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安全检测评估报告

涵洞安全检测评估报告

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建设工程LJ-06标13座涵洞安全检测评估报告第一章概述1.1工程基本概况通过对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建设工程LJ-06标下辖涵洞的技术状况、缺陷和损伤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现场检查,查明缺陷或潜在缺陷及损伤的性质、所在部位、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弄清产生缺陷、发生损伤的原因,以便能分析、评价缺陷和损伤对桥梁质量及承载力产生的影响,并为桥涵加固和改造设计提供具体技术资料。

由于许多涵洞修建年代久远,涵洞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坏等病害,为全面的了解涵洞的使用现状,并对其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受铜陵市公路管理局委托,中交国通公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6年12月7日开始对枞阳县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建设工程LJ-06标下辖4座涵洞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等进行了检测和技术状况评定,并提出了初步处治建议。

1.2检测目的为了解涵洞的技术状态,提高其服务水平,延长其使用年限,对涵洞需进行检测和评定,即通过对涵洞结构及部件工作性质方面所存在的缺损状况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现场检查,查明缺陷或潜在病害的性质、所在部位、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弄清缺损产生的原因,尤其对病害较严重的部件的技术状态和安全状态作出特别说明。

对涵洞结构适用性和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估,为下一步涵洞的维修、养护或改建提供具体技术资料和建议。

1.3检测依据本次检测主要执行下列标准、规范、规程:1.交通部颁《公路桥涵养护技术》(JTG H11-2004);2.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1-201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6.交通部颁《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7.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及其他相关规范、规程。

1.4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本次检测投入的主要检测设备和仪器见表1-4-1。

表1-4-1检测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检测项目备注1数码相机(1台)/外观检查明基25米钢卷尺(2把)/尺寸/50米钢卷尺(1把)/尺寸/测距仪(1台)/尺寸/回弹仪、碳化深度仪/强度山东乐陵钢筋保护层厚度仪/保护层厚度北京智博联3交通车(1辆)/辅助/1.5说明由于许多涵洞建成时间较早,已无设计图纸。

涵洞各部位编号根据现场而定,因此涵洞各部位编号仅适用于本次检测报告。

本次共检查检测涵洞4座,具体涵洞名称如见表1-5-1.表1-5-1检测涵洞一览表序号桩号结构类型长度×宽度备注1K56+430盖板涵(2×1)m2K57+080盖板涵(3×2)m3K59+062盖板涵(3.5×2)m4K60+920盖板涵(4×2.5)m第二章检测内容、方法及评定2.1涵洞工程外观检查根据《公路桥梁养护技术规范》(JTG H11-2004)及其它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以目测观察结合仪器观测,对涵洞进行全面细致的外观质量检查,对各类外观缺陷与病害作相关标注、测量和详细记录。

1、涵洞的过水能力检查:(1)涵洞的位置是否适当,孔径是否足够,涵底纵坡是否合适。

(2)进出水口铺砌、翼墙、护坡、挡水墙、沉沙井等是否完整,洞口连接是否平整顺适。

(3)出水口铺砌、挡水墙、翼墙、护坡等是否完整,排水是否顺畅。

(4)涵体侧墙是否漏水、开裂、变形或倾斜,墙身砌体砂浆是否脱落、石块是否松动,基础是否冲刷淘空。

(5)涵身顶部盖板或拱顶是否开裂、漏水、变形下挠,拱顶砌块是否松动脱落。

(6)涵洞是否淤塞阻水,涵底铺砌是否完整。

(7)洞口附近填土是否有渗水、冲刷、空洞,填土是否稳定。

(8)涵洞顶路面是否开裂、下沉。

行车是否安全。

(9)涵洞的技术状况分类与规范修改的桥梁分类相一致,划为好、较好、较差、差及危险五类。

第五类涵洞也要关闭交通进行改建。

(10)规范规定了涵洞的日常养护内容、基本要求等。

涵洞日常养护工作大体可分为保洁、清淤、堵漏、结构损伤的修补等四部分。

涵洞底板铺砌被冲刷损坏、进出口被冲刷淘空的频率较高,是日常养护的主要工作,应当予以重视。

(11)涵洞地基加固包括严重冲刷的加固及地基沉降变形的处理。

冲刷严重时应增设防冲、防减结构,也可以与沟、渠的疏导整治结合进行。

(12)涵洞的改造主要有接长及提高承载力两种情况。

接长涵洞一般用与原涵洞相同的结构形式。

接长时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新、旧涵洞段的不均匀沉降。

提高承载力一般采用加大结构尺寸及用新结构更换的做法。

2.2主要结构尺寸检测采用测距仪、5米尺、50米钢尺检测涵洞的长度、宽度以及主要承重构件断面尺寸等。

2.3涵洞技术状况等级评定根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中3.5.2条规定,涵洞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宜采用综合考虑桥梁各部件权重的综合评定方法,亦可对重要部件最差的缺损状况评定。

1、各部件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如下:①根据缺损程度(大小、多少或轻重)、缺损对结构使用的影响程度(无、小、大)和缺损发展变化(趋向稳定、发展缓慢、发展较快)等三个方面,以累加评分方法对各部件缺损作出等级评定。

