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课程标准与学习策略训练-

英语课程标准与学习策略训练-

英语课程标准与学习策略训练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中学各科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英语新课标为中小学英语教学制定了内容标准,涉及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教学要求。

这五项内容标准就是英语教学的具体培养目标,比如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对语言知识中的语音、语法、词汇、功能和话题提出二级、五级和八级的目标要求;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也提出了二级、五级和八级的目标要求。

学习策略是纳入教学培养目标所函盖的五项内容之一,由此可见其对于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需指出一点,有关学习策略的内容标准是指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掌握使用各种学习策略。

可是,据笔者所知,不少教师对学习策略了解甚少。

撰写本文旨在概要介绍一下学习策略,引起英语教师的重视,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以便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精神。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分类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用的学习技巧或方法。

使用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外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摸索单词、语法规则和其他语言项目的含义和用法的方法。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兴起与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同步。

70年代初,语言教学研究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侧重教法转向对学习者特点的研究,在教学中体现为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策略研究旨在了解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心理特点,可分为三大类:(1)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如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策略;(2)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如为了交际需要弥补词汇量的不足,用an underwater ship(水下的船)代替submarine(潜水艇);(3)社交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别人讨论,或争取更多的机会与母语为英语的本族人交流。

以上三种策略均有助于外语学习。

根据著名语言学家Rubin的观点,认知策略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而另外两种策略则是间接的。

二.新课标有关学习策略的分级教学要求
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有不同的观点和分类方法。

上一段所述的分类法也是一家之言,但为国际外语界普遍接受。

现以此分类法讨论英语新课标中有关学习策略的教学要求。

课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二级、五级和八级学习策略的分级目标。

二级、五级和八级目标分别相当于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时学生应达到的标准。

1.二级学习策略目标
二级目标要求培养学生掌握10种基本学习策略,包括3种认知策略和7种社交情感策略。

认知策略有(1)“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2)“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培养学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词语是语言符号,比如“desk”和“No.1 Middle School”。

语言符号都有所指,比如“desk”指的是我们称之为“书桌”的实物。

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之后才能产生意义(meaning),才能说我们理解了那个词语。

理解某一个词语的先决条件是语境或上下文
(context),比如在谈话中提及“desk”,交谈双方依据上下文中不难断定此词或是泛指“书桌”,或是特指谈话场所的某一个“书桌”。

同样,利用谈话的语境可以断定“No.1 Middle School”是指当地的那所“1中”,如果谈话在湛江,那么是指“湛江1中”,如果交谈地点在茂名,指的就是“茂名1中”。

由此可见“联想”策略,即注重“意义”和“语境”,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7种社交情感策略可归为3类:(1)合作式学习,包括2种策略:“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和“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利用、争取各种机会和手段扩大信息输入量(exposure或input)和输出量(output),包括5种策略:“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和“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扩大信息输入量和输出量是导致外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扩大输入量是指多听、多读;扩大输出量是指多说、多写。

为此,学生应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地为自己争取和创造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

2.五级学习策略目标
五级目标要求培养学生掌握25种学习策略,包括15种认知策略、1种交际策略和9种社交情感策略。

认知策略包括在学习过程中(1)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2)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制定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和计划;(3)集中注意力;(4)把握学习的主要内容;(5)不断更新外语学习观念,比如“在交际中注意到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在交际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意思的表达上”;(6)注意预习、主动复习;(7)积极思考,归纳总结,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英语中的进步与不足;(8)经常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9)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10)善于记要点;(11)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12)借助联想学习和记忆词语;(13)注意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14)在使用英语中,能意识到错误并进行适当的纠正;(15)必要时,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
交际策略只有1种,即“在交际中,必要时借助手势、表情等进行交流”。

社交情感策略可归为2类:(1)合作式学习,包括1种策略:“交际中遇到困难时,有效地寻求帮助”;(2)利用、争取各种机会和手段扩大信息输入量和输出量,包括8种策略:“善于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能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积极参与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使用简单工具书查找信息”;“注意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注意生活中和媒体上所使用的英语”和“能初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学习资源”。

3. 八级学习策略目标
八级目标要求培养学生掌握17种学习策略,包括10种认知策略、2种交际策略和5种社交情感策略。

认知策略包括在学习过程中(1)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制订英语学习计划;(2)善于抓住重点,做好笔记,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3)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遵循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4)与教师或同学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和经验;(5)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6)利用推理、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7)善于总结所接触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规律并加以应用;(8)不断更新外语学习观念,比如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在交际中应注意并遵守英语交际的基
本礼仪等;(9)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推测段落大意;(10)借助图表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或表达。

交际策略包括(1)善于借助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交际效果;(2)交际中,善于克服语言障碍,维持交际;
社交情感策略可归为2类:(1)合作式学习,包括1种策略:“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获得帮助”;(2)利用、争取各种机会和手段扩大信息输入量和输出量,包括4种策略:“主动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善于创造和把握学习英语的机会”;“善于利用各种机会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比如在课内外活动中积极用英语与同学交流与沟通”;以及“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资源获得更广泛的英语信息,扩展所学知识。

”。

以上我们解读了英语新课标中有关学习策略的分级目标。

此目标有不足,比如策略的分类不科学以及对交际策略和合作式学习阐述不够充分。

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