的。
第八节评价得分的调整与计算。
一、专家组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工程类别及可检查内容,酌情调整各单项标注分值。
但其调整应在评价前进行,并予以说明。
二、各专业均按“百分法”打分,其结果乘以相应权重后相加之和,即为该项目综合得分。
三、观感评价表中单项应得分均为最高值,专家在评价中应遵循先定性后定量的原则,根据“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标准中的对应分数区间,按本细则规定予以给分。
实得分低于70分、创优措施少于3项且观感粗糙的,按“直接淘汰”的规定处理。
四、实测最终得分=应得分×合格点率×权重。
(一)砼强度实测低于设计值且不低于设计值95%的个别检查点应在实得分中每点减1分,低于设计值95%且高于90%的应在实得分中每点减3分;(二)钢筋保护层实测超规范偏差且在允许偏差 1.5倍以内的个别检查点应在实得分中每点减1分,钢筋保护层实测正偏差率(超允许偏差1.5倍)不应超过20%;(三)构件尺寸实测超规范偏差且在允许偏差 1.5倍以内的个别检查点应在实得分中每点减1分,构件尺寸实测负偏差率(大于-5小于等于-10)不应超过20%;(四)合格点率的计算应计入复测点;超出以上规定的,按“直接淘汰”的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