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

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

八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一、选择题1.生物体的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鱼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B.鸟的飞行适应更广阔的空间C.马的行走、奔跑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D.行走是人类独特的运动方式2.同学们参观标本室时看到了图所示的动物头骨,请猜测该动物最可能是()A.野马B.羚羊C.野狼D.野兔3.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点A.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B.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C.都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D.都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4.以下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①被蜜蜂蜇过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捕食昆虫饲喂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③母鸡孵小鸡④老鼠走迷宫而取到食物⑤蚯蚓避开电刺激而爬向潮湿的暗室A.①④B.②③C.④⑤D.①⑤5.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能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下列食品保存的方法与原理不一致的是( )A.牛奶盒装——加热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B.香菇晒干——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C.鲅鱼盐渍——盐杀死了鱼表面所有的细菌D.剩菜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6.终生保持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A.骨密质内B.骨膜内C.骨松质内D.骨髓腔内7.大连在蛇岛上建立蝮蛇保护区,北京建立大熊猫基因研究中心,对捕猎国家保护动物的惩治行为,分别属于()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B.自然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C.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8.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鱼、青蛙和蛇都属于脊椎动物B.脊椎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C.脊椎动物都用肺呼吸D.脊椎动物中的鸟类和哺乳类体温恒定9.下列动物中,幼体与成体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A.草鱼B.天鹅C.熊猫D.青蛙10.有关哺乳动物的下列特征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都在陆地上生活B.哺乳动物不同于鸟的特点是不能在空中飞翔C.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D.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食、消化能力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①体表被覆羽毛②前肢变为翼③体内有气囊④胎生哺乳⑤体温恒定⑥变态发育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⑥12.如果你去市场买鱼,可根据下列哪种情况判断其新鲜程度的标志()A.鱼鳞未脱落B.身体完好无损C.鳃丝鲜红D.体表湿润13.我们在举哑铃时,上臂完成如图动作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14.上课了,老师推门进入教室,关于推门动作的分析正确的是()A.推门动作很简单,无需神经系统的协调B.完成这个动作一定要消耗能量C.推门伸肘时肱二头肌会收缩,肱三头肌会舒张D.完成这个动作时,相关的骨和关节都起杠杆的作用15.判断鲸是哺乳动物的最主要依据是()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体表被毛D.体温恒定16.河虾、田螺、鲫鱼、乌龟是河流中常见的四种生物,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都用鳃呼吸B.体温都不恒定C.体表都有外骨骼D.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17.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陆地干燥气候,下列哪项结构不具有这种功能A.蚯蚓的刚毛B.蛇的鳞片C.蝗虫的外骨骼D.蜥蜴的细鳞18.海葵、乌贼、河蚌、虾、蟹、鲸等的形态各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A.都有贝壳B.身体都很柔软C.都用肺呼吸D.都适应水中生活19.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这些青绿色的毛属于()A.细菌B.乳酸菌C.霉菌D.青苔20.为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人们研究了许多贮藏方法.从健康角度考虑,你认为不宜采用的是()A.冷藏冷冻B.脱水处理C.真空包装D.添加防腐剂21.将成熟的新鲜蘑菇放在白纸上,几天后移开,结果会在白纸上发现许多褐色的小颗粒这些小颗粒是蘑菇()A.细胞B.芽孢C.孢子D.种子2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来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运动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加B.饭后立即运动能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C.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D.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的增长23.下列对蝗虫外骨骼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保护内部柔软器官;B.支持体内器官;C.保护体内的骨骼;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24.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因为 ( )A.一块骨骼肌能够独立完成人体的多个动作B.骨骼肌附着在骨上C.一块骨骼肌由肌肉组织、结缔组织构成,其中还有血管和神经,而且具有收缩的功能D.骨骼肌广泛地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2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森林大面积减少会危害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B.大批引进外来物种可丰富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D.控制蚊、蝇等有害动物数量不破坏基因多样性26.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①蚯蚓—体表②鲫鱼—鳃③家鸽—肺和气囊④青蛙—鳃和皮肤⑤家兔—肺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③⑤27.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B.细菌细胞不同于洋葱细胞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细菌依靠芽孢进行繁殖D.将食品放在冰箱中可防止腐败变质,原因是低温杀死了细菌等微生物28.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29.下列有关人体运动器官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B.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囊和关节腔D.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的协调配合,就能完成一个动作30.鲍鱼是营养丰富的海鲜,它的贝壳可以做中药,你推测它应该属于()A.甲壳动物B.鱼类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31.下列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蜗牛B.河蚌C.蚯蚓D.枪乌贼32.湘绣是湖南著名的民间艺术,然而湘绣作品的防霉非常重要。

