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息肉

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概述凡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腔内壁的肿块,临床上都可称为子宫息肉。

因此,在宫腔内的息肉样肿块,可能是有蒂的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瘤样息肉和恶性息肉(癌或肉瘤)。

诊断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宫颈口处看到或触及息肉,子宫体略增大;作宫腔镜检查或分段诊刮,将取出的组织或摘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可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粘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癌等鉴别。

治疗措施扩张宫颈,摘除息肉,继之搔刮整个宫腔,可将弥漫型小息肉刮除,并送病理检查。

术后应定期随诊,注意复发及恶变,及时进行处理。

近年来有人采用宫腔镜下手术切除或激光治疗小型息肉,获得成功。

对40岁以上的患者,若出血症状明显,上述治疗不能根除或经常复发者,可考虑全子宫切除术。

病因学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

多数学者认为,息肉来自未成熟的子宫内膜,尤其是基底部内膜。

病理改变大体观察,最常见的类型是局限性的内膜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单个或多发,灰红色,有光泽,一般体积较小,平均直径在0.5~2cm之间。

小的仅有1~2mm 直径,大而多发者可充满宫腔。

蒂粗细、长短不一,长者可突出于子宫颈口外。

有的蒂较短,呈弥漫型生长。

息肉表面常有出血坏死,亦可合并感染,如蒂扭转,则发生出血性梗死。

镜检:子宫内膜息肉由子宫内膜组成,表面被覆一层立方上皮或低柱状上皮。

息肉中间部分形成纤维性纵轴,其内含有血管。

由于蒂部狭窄,血液供应减少,息肉极易变性。

最易发生息肉血管内血栓形成,因瘀血而变成深紫色,常在顶端开始发生坏死,最后可能腐崩而脱落。

息肉恶变的病理诊断标准是:①必须看到整个息肉的形态;②恶变限于息肉内;③息肉周围的内膜无癌变。

应注意与子宫内膜腺癌呈息肉状生长相鉴别。

临床表现本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35岁以上的妇女。

单发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常无临床症状,往往由于其他疾病切除子宫后大体检查时始被发现,或在诊断刮宫后得出诊断。

多发性弥漫型者常见月经过多及经期延长,此与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及内膜过度增生有关。

大型息肉或突入颈管的息肉,易继发感染、坏死,而引起不规则出血及恶臭的血性分泌物。

子宫内膜息肉引起不孕的机理子宫内膜息肉不仅有可能影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还可能影响局部内膜的血供,干扰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如果内膜息肉合并感染,更会改变宫腔内的环境,不利于精子存活和受精卵着床。

专家建议,不孕不育患者如果其他方面都无异常,不妨检查一下子宫内膜是否有息肉。

如果用宫腔镜检查,患者最好在月经干净后一个星期内进行,因为这时子宫内膜比较薄,不容易掩盖息肉。

目前医院更多地采用宫腔镜来进行诊断。

宫腔镜可以直视下观察宫腔,直观清晰,在排除子宫内膜癌等宫腔内恶性病变后,单发的、小的内膜息肉就可在宫腔镜直视下直接摘除,而对于多发病灶、年轻、有生育要求的病人可以在宫腔镜下作全面的刮宫,这样能避免漏刮。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既可以彻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又可以保持子宫的完整性。

专家提醒,宫腔镜诊治内膜息肉宜在月经干净后一个星期内进行,因为这时子宫内膜比较薄,不容易掩盖息肉。

祝健康!宫颈息肉的术后保养如何治疗子宫颈息肉?治疗息肉只要做一个小手术就可以,通常只要在门诊进行就可以,不需要住院。

小息肉只要用血管钳将其钳除,之后稍加压迫止血,或在颈口处塞一块纱布,24小时后取出即可。

息肉较大时,连其蒂一起摘除后,基底断端可用烧灼止血。

如果息肉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可以在扩张宫颈管后,彻底搔刮之,同时应做诊断性刮宫。

所有标本均应送作病理检查,确定是否需进一步治疗。

术后可以根据情况使用一些抗生素药物来防止感染,并注意有无出血。

宫颈息肉治愈后会复发吗?宫颈息肉是慢性子宫颈炎的一种表现,虽然可以将息肉切除,但只要宫颈的慢性炎症并没有消除,致病菌仍然潜伏在宫颈组织内,也就是说致病原因依然存在,息肉就有可能会再次复发。

