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语语块特性突破词汇教学难点一、问题的提出:词汇教学中的困境:提取词汇困难、应用更加困难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人们可以传递一点点信息,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传递任何信息。
”没有词汇的英语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源,没有词汇,语言处理过程就会非常缓慢,可见英语词汇教学对于英语听说读写整体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新教材词汇量很大,每个单元120左右的新词汇,教师的普遍做法是通过构词法,图片,汉英互译等方式首先要求学生理解单词含义,然后领读若干遍单词,使学生熟悉单词的音、形、义。
对于个别重点单词,主要是该词的常用词义和例句,最后归纳一些相应的词组。
检测方式普遍是是拼写,中英互译,相对孤立的单词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遣词造句时犹豫不决,造成单词的堆砌,形成汉语式英语。
学生花了大量时间记忆单词,但是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经常无法使用。
正如Wallace(1982)总结的那样,英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使用时搜索不到所需词汇;(2)词汇使用不恰当;(3)词汇使用不得体;(4)词汇使用不符合语言习惯。
二、问题的探讨:应用语块特性突破词汇教学难点的可能性(一)“语块”的概念语块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多词现象,介于语法规则和单独的词汇之间,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了的块状结构。
许多语言学者都对语块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过研究,“语块”这一术语由Becker (1975) 和Bolinger(1976) 于上个世纪70 年代中期最先提出的。
Becket(1976)说过:“我们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从心理词典中调出那些预制短语,经过细微的加工,就可组成比较符合语法的句子,并使他们变成流畅的语言来填充我们概念上的某些空白。
”Becker所言是语汇块功能的最集中的体现。
Howarth(1998) 从功能出发,将语块分为以下四种:1) 功能性表达语(functional expressions),指扮演某种话语角色的词串;2) 合成单元(composite units),指保持一定语法功能的短语;3) 词汇搭配(lexical collocations),指由两个开放性单词组成的短语;4) 语法搭配( grammatical collocations),指由一个开放性单词与一个封闭性单词构成的短语。
这种分类方法充分考虑到程式语的“变异性等级”特征,将语块看作一个从固定性到创新性的连续体。
(二)本文对语块概念的理解对于上述各种语块,Becker方法过于繁杂,没有明确区分功能与结构,忽视了程式语的“变异性等级”(a scale of variability)特征,即一端是固定短语,另一端是具有相当自由度的词语搭配。
Nattinger 和De Carrico(1992)与Howart h的分类方法关注语块的固定和非固定特性,本文倾向于Howarth的分类方法,把功能与结构相结合,既考虑语言的稳定原则,也要注意保证语言的千变万化的创新性特征。
我的观点是语块是至少两个实义词合成表达一个完整地情境含义的结构,能够直接应用于语言交际表达,为了外语教学的便捷,本文把语块简单分为两种:1) 封闭性的字符串,主要是口语惯用表达法,例如How do you do? I’m sorry 等语言表达中完全固定,不需要拆分,不能再生成其他语块的组合。
2)半开放性的搭配,这种搭配以一个词为中心(通常是动词),而派生出多个语块,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词组,搭配,句型等。
但是与通常的词组不一样的地方是:搭配必须表达明确的含义。
make sb. do, ask sb. to do不应是语块,只是词组搭配,必须把make sb. do改为make me sing, ask her to dance表达交际功能,make sb. do, ask sb. to do是不能直接用于交际目的。
一种语言的恰当使用,就是对语块进行选择,将这些语块串联起来的过程。
语块的内涵要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固定搭配,词组,惯用法,每一个词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与其他口语的链接中共同表达更为深刻准确的含义。
(三)语块与语言表达流畅性和准确性的关系语块在大脑中的大量储存保证了新语块快速生成,实现语言流畅准确。
儿童母语习得机制的研究表明:在儿童习得母语过程的初期,他们往往将大量语块不加分析地储存在记忆中,供需要时整体提取和使用。
这些储存的语块为其未来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Peters (1977)指出,儿童在早期依赖预制语块表达意义对其语言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Lewis,1993)。
语言中的语块主要为创建意义服务,语法只起从属的作用,语法也与语块密切相关,语言不是语法与词汇的叠加,而是由大量的语法化的语块组成的(grammaticalized lexis) (Lewis(1993)。
因为词汇与语法的关系,语块具备生成性,流畅表达的基础是说话者记忆中储存的、以往经历过的大量的言语范例,流畅表达的实现是范例经过语境编码后作为整体单位使用的结果。
根据一语习得研究的结果,本族语使用者的心理词典(mental lexicon)中存有大量的语块,这些语块的存在对流畅表达至关重要。
Ahenberg(1998)根据对语料库的分析指出操本族语的成年人所使用的语言中有80%是公式性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大脑中储存有许多领域的语块可供随时提取使用(McCarthy,1998)。
语块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外语学习者从学习和应用目的语的过程就是从母语到目标语的过渡,外语的学习比本族语的学习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外语学习者更易关注语法与单个词汇、词组的积累,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观察学习者怎样对输人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和程序,这些研究通常都被称为“面向过程的”或“以任务为基础”(task-based)的研究。