此评定方法为考虑涵洞各部件权重的综合评定方法,是对涵洞整体的反映,并不排除对个别构件应进行大修,紧急维修。

如对于评定标准≥3的部件,仍有维修的需要。

评定方法见下表。

②重要部件以其中缺损最严重的构件评分,其它部件则根据多数构件缺损状况评分。

推荐的各部件权重见下表。

2、技术状况评定等级:涵洞的技术状况评定等级划为好、较好、较差、差及危险五类。

第五类涵洞也要关闭交通进行改建。

涵洞总体及部件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见附表。

根据现场检查情况,采用按综合评定方法或重要部件最差的缺损状况进行评定。

表5.1结构部件缺损状况评定方法缺损状况及标度组合评定标度缺损程度及标度程度小→大少→多轻度→严重标度012缺损对结构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无、不重要0012小、次要+1123大、重要+2234以上两项评定组合标度01234缺损发展变化状况的修正趋向稳定-10123发展缓慢001234发展较快+112345最终评定的标度012345技术状况及分类完良较较差危好好好差的险一二三四五类类类类类表5.2涵洞工程技术状况评定表a b c d e编号部件部件缺损程度标度缺损对使用功能的影响标度缺损发展状况修正标度评定结果R(b+c+d)附注i1过水能力00002进水口00003出水口00004涵洞侧墙00005涵洞顶部00006涵洞底部00007涵口附近填土00008涵洞顶部路面00009其他0000最大R值0评定分类标准0注:“0”表示完好状态,或表示没有设置的部件。

当缺损程度标度为“0”时,不在进行叠加。

第三章4座涵洞实体检测结果3.1涵洞K56+430,交角45°,结构形式:(2×1)m 盖板涵。

涵洞上部结构:水泥混凝土盖板。

涵洞的下部结构:浆砌片石基础。

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建设工程LJ-06标涵洞(K56+430)检查记录表1.路线编号22.路线名称G3473.涵洞桩号K56+4304.养护单位5.涵洞类型2×2m盖板涵6.检查时间2016.12.077.序号8.部件名称9.损坏或需维修情况描述10.维修建议(方式、范围、时间)1进水口洞口堵塞无2出水口排水不通畅,铺砌较完整无3涵身两侧墙身砌体有脱落,石块有松动维修4涵身顶部盖板有变形现象维修5涵底铺砌污塞阻水,铺砌不完整无6涵附近填土无渗水、冲刷、空洞,填土稳定无11.涵洞技术状况总评好较好√较差差危险12.养护方案日常养护维修√加固改建13.下次检查时间年月14.备注表5.2涵洞工程技术状况评定表a b c d e编号部件部件缺损程度标度缺损对使用功能的影响标度缺损发展状况修正标度评定结果R(b+c+d)附注i1过水能力00002进水口11133出水口11134涵洞侧墙11135涵洞顶部10126涵洞底部11137涵口附近填土00118涵洞顶部路面00019其他0000最大R值3评定分类标准二类(较好)3.2涵洞K57+080,交角135°,结构形式:(3×2)m盖板涵。

涵洞上部结构:水泥混凝土盖板。

涵洞的下部结构:浆砌片石基础。

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建设工程LJ-06标涵洞(K57+080)检查记录表1.路线编号42.路线名称G3473.涵洞桩号K57+0804.养护单位5.涵洞类型3×2m盖板涵6.检查时间2016.12.077.序号8.部件名称9.损坏或需维修情况描述10.维修建议(方式、范围、时间)1进水口排水不畅及时疏通2出水口排水不畅及时疏通3涵身两侧墙身砌体有脱落,石块有松动加固或重建4涵身顶部盖板开裂加固或重建5涵底铺砌涵底开裂、孔洞及时疏通6涵附近填土有渗水、冲刷,填土稳定修补、封塞处理11.涵洞技术状况总评好较好较差差√危险12.养护方案日常养护维修加固改建√13.下次检查时间年月14.备注表5.2涵洞工程技术状况评定表a b c d e编号部件部件缺损程度标度缺损对使用功能的影响标度缺损发展状况修正标度评定结果R(b+c+d)附注i1过水能力22262进水口22263出水口00004涵洞侧墙22265涵洞顶部444126涵洞底部444127涵口附近填土00118涵洞顶部路面00009其他0000最大R值12评定分类标准五类(危险)3.3涵洞K59+062,交角90°,结构形式:(3.5×2)m盖板涵。

涵洞上部结构:水泥混凝土盖板。

涵洞的下部结构:浆砌片石基础。

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建设工程LJ-06标涵洞(K59+062)检查记录表1.路线编号52.路线名称G3473.涵洞桩号K59+0624.养护单位5.涵洞类型 3.5×2m盖板涵6.检查时间2016.12.077.序号8.部件名称9.损坏或需维修情况描述10.维修建议(方式、范围、时间)1进水口挡水墙有损坏修补加固2出水口挡水墙有损坏修补加固3涵身两侧墙身砌体有脱落,石块有松动修补加固4涵身顶部无/5涵底铺砌污塞阻水及时疏通6涵附近填土有渗水、冲刷,填土稳定填实处理11.涵洞技术状况总评好较好较差√差危险12.养护方案日常养护维修加固√改建13.下次检查时间年月14.备注5.2涵洞工程技术状况评定表a b c d e编号部件部件缺损程度标度缺损对使用功能的影响标度缺损发展状况修正标度评定结果R(b+c+d)附注i1过水能力11132进水口11133出水口11134涵洞侧墙11135涵洞顶部00006涵洞底部10017涵口附近填土10118涵洞顶部路面00009其他0000最大R值3评定分类标准三类(较差)3.4涵洞K60+920,结构形式:(4×2.5)m 盖板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