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宋词文学常识

宋词文学常识

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 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A
6
词的分类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⑴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 ⑵中调: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 ⑶长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
A
7
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西江月》、《风入 松》、《蝶恋花》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 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 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 《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 苏轼一 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 《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 后三个字是 “酹江月”。
A
8
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 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下 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 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
歌。秋高气爽,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
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的奔驰,利箭射出,弓弦像
震雷一样惊响。本想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统一大业,
赢得生前死后的美名声。可惜现在满头白发已经丛生!
A
18
雨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
霖 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 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像对联一样相对) A
4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 ,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
有的分两段,称双调;
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分片 是由于乐谱的规定,是因为音乐已经唱完 了一遍。
A
5
.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 句也是词的别称。
故垒西边,人道是 ,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A
17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端详宝剑,梦醒时,扎
在一起连接的军营都吹响了号角。在军营里,分赏给
部下大块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演奏着边塞雄壮的军
蛾儿雪柳黄金。
⑴元夕:元宵节。 ⑵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⑶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⑷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5)凤箫:箫的名称。
⑹玉壶:比喻明月。
⑺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
⑻蛾儿、雪柳、黄金缕:妇女头上的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⑼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
⑽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⑾他:泛指,当时就包括了“她” ⑿千:千百遍。⒀蓦然:突然,猛然。
⒁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A
16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 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 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 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词的起源与昌盛
A
1
词体简说
词是一种新兴的音乐文学形式,它从 发生发展到繁荣兴盛经历了一个较为 漫长曲折的过程。一般认为宋代是词 的繁荣鼎盛时期,宋元以来人们已经 习惯于将“宋词”与“唐诗”、“元 曲”并称,视之为“一代之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在唐五代时 期),起源于隋唐之际,是配合隋唐流行音乐—— 燕乐曲调歌唱的一种诗体,并以“依调填词”的方 式创作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文学形式。
铃 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A
19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 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 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A
20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一般说,词 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 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 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隔开,或者还写 上一段小序。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并且各不相同。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
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
A
11
词在风格上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种 流派:
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词风雄浑开阔奔放;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李清照和柳 永,词风缠绵细腻,多写儿女风情,具 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
A
12
谁知道, 唐诗共多少首 宋词共多少首?
A
13
十大经典宋词鉴赏
A
14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
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
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
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 波
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A
15
青玉案
元夕⑴
东风夜放花千树⑵。更吹落,星如雨⑶。宝马雕车 香满路⑷。凤箫声动⑸,玉壶光转⑹,一夜鱼龙舞⑺。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 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 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A
9
词的发展过程
词始于南梁代,形成于隋唐,五代十国后 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
A
10
唐五代词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西蜀与南唐二地,经济文化最为发达,成为 词人汇集的两大基地。西蜀词人的词大多收 集在《花间集》里。西蜀花间词人中,以韦 庄的成就最高;而南唐词人中则以李璟、李 煜、冯延巳最为出色。
词最初是配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 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 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 体,所以称词为“诗余”“小令”,词句的长短随 歌调而改变,所以 又称“长短句”。
A
3
词的特点
它在体制上,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有词调 ;多数分片;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