你认为下列哪组条件下的湘绣作品最容易发霉()A.低温、干燥B.低温、潮湿C.常温、干燥D.常温、潮湿33.关于如图所示的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能产生黄曲霉素 B.它能产生青霉素C.它是一种放线菌D.它是一种病毒34.人们在实践中对细菌、真菌的利用非常多。

下列与细菌的利用有关的是()A.制作酸奶和香醋B.酿制酱油和葡萄酒C.制作馒头和面包D.生产啤酒和青霉素3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B.②通过形成芽袍繁殖后代C.人们制作酸奶、泡菜离不开③D.②③都属于真核生物36.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水的玻璃瓶中搅拌,并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一段时间后,小气球会胀大起来(如图)。

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氧气B.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C.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乳酸D.酵母菌利用糖合成淀粉37.有口无肛门,有刺细胞的动物是()A.水螅B.涡虫C.蛔虫D.蚯蚓38.食品存放时间过长会腐败,下列有关腐败说法正确的是( )A.有轻微腐败的食物可以食用B.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气温过高C.食物腐败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生长、生殖D.保存食物的方法就是添加大量的防腐剂39.下图是几种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可用来制作面包和酒B.③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C.①②④⑤的营养方式都是异养D.①与⑤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40.南非周边海域发现一种新甲壳类动物,形似龙虾,体型较小,属于节肢动物.下列不属于其主要特征的是()A.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B.体表有外骨骼C.足和触角分节D.有三对足,两对翅41.有口和肛门的动物是:A.蛔虫B.珊瑚虫C.涡虫D.血吸虫42.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B.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肌肉)和骨连结(关节)组成C.每块骨骼肌的两端附着在同一根骨上D.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43.小明对7种动物进行了分类,类别1:美人鱼、壁虎、蟾蜍、泥鳅;类别2:蚊子、苍蝇、蝗虫。

分类依据是A.水生还是陆生B.有无脊柱C.飞行还是爬行D.胎生还是卵生4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A.昆虫释放性外激素B.发现蜜源的蜜蜂“跳舞”C.猫头鹰晚上出来抓老鼠D.小狒狒对“首领”做出顺从的姿态45.“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传递信息。

以下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A.壁虎断尾B.章鱼喷出墨汁C.蜜蜂跳“8”字舞D.枯叶蝶模仿枯叶的形态46.鲫鱼生活在水中,其呼吸器官是()A.鳃B.鳔C.侧线D.鳍47.观察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都是陆生的B.都是恒温的C.都是卵生的D.身体背部都有一条脊柱48.“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灰指甲学名甲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真菌细胞与细菌相比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具有()A.细胞壁B.细胞膜C.遗传物质D.成形的细胞核49.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骨骼肌的两端固着在同一块骨上B.只要运动系统完好,人体就能正常运动C.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组成50.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外壳由蛋白质构成B.内部含有遗传物质C.不能独立生活D.属于单细胞生物【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详解】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黏液,能减少水的阻力,A正确。

B.鸟的前肢变成翼,翼能煽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适于空中更广阔的空间,B正确。

C.马的行走、奔跑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C正确。

D.行走不是人特有的运动方式,虎、狼具有发达的四肢,运动方式也是行走,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2.C解析:C【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详解】肉食性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臼齿。

门齿开头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的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是肉食性动物的特点,适于撕裂食物,而草食性动物的牙齿没有犬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