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在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最合理的是()A.书桌的高度约为80cmB.校运会上200m赛跑冠军用时为10sC.夏天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5℃D.教室里每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0W2.(3分)下列城市中,年平均昼夜温差较大的是()A.厦门B.海口C.新疆D.珠海3.(3分)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水凝固而成的是()A.雨B.露C.霜D.冰4.(3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光射到电影银幕发生漫反射B.阳光下人影相随是光的反射现象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5.(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都是安全的B.若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C.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D.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6.(3分)市场上有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它在阳光的照射下,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意。
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A.太阳能→机械能→电能B.太阳能→电能→机械能C.机械能→太阳能→电能D.电能→太阳能→机械能7.(3分)如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下列哪种情况不会产生感应电流()A.B.C.D.8.(3分)如图所示,在左、右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通电后,两容器中的液体同时升到60℃,由此可知()A.R1=R2B.R1<R2C.R1>R2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9.(3分)为避免超高车辆闯入隧道造成事故,小欢设计了警示电路,使用时闭合开关S.导线EF横置于隧道口上沿前方,一旦被驶来的车辆撞断,红灯L亮且电动机转动放下栏杆。
灯和电动机中,即使其中之一断路,另一个也能正常工作。
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A.B.C.D.10.(3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300N重物,在绳子自由端施加的拉力为125N,4s内重物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轮、轴间摩擦。
则()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4mB.动滑轮重50N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50WD.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4分)2019年3月18日,海文大桥通车了。
周末李阳和家人驾驶着汽车行驶在大桥上,以车为参照物,大桥的栏杆是的:车里的李阳发现当汽车突然减速时,坐在车里的人由于惯性会向(选填“前方”或“后方”)倾倒。
12.(4分)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减弱噪声的。
调小音量也是为了减小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13.(4分)如图所示。
长征三号运载卫星的火箭加速上升阶段,卫星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卫星是通过波接收控制中心指令的。
14.(4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水平方向的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15.(4分)如图所示,小华用一只空牙膏壳做实验,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
前后两次牙膏壳受到的浮力F甲F乙;两次水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4分)在待机状态下电视机仍然会消耗电能。
小阳家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的功率为8W,每天的平均待机时间为20h,那么30天内这台电视机待机共消耗电能为kW•h.这些电能可供“220V10W”的LED灯正常工作h。
17.(4分)如图是某恒温箱工作原理的简化电路图,R是一个热敏电阻。
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的阻值变小,电磁铁的磁性。
(选填“增强”或“减弱”).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触点3与触点(选填“1”或“2“)接触,恒温箱处于加热状态。
三、作图与实验题(18、19题2分,20题8分,21题8分,共20分)18.(2分)请按要求作图,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9.(2分)在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
20.(8分)有一种复合材料(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
下面是小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密度的实验(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该(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B.继续向右盘中加砝码C.向右移动游码(3)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
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小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
小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测量体积最佳实验步骤顺序应该为(填序号),若图中数据为正确操作顺序所获得的数据,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kg/m3。
21.(8分)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x的阻值,提供的实验器材有:待测电阻Rx、两节于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及若干导线(1)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断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较大且几乎不变,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电路故障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测得多组实验数据。
各组数据对应的点已描在图丙中,请在图中画出Rx的l﹣U图线。
由图可得Rx=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电流表的电阻虽然很小,但也会影响本实验中R的测量结果。
用图丁的电路进行测量可消除这个影响,R0为定值电阻。
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照图丁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②闭合开关S1,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和电流表的示数I1,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和电流表的示数I2;④可得待测电阻Rx=(用U1、I1、U2和I2表示)四、综合应用题(22题10分,23题12分,共2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具体的计算步骤)22.(10分)为了较好地贯彻落实“节能环保”的理念,海南省计划在2030年开始只销售新能源汽车。
某品牌电动汽车总质量1.6t,充满电后除了供车内用电外,还能以72km/h的速度连续匀速行驶5h。
若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电动机牵引功率占电源输出总功率的80%.求:(g取10N/kg)(1)该汽车以72km/h的速度连续行驶5h通过的路程;(2)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6m2,汽车对地面的压强;(3)该电动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百公里耗电量为多少kW•h(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请分别说出目前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个优点和一个不足之处。
23.(12分)如图是某型号电热水器的电路原理图。
R1、R2为电热丝,电热水器共有断电、保温加热三种状态,如图所示为断电状态。
已知该电热水器的保温功率为1.1kW,R2=8.8Ω.各种橡胶绝缘铜芯导线在常温下安全载流量(长时间通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如表:求:(1)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应将开关S置于什么位置?(2)求电热丝R1的阻值;(3)从用电安全角度考虑,安装该电热水器时,至少应选择表中横截面积为多大的铜芯导线,请通过计算说明;(4)在加热状态下,电热水器正常工作10min所产生的热量。
2019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在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最合理的是()A.书桌的高度约为80cmB.校运会上200m赛跑冠军用时为10sC.夏天教室内的温度约为55℃D.教室里每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0W【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书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符合实际;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200m的成绩远大于10s,在25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夏天教室内的气温虽然略感闷热,但不会超过35℃,故C不符合实际;D、教室中日光灯正常发光的电流在0.18A左右,额定功率在P=UI=220V×0.18A≈40W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3分)下列城市中,年平均昼夜温差较大的是()A.厦门B.海口C.新疆D.珠海【分析】昼夜的温差主要是由于地区的干燥和潮湿的程度不同,潮湿和干燥的区别就是水分含量不同,由于水的比热容(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较大(理论上为最大),所以要降低或升高同样的温度往往会比其他物质需要更长的时间。
【解答】解:厦门、海口和珠海都位于沿海地区,新疆位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多水,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所以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地区砂石、土壤等的比热容小,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沙石的温度升高的多,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沙石的温度降低的多,昼夜温差较大,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比热容知识的应用,知道四个地区分别所在的位置,是解答此题的前提。
3.(3分)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水凝固而成的是()A.雨B.露C.霜D.冰【分析】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解答】解:A、雨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B、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
C、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D、冰是固态的,是由液态的水凝固而成的,是凝固现象;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