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公开课)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公开课)

15
联系生活
某农户有如下经营模式:
肥料(买) 肥料(买) 饲料(买)
水稻 桑 鱼
猪 蚕
请你根据所学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知识,建 立新的经营模式,使农户减少投入,从而增加收入 。
(画出该生态系的结构模型)
16
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关系:


叶 粪
水稻
粪 尿
茎 叶 加 工 物

塘 泥

鱼粉 粪尿
呼 吸 作 用
消费者
分解作用
分解者
6
(1)碳循环的形式: CO2
(2)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CO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有机物
2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6)碳进入大气的活动: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这种 元素的循环利用,但图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A、B、C、D各是什么 生物? A 绿色植物 B 植食性动物 C 肉食性动物 D 腐生细菌、真菌等 (2)写出①~⑤所示过程的名称: 燃烧 (3)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 。用箭头在图上表示。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从A指向CO2的箭头) (4)参与过程④的生物种类有腐生细菌、真菌等 。这些生物 的新陈代谢类型:同化作用方式属于 异养型 ,异化作用方式属 于 需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 。 (5)可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以下特点:① 带有全球性、 11 ②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 。
C
D B
(3)图中D C过程是通过 光合 作用实现的,C D 分解 过程是通过 呼吸 作用实现的,B D过程是通过______ 作用实现的。碳循环始终与 能量 结合在一起。 石油、煤炭等 形式储藏在 (4)生物群落中有一部分碳以_______________ 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CO2 形式存在。
2、CO2增多的原因
3、温室效应的危害
沿海城市被淹没
4.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农田减少,粮食减产 开发新能源
增大绿化面积
19
20
21
22
23
24
P104基础题 1.(1)√;(2)╳。 2.A。3.B。 4.提示:是。因为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 的总和,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 拓展题 提示: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 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足人类的需要为目的的。农田土壤 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加之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 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 要施加氮肥。这与物质循环并不矛盾。 P101旁栏思考题 大力植树造林后,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 因而能起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更应该控制源头──温室气 体的排放。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 ③ 呼吸作用 ④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⑤
水循环: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95%, 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 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
氮循环: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占大气成分的 79%,必须经过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才能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体
物质
【第1课时】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 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 到 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 到无机环境 的循环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 特点:具有全球性
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概念
这里的物质是指?
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指?
在哪两者之间循环? 生物 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 无机 环境 群落 反复循环
氮循环示意图
14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目 物质 形式 特点 范围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以无机物形式循环
往复循环、全球性 生物圈
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生物群落各营养级之间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 固定、储存、转移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联系 (2)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的动力
9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 CO2的方式。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 呼吸作用 ③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 微生物分解作用 ④__________ 呼吸作用 ⑤_______ 燃烧 CO2 形式进行循环。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__ (3)碳循环中最简单的循环途径是在___________ 绿色植物 和大气之间 的循环。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学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教学重点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教学难点 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教学课时
2课时
7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其中代表分 解者的是 ,代表生产者的 是 。
8
例、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C、D是生态 系统的成分,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
生产者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C]_____ 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传 CO2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 递是以 ________ A 各成分中A为 消费者 ,B为 分解者 。
特点:具有全球性
3
碳的循环过程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 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 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 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4
碳的循环过程图解
5
C循环的图解
化石燃料
形成石油、 天然气等 燃 烧 作 用
生产者
呼 吸 作 用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大气环境

粪尿
提示:将废料变原料,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利用。
17
关注社会
如果滥伐森林、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对生 态系统的碳循环及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破坏碳循环 的平衡 大气中CO2 含量增加 温室效应
18
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CO2过多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