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第6课《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2.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摆的摆动幅度无关。

过程与方法:
1.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2.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绳长短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3.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2.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3.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4.应用对比实验的思想,研究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出实验结果。

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正确操作实验,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三个摆(摆绳长短相同,空易拉罐、半杯水的易拉罐、满水的易拉罐作为摆锤)
小组材料:铁架台2个、夹子2个、带螺纹的金属棒1根、若干棉线、螺母3个、双面胶若干、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摆在连续摆动时,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不同。

推测出不同的摆摆动次数可能与跟一开始的摆动幅度有关;跟摆绳的长度不同有关;……摆动次数多,摆摆动速度()?
生(预测):摆动次数多,摆摆动速度(快);摆动次数多,摆摆动速度(慢)。

师提出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生(预测):摆摆动的幅度。

(预设:学生否定。


生(预测):摆锤的重量。

生(预测):摆绳的长度。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摆。

板书课题:摆的研究。

二、用摆做实验
1.探究:摆锤重量不同、摆绳长度相同的摆
师出示材料:铁架台2个、夹子2个、带螺纹的金属棒1根、若干棉线、螺母3个、双面胶若干。

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摆锤重量不同、摆绳长度相同的摆。

生讨论,制作摆锤重量不同、摆绳长度相同的摆:
生利用秒表测量上面这三个摆在15秒内的摆动次数。

师出示小提示:1.螺母与螺母用少量的胶带粘贴;2.三个摆同时摆动,同时计时,三个人同时分别数三个摆在15秒内的摆动次数,剩余一人记录;3.三个摆的开始摆动幅度一样。

15秒内摆动次数的记录
测量次数一个螺母
(原来重量)
两个螺母
(两倍重量)
三个螺母
(三倍重量)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生交流发现:摆的摆动次数与摆锤的重量没有关系。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2.探究:摆锤重量相同、摆绳长度不同的摆
生利用刚刚的材料制作摆锤重量相同、摆绳长度不同的摆:
生利用秒表测量上面这两个摆在15秒内的摆动次数。

师出示小提示:1.2个螺母之间用少量的胶带粘贴;2.两个摆同时摆动,同时计时,两个人同时分别数两个摆在15秒内的摆动次数,并记录;3.两个摆的开始摆动幅度一样。

15秒内摆动次数的记录
测量次数原来绳长两倍绳长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生交流发现:摆绳长度长,摆动次数少。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长度长,摆摆得慢;摆绳长度短,摆摆得快。

三、拓展: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1.演示实验
师出示两个空的易拉罐,一个空着,一个装了半杯水。

我们把螺母换成这两个易拉罐,摆绳长度不变,这两个摆,哪个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
生(预测):可能一样,因为摆绳一样长。

生(预测):空的易拉罐作摆锤的摆摆动得快。

师演示验证生的猜想,发现: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重量不同,两个摆的摆动有快慢,装有半杯水的易拉罐的摆摆动慢。

师把装有半杯水的易拉罐装满水,提出问题:用装满水的易拉罐作摆锤、用空的易拉罐作摆锤,这两个摆,哪个摆动得快,哪个摆动得慢?
生(预测):快慢一样。

生演示验证猜想,发现:摆绳长度相同,摆锤的重量不同,两个摆的摆动快慢无差异。

2.讨论分析
师:这是为什么呢?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摆绳上端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叫做摆长。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摆长长,摆动慢;摆长短,摆动快。

四、问题解决
师:上节课我们猜测让变慢的摆钟变回原来的速度(变快)可以通过减小摆锤的重量、缩短摆绳的长度、把摆换一个地方,往地球的两极搬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预测):缩短摆长。

师:把摆换一个地方,往地球的两极搬动,这个方法行吗?
生(预测):需要验证。

五、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摆长长,摆动慢;摆长短,摆动快。

教科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