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最重要的就是抓基层、打基础,与时俱进地加强基层组织工作创新,逐步形成有序高效的基层党建工作标准体系,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先进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奠定基础。
一、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要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是根本。
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依赖于体现制度要求的标准化体系,也就是用体系把制度具体化,使制度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成为党建工作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并使各工作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便于操作的工作流程,确保制度落实在各项具体工作中。
其次,标准化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生动实践。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企业党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问题就是要把党建工作纳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发展。
通过研究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把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的方式方法、先进的理念等更好地融入基层党建工作,使其不断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
再次,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工作水平的需要。
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党建工作具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要让他们当“有心人”,“明白人”、“带头人”,就必须建立一套“简单、方便、实用”的标准化体系,使其成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用载体,在推广应用中不断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水平。
二、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
第一、整合资源,确保规范性。
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将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整合、提升、创新,按照
党建工作相关文件和制度的要求,形成一个规范性文本,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第二、健全机制,确保高效性。
要坚持将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和生产经营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
在基层党组织责任考评和党员的绩效考评体系中,设置与生产经营任务挂钩的指标,保证党建工作取得实效。
第三、完善举措,确保长效性。
通过加强党员自主管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扬党员首创精神,自觉做好标准执行。
通过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不断推动标准落实。
通过研究制订一系列选人、育人、留人的规章制度,将标准向纵深延伸。
三、标准化体系的设计思路
首先,强化政策研究,确保体系的科学严谨。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任何发展与创新,只有与我们党的党建理论、党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基层党建的实际相结合,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在党建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对政策的理解与研究。
其次,遵循标准化原理,统筹兼顾四种关系。
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通过把党建工作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实践与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理论。
二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是对基层党务工作的全面梳理,要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实现标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三是统一与特色的关系。
党建工作标准是一个统一的文件体系,个体经验特色、方法等要转化为具有推广价值的统一标准,不断丰富体系内容。
四是标准与变化的关系。
现制定的标准是相对标准,标准必须适应工作环境与内容的客观要求,要定期进行适应性修定,把持续改进作为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灵魂与动力。
再次,注重实用性能,探索易于操作的标准。
要按照“简单、方便、实用”的原则,对工作标准的内容设置、图表说明、书写规范、注意事项进行通盘考虑,优化设计,让工作标准成为党务工作者的“好助手”。
四、标准化体系的主要内容
标准化体系共包含13项内容,分别是《基层党建工作标准》编写说明、基
层党建方针、基层党建目标及分解、基层党建工作管理职责、基层党建工作程序文件、基层党建工作流程图、基层党建工作依据文件、基层党建工作主要记录及有关填写规范、基层党建工作检查及考核评价、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控制及持续改进、基层党支部日常工作概览表、基层党建考核指标表和术语、名词和定义。
五、取得的初步成果
首先,初步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思想观念的创新,为“活力党建”提供持续动力。
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提高了工作流程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使基层党建工作实现了由“经验型”向“科学化”的转变。
与此同时,实现了党建制度体系的创新,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是制度的应用和改进创新。
通过把党员自主管理、党支部目标管理工作转化为标准,使党建工作标准成为“钢性”制度,实现了党建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
其次,激发了基层党支部引领活力,生产经营成果亮点频现。
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突出了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紧密结合,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通过强化在标准运行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有力推进了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再次,激发了党员干事活力,职工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中目标机制的导向作用、规范机制的控制作用、测评机制的评价作用、改进机制的提升作用、考核机制的激励作用,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干事的活力。
广大党员做到了学习热情高于群众,政治觉悟高于群众,业务技能高于群众,工作业绩高于群众,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在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中共同提高,在立足本职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基层党建工作标准的建立和运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必须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改进中加强,不断把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加以固化,不断赋予标准化体系建设新的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