根据Larsen-Freeman&Long(1991)的归纳,这些研究观察了二语习得中的语言环境(操本族语者怎样调整他们的语言和会话以适应非本族语者、各种简化的语码,等等)以及外语学习者所采取的种种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
二语习得研究表明,语块在语言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统计,自然话语的90 %是由那些处于单词和固定短语间的语块实现的。
每个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都需经过一个大量使用语块的过程。
而一个普通的本族语者通常能够掌握成千上万的语块,从而保证其语言表达的纯正和流畅。
因此,语块可以被看作是语言交际和使用中的最小单位和主体,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地位也可见一斑。
语块概念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在关注结构的基础上,更关注意义,促进二语的习得。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八级要求学生: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高中毕业优秀水平需要达到九级:学会使用4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这一数量都是建立在孤立单个词汇的基础上,如果每两个或者三个构成一个语块,那么词汇量就会大大减少。
同时英语教学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母语的困扰,如果采用语块教学,那么每个词汇都不会孤立存在,而是按照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语法习惯成块存在,就像建造楼房的预制板一样,不仅大大提高建房的速度,而且房子的质量也提高了。
语块可以成为作为词汇储存和输出的理想单位。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设计——语块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形成语块的意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时,是非常关注词汇的,并且倾向于英语对照,然而英语作为一种结构性很强的语言,除了个别象声词和感叹词外,几乎没有能单独存在的词汇。
名词有单复数,动词有动词搭配,形容词副词都有固定的搭配,介词与名词相连才有意义,连词更不能孤立存在,单纯的英汉对译,必然会形成汉语式英语。
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noticing),学会分析以词汇能和哪些原有词汇构成语块,从而获得内化这些块所必需的体验。
有意注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Batstone ,1996),它涉及到语块的形式及意义的同时吸收,从接触一个词汇块到将其所包含的规则成功内化需要一定的时间。
对语块的有意注意虽说可以由学习者自我引导,也可以是因其显性的特征而令人注意。
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使他们不断积累词汇块使用的体验,鼓励学生有意注意话语特点,结合相应例证,努力发现并总结出蕴涵的语言规律。
首先新授课中新词汇的呈现不要孤立而要放在语块中,利于学生拓展成句。
新词汇的呈现要尽可能以语块形式进行,尽可能构成动宾结构或主谓结构。
教授动词要以该词为核心进行扩散式积累,动词+名词,或者动词+介词/副词。
许多新词汇是名词,多数教师都用图片来注解含义,但是图片所含信息非常丰富,教师要给图片适当增加语言信息。
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新词汇来描述图片内容。
例如canoeing 和bowling 是新词汇,以语块形式来呈现(如图一)。
如果该词汇有比较特殊用法,可以设置更直观的语境以问答的形式来引入新词汇,例如media 本身为复数,设计问答时让学生关注这一特点。
(如图二) Where do we get the news from ?We get the news from the media,which have great power.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篇章中的语块,养成提取、应用语块信息的习惯 篇章是学习运用语块的最好载体,因为篇章是由大量结合在一起的具有独立含义的语块组成。
篇章的最小单位不应是单词,而是语块。
许多学生在阅读篇章时倾向于关注每个单词,弄清每个单词的含义,经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获得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造成读了后忘前,需要不断回读,阅读的速度慢是阻碍学生扩大阅读量的一大问题。
教师在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关注语篇。
• go canoeing play bowlinggo canoeing 图一 word study 图二通过课堂设计,引导学生感受、关注、应用语块获得信息。
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必然要用到语块;教师在课文的内化环节,可以把原文挖空,挖空的地方是语块,而不是孤立的单词,教师带领学生面对挖空的文章,大声朗读,在语境中回忆语块。
实际操作中采用多媒体手段对语块进行遮挡(如图三所示),学生回忆关键信息。
另外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重点词复述课文,教师给出重点语块,学生连词成句,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大量输入才能有效输出,通过语块的词汇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成倍增加单词的复现率。
总之,让语块与各个学习环节紧密结合,在导入的单词学习环节,把生词置入语境中,以短语,短句,短文的形式呈现;课堂的新知识学习环节,指导学生大胆应用新的语言表达;课堂的小结环节,指导学生以语块的形式进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