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实习报告一

认识实习报告一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认识实习报告
--------------------------------------------------------------------姓名:学号: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
关于在长春光机所的认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在老师的带领下,听取长光所研究所技术人员报告、参观实验室和实际生产车间并在工人的现场现身说法让我们既全面而详细的了解了光学元件的生产加工工艺过程又了解了光学专业的实际应用领域。

让我们认识了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我国在光学专业发展的不足和祖国发展对光学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让我们深刻意识到肩上责任之重大。

在参观实际生产车间时直接的和间接地生产实践经验,积累相关的生产知识。

通过认识实习,实际接触本专业方面的生产实践知识,使我们所学的专业课更加融会贯通,也能够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有用的经验。

同时,把在理论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基本功培训目的。

二.实习时间
2015年7月7日--7月10日 9:00--11:20 2:00--17:00
三.实习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
简介:长春光机所是由原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原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于1999年7月整合组建而成,以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线,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多学科综合性基地型研究所。

长春光机所的科研工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三个层面,三者之间相互牵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形成了完整的科研体系。

是中科院规模最大的研究所。

长春光机所是中科院系统唯一通过军工质量保证体系考评和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单位,同时又是中科院首批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主办《光学精密工程》、《发光学报》、《液晶与显示》等多种学术及信息刊物,中国光学文献数据库也建在这里。

长春光机所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带领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仪器,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先后参与了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取得了1700多项科研成果,获专利授权750多项;先后组建和援建了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成都光电所、长春光机学院等10余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并为其输送了2200多名各类专业人才。

近年来,本所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两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单位”、“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系列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

长春光机所科研机构设置:
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
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栅技术研究室
精密检测与装校技术研究室
空间光学研究一部
空间光学研究二部
航测部对抗部
四.实习主要内容
7月7日上午听取长春光机所所情介绍。

包括长春光机所的地理位置,位于长春市所辖园区,分四个园区包括科技园区、孵化基地、教育园区和奥普公司基地。

同时介绍了长光所历来的知名院士和教授,讲述了长光的发展历史和主要贡献等。

下午参观所科技成果展厅,展出有长光所自己生产的光学玻璃、光栅等元件,还有中国第一台经纬仪模型等光学设备。

参观完毕后观看记录片《大珩之光》第1-3集,讲述王大珩院士的家庭背景和早年的求学的经历。

7月8日上午听取研究员梁静秋报告。

梁教员主要讲述了红外光谱技术与微光机电系统方向的研究成果和理论。

如利用干涉原理的调制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具有多光谱,波数显示精度高等特点;微光机电系统中关于LED微显示器的研究、微纳光通信器件如光开关和光子晶体的研究等。

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梁教员报告完毕后我们又听取了单崇新教员的报告《科研那点事儿》主要讲述当前关于光学领域的前端研究和光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如红外探测器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生物和光电纳米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基于发光量子点研究和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等等。

讲述内容之精彩令我等瞠目结舌,不禁感叹当今科技之进步,同时觉得自己大学所学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同时也激发我的求知欲和对科学无尽向往之情。

下午参观发光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边参观一边听研究员们讲述他们课题组曾经研究过的课题和正在研究的课题,包括电泵浦有机激光二极管研制、有机半导体激光器和大功率激光器的研究等。

参观完成后观看纪录片《大珩之光》4-6集,主要讲述王大珩院士学有所成后为祖国做出的基础贡献,在片中也讲述了文革时期长光所遭受迫害,但在此期间王老依然表现出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高尚品质,令人敬仰。

7月9日上午听取空间光学技术前沿报告和激光载波与通信前沿技术研究报告。

这次报告主要讲述了空间光学观测利用的波段--紫外-远紫外-极紫外波段空间应用的优点,和空间光学系统制作存在的难题,最后还介绍了空间光学的未来发展及其优点等。

下午参观奥普公司,主要参观了奥普公司生产的光学元件、其精密仪器零件生产车间和光学元件打磨与抛光车间。

参观完成后观看影片《蒋筑英》,讲述了曾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第四研究室代主任的光学专家蒋筑英生前的事迹。

他刻苦钻研,任劳任怨,在光学机械检测等领域做了大量杰出工作,由于过度劳累,病情恶化,不幸逝世于成都。

7月10日参观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实习心得
这次认识实习时间虽然只有一个星期,但是我却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有关于本专业知识的思考还有关于自己今后就业方向和人生之路的考量。

在听取长光所的一些教授的报告时,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了解到当前的一些先进的光学技术例,也让我了解到未来光学发展的前景和我们国家在光学发展之路的艰难历程与先辈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从王大珩院士的事迹中我懂得个人发展要服从祖国发展需求,不求惊天动地,只愿问心无愧的努力与奉献;在蒋筑英的事迹中我明白奉献的真正含义,我敬仰蒋筑英,但我也为他惋惜,人生之路漫漫,每时每刻都是奉献的机会,为何如此急迫,假如蒋能和王大珩院士一样长寿那多出的几十年你能做的贡献岂不是更多。

国家培养人才不易,如此不爱惜身体又岂能称之爱国,敬业,蒋老师您在这方面也是糊涂了。

尽管如此我仍对蒋老师满怀敬意,他是无私的值得尊敬的。

长光所的先辈们是我们的榜样,仰望他们让我更加坚定了前进的脚步。

用王大珩院士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情感,“这是我的祖国,我要为我的祖国、民族做一些事情”。

今后的求学之路我将更加坚定的走下去。

从国家重点实验室到实际生产车间,我学到更多贴近我们专业的知识,得以看到书本知识在实际中跳跃的身影。

而且在接触生产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将相关的已学知识再次回味一遍,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讲的专业术语使我感到头脑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这时才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好少。

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书本上的理论和知识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光学的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然而高水平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在从基层的实际操作中去锻炼,摸索,否则是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很好地结合。

不管怎么说,这次实习收获颇丰,现如今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打好基础。

没有基础,一切都只是空谈。

我们的路还很长,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开始,现在只是为开始做准备而已,没有自己的执着和努力,一切都只是幻想。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们此次宝贵的机会,让我真正学到了很多专业和社会实践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