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地理(34张PPT)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复习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一地理(34张PPT)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9.南极臭氧洞 (1)含义:指的是在南极地 区上空出现了全球臭氧 量最低值(低于全球臭氧平均值 的 30%~40%),相对于其他地区 来说,就像是一个空洞。2006 年,“南极臭氧洞”面积已经超 过北美洲的面积。 (2)成因:一种大量用作 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 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 “罪魁祸首”。
臭氧
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 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3.水汽 (1)分布: ①水平方向:海洋上空 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 空高于干旱地区上空。 ②垂直方向:自地面向 高空逐渐减少。 (2)作用:产生云、 雾、雨、雪等一系列天气现 象。
[思维推展]
大气中的水汽来源于下垫面,包 括水面、潮湿物体表面、植物叶面的 蒸发。由于大气温度远低于水面的沸 点,因而水在大气中有相变效应。水 汽含量在大气中变化很大,是天气变 化的主要角色,云、雾、雨、雪、霜、 露等都是水汽的各种形态。 水汽能 强烈地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也 能放出长波辐射,水汽的蒸发和凝结 又能吸收和放出潜热,这都直接影响 到地面和空气的温度,影响到大气的 运动和变化。
(2)有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如 煤、油及其他矿物燃料的燃烧物质, 以及车辆产生的废气排放至空气中的 大量烟粒等。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5.雾霾 (1)雾:当空气中所含的 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大 气饱和水汽量,并且有足够 的凝结核存在时,多余的水 汽便会凝结出来,变成小水 滴或冰晶。大气中因悬浮的 水汽凝结,水平能见度低于 1 千米时,气象学上称之为 雾。
对流运动显著
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以水平运动为主
最为密切,天气现象复 杂多变
在15~35千米处形成臭 氧层,吸收大量紫外线 ;天气晴朗,利于高空 飞行
高层大气 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
60~500千米高空有若 干电离层,对远距离无 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7.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与人类的关系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4.杂质 (1)分布:在近地面大 气中,陆地多于海洋,城市 多于农村,冬季多于夏季。 (2)作用: ①使大气能见度变差; ②作为凝结核,是成云 致雨的必要条件。
[思维推展]
悬浮在大气中的多种固体微粒 和液体微小颗粒,它来源于自然界和 人类活动。
(1)来源于自然界如火山喷发 的烟尘、被风吹起的土壤微粒、海水 飞溅扬入大气后而被蒸发的盐粒、细 菌、微生物、植物的孢子花粉、流星 燃烧所产生的细小微粒和宇宙尘埃等。
学习目标:
①认识低层大气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②掌握地球各层大气的名称、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③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分类、特点及典型表现 ④理解大气的热量传递过程 ⑤理解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原理及实践应用 ⑥记住大气热力环流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⑦掌握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⑧理解自然界中大气热力环流的表现及形成过程
[思维推展] 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
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 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 空气垂直对流受阻,就会使近地面污染物不 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位于 盆地内,将会更加严重。
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现象如果出现 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麻烦。而 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高空,却对飞机飞行极 为有利,因为逆温现象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 直对流运动,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 飞行平稳。
(2)霾,又称“灰霾”,是 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 烟粒或盐粒等的集合体,使空气 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 10 千 米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组成霾 的粒子极小,不能用肉眼分辨, 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出现。霾 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表明 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过 一定标准,其中 PM2.5(直径小 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被认为是造成霾天气的“元凶”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1.大气的组成 (1)大气:指包围地球 的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 物。 (2)低层大气的组成: ①干洁空气; ②水汽; ③杂质。
[思维推展] 大气的作用: 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
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 件。人类生活在大气圈底部, 大气的物理状态和组成成分 的变化,时刻影响着我们。
[思维推展] 臭氧层破坏的防治措施:减
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研制新 型的制冷设备;加强国际合作。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10.逆温现象 (1)含义:一般情况下, 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 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 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 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 “逆温”。 (2)按成因分类:辐射 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 下沉逆温、湍流逆温。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6.大气的垂直分层 (1)依据:大气的温度、 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 上的差异。 (2)分层: ①对流层: ②平流层: ③高层大气: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7.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 对流层
平流层
气温特点
大气运动状况
与人类的关系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递减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2.干洁空气 (1)含义:指大气中除 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 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2)主要成分:
[思维推展]
成分 氮气
作用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①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 氧气 动必需的物质;②参与有机物的燃
烧、腐败和分解过程
二氧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化碳 ,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知识要点: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8.对流层的天气现象 复杂多变
(1)原因:几乎全部的 水汽、杂质集中在该层,对 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2)降水的条件: ①要有充足的水汽; ②要使气块能够抬升并 冷却凝结; ③要有较多的凝结核。
[思维推展] 赤道地区热量 充足,对流旺盛,所以对流 层的厚度大,极地全年低温, 对流弱,所以对流层的厚度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