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模拟试卷二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注意:本试卷中无论是否有答题的地方,所有答案均要写在另附的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下面的选择题中,有一个或多个答案,请选出全部正确的答案。
每小题2分,
共30分)
1、下列属于社会学的实践功能的有( CDE ) A.解释B.预测 C.管理D.咨询 E.监督
2、分析文字的方法主要有哪些?(AD )
A.构造类型法
B.访谈法
C.个案研究法
D.比较法
E.文献法
3、从社会控制的发挥作用的过程来看,它具有那些特点?( CE )
A.集中性
B.超个人性
C.多向性
D.互动性
E.交叉性
4、个体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ABCD ) A.教导有关生产与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B.教导社会规范
C.树立生活目标,确立人生理想 D. 培养社会角色
5、根据角色行为规范化程度,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分为( C ) A.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B.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
C.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D.功利型角色与表现型角色
6、按照社会群体的不同分类,家庭属于( BC ) A.次级群体B.初级群体C.小群体D.大型群体
7、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有哪些?(ABCDE )
A.经济活动集中,以工商服务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手段
B.人口集中,人口异质性强
C.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相对发达
D.家庭规模小,血缘关系淡化,人际关系松散
E.组织结构复杂
8、属于人群类别的是( C )A.游伴群 B.消费者协会 C.候车群 D.工会
9、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BE )
A.G.C.霍曼斯
B.P.M.布劳
C.T.帕森斯
D.R.K.默顿
E.R.埃默森
10、按照社会流动的方向,可以将社会流动分为( CE ) A.代际流动B.自由流动C.垂直流动D.结构性流动E.水平流动
11、社会问题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或社会,表现各不相同,各具特性是指社会问题的( C ) A.普遍性B.复合性C.变异性D.周期性
12、以下属于当今家庭类型的有:(ACDE )
A.核心家庭
B.单身家庭
C.特殊的家庭
D.联合家庭
E.主干家庭
13、确定一个社区地域范围的客观标志是 ( D )
A.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
B.社区经济的交流范围
C.社区文化的影响范围
D.社区行政区划的范围
14、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BCDE )
A.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
B.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C.文化是共有的
D.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E.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15、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D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社会角色扮演
答:社会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承担和再现角色的过程与活动,主要内容包括:角色的确定、角色距离、角色的再现。
2、社会
答:马克思主义社会观认为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的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社会关系体系。
3、文化区与文化区域
答:文化区是指在较大的社区内,由文化背景相同的人们聚居的地区。
文化区域是指在比文化区更大的社区内,由文化模式各异而又同受其中某一文化模式支配的人们聚居的地区。
4、社会现代化
答:社会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跃进,是指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科学技术发展为纽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体,涉及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组织管理、生活方式、人类活动空间等诸多领域的革命性、全球性、长期性和整体性发展过程。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有哪些?各自的社会学思想是什么?
答:(1) 孔德,其思想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认为必需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三阶段法则;科学层次;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2) 斯宾塞:其主要理论有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3) 涂尔干:他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并认为个人应服从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
并注重功能分析。
(4) 韦伯:他主张解释性社会学,合理性是其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并提出了理想类型和科层制。
(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2、简述符号互动理论。
答: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
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其代表性人物主要有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C.H.库利等人。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主要有:①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②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③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主要观点有:①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②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③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④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
⑤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
⑥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列举社会学的三大理论传统,并比较社会学三种不同传统的理论特征。
答:在社会学上,从一开始就有三种截然不同的研究传统,一种是以孔德(te)、斯宾塞(H.Spencer)等社会学创始者为代表,并经古典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涂尔干(E.Durkheim)发展后日趋成熟,他们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它们遵循着同样的方法论准则,都可以用普遍的因果律加以说明。
因此,在方法论取向上,坚持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并由此开创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且在很长时期里成为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主流。
另一种是以韦伯(M.Weber)等古典社会学家为代表,认为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绝不能盲目效仿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而应确立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因此,韦伯将社会学的任务规定为试图对社会行动做出解释性理解,并由此形成了人文的、理解的社会学研究传统,且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批评与抨击。
第三种则是由马克思(K.Marx)开创的批判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认为社会学理论知识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其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强调社会学理论批判的、革命的性质,强调理论和理论家在改造、变革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反对那种旨在维护、修补现存社会结构的单纯解释性的“科学”研究和把现代工业社会的既定现实当作合法的做法。
2、阐述我国当前社会变迁的主要特点,并就我国面临的困难与优势谈谈你的看法。
答: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主要特点是:⑴速度日趋加快;⑵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⑶有计划性;⑷相关性日趋增强;⑸社会问题越来越多。
我国的社会变迁属于“迟发展效应”,是指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特殊的制约因素。
其主要表现在:⑴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不同,迟发展国家必需在发达国家支配的世界体系中求得发展;⑵迟发展国
家在现代化起步时就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难题;⑶迟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多半是一个“他化”的过程,因而容易造成政治和文化上的依附;⑷迟发展国家必需花费大量精力来协调利益群体的矛盾,有时甚至感到无所适从;⑸迟发展国家在消费方面容易出现“消费早熟”的现象;⑹迟发展国家往往肩负着外债和人口的重负;⑺迟发展国家在教育方面往往重考试而牺牲了真正的教育;⑻迟发展国家普遍存在着经济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的膨胀和乡村的贫困化并存。
当然,我国这种迟发展效应也有自身的优势,对我们的启示是:⑴迟发展国家无需重复实验过程来发明所有的技术,这样起点高,也可节省时间和精力;⑵迟发展国家可以站在人们对社会发展现有的认识高度,通过制订计划来指导社会有序发展;⑶迟发展国家可以从早发展国家在工业化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结构失调、社会两极分化等问题中吸取一些教训,以避免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