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业标准项目任务书

行业标准项目任务书

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建议项目名称
(中文)
固体材料电-热-磁耦合物理场原位力学性能测试系统
建议项目名称
(英文)
Insitu mechanical testing systems
with couplingelectro-thermo-
magnetic physical fields for solid materials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固体材料电-热-磁耦合物理场原位力学性能测试仪器(系统)目前国内外均处于开发研制阶段。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与本标准相关的技术标准面世,也没有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可填补我国机械行业中试验机领域固体材料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原位力学性能测试系统技术标准的空白,本标准项目属于我国自主创新标准科研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制定或修订
制定
□修订
被修订标准编号
采用程度
□IDT
□MOD
□NEQ
采标编号
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名称
(中文)
国际标准或国外
先进标准名称
(英文)
采用快速程序
□FTP
快速程序代码
□B
□C
ICS分类号
19.060
中国标准分类号
N 71
牵头单位
吉林大学、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体系编号
0412201090000010
参与单位
北京大学
计划起止时间
2015年~2017年
目的、意义
或必要性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和材料科学与军事科学的发展,经典的宏观材料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仪器设备所测试的材料参数和性能己经不能完全表征材料在使用环境条件下和服役期限内的性能特性。为探索和揭示固态材料在机-电-热-磁多物理场耦合环境条件下变形行为、损伤机制,世界各技术先进国家都纷纷进行开发和研制结合电子显微学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X射线衍射技术等微观手段,用于在接近服役条件下测定固体材料多场耦合微观力学性能的原位测试仪器设备,以及应用原位微—纳米力学测试仪器设备开展对固体材料进行多场耦合性能测试方法与测试技术的研究。这一原位测试仪器设备的面世将会把材料力学试验从宏观范围拓展到微—纳米级的微观试验范围和技术领域,为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因此,开发研制能够基于电-热-磁耦合物理场环境下的材料微观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仪器己成为新型材料试验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世界各国材料科学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目标。
[注4]体系编号是指在机械工业(专业领域)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中标准体系表中的标准项年月日
标准化
技术组织
(签字、盖公章)
年月日
部委托机构
(签字、盖公章)
年月日
[注1]填写制定或修订项目中,若选择修订则必须填写被修订标准编号;
[注2]选择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必须填写釆标编号及采用程度;
[注3]选择采用快速程序,必须填写快速程序代码。B代表省略起草阶段,C代表省略起草阶段和征求意见阶段,具体要求详见《采用快速程序制定国家标准的管理规定》;
《材料微观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仪器研制与应用》己被中国科技部列为“2013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本标准项目也是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配套的任务之一。因此,该行业标准的制定是十分必要的和急需的。
范围和主要
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体材料电-热-磁耦合物理场原位力学性能用的固体材料电-热-磁耦合物理场原位力学性能测试仪器(系统)的适用范围、术语、符号及其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技术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