因此在切除宫颈息肉后,还应对宫颈的慢性炎症进行彻底治疗,才能防止息肉复发。

宫颈息肉会癌变吗?息肉的癌变率一般情况下比较低,如我们熟知的声带息肉、鼻息肉,还有胃息肉、肠息肉等,早期的发现和积极的治疗,是不会发生癌变的。

但是宫颈息肉和身体其他部位的息肉相比,虽癌变的可能,但比率还是比较低的,约为0.2%~0.4%。

宫颈息肉如不治疗,可逐渐长大,阻塞宫颈口,引起不孕症,也可造成性交出血,或有血性白带,所以一旦发现宫颈息肉,还是立即摘除为好。

宫颈息肉的术后检查宫颈息肉是一种长在子宫颈口的瘤样赘生物,似黄豆大小、色红、易出血,可导致白带增多。

它是由于宫颈炎的长期刺激,继而使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生而引起。

在细胞频繁的分裂增殖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异常的癌细胞。

癌细胞一旦出现,即增生迅速,难以控制,并可向远处转移,导致癌扩散,最后吞噬病人的生命。

有鉴于此,宫颈息肉一旦发生,必须马上摘除。

由于肉眼难辨早期癌变,故一般在每次摘除息肉后,都必须送病理切片。

一旦发生癌变,可立即实施宫颈癌根治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从来信中得知你的宫颈息肉时常复发,说明其长势旺盛,较易癌变,则更应送病理检查。

小帖士:宫颈息肉不治疗行吗,会发生癌变吗?宫颈息肉也是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颈管粘膜局部增生,逐渐向外突出而形成的。

宫颈息肉如不治疗,可逐渐长大,阻塞宫颈口,引起不孕症,也可造成性交出血,或有血性白带。

更重要的是宫颈息肉有癌变的可能。

所以一旦发现宫颈息肉,即应予以摘除。

宫颈息肉的预防常识宫颈息肉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好发于 30- 50岁的妇女。

该病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促使宫颈管局部粘膜过度增生,加上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息肉多属于良性,但有时也可能是子宫颈癌的一部分,故须特别注意。

宫颈息肉的发生,除炎性刺激外,还与性生活和分娩等因素有关,已婚妇女占患者的 9 8%以上。

因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症状不明显,即使有炎症大多很轻微,阴道出血也是星星点点,所以宫颈息肉易被人们所忽略。

有的患者的症状是在性交或剧烈运动甚至腹压增高之后,有出血的情形。

还有的患者平时可能有黄色白带,多有异味,或白带中带有血丝。

宫颈息肉的预防,关键是要保持外阴清洁,积极防治阴道炎及宫颈糜烂。

对已婚男女,在每次性生活前,各人都应清洗外阴,尤其男方要清除包皮垢,以免将其中的病菌带入阴道。

平时要勤晒被褥,并经常换洗内衣裤。

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由于宫颈息肉有一定的恶性可能,故一经确诊,就要及时治疗,以减少恶变发生率。

宫颈息肉的治疗以手术摘除为主。

只要将息肉的根部完全切除,隔天之后就不会再出血。

当息肉较大或合并严重的宫颈管炎时,还须考虑子宫部分切除或全切除。

宫颈息肉手术后还应按医嘱定期去医院复查,因为如有炎症时或有较小的和藏于深处未一并摘除的息肉仍可造成复发。

定期复查可尽早发现新的复发性病灶,以利及时对症处理,彻底消除隐患,确保身体健康。

宫颈息肉的治疗方法宫颈息肉是宫颈粘膜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堆集,虽为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但由于其体积小,可无任何症状,往往因患其它妇科疾病检查时才被发现。

较大的息肉可能出现白带增多,或主诉有接触性出血,特别在性交或排便后出现点滴状出血或血性白带,出血量一般不多。

表面被覆鳞状上皮的息肉,由于其质地较韧,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或血性白带。

如宫颈息肉伴有较重的宫颈炎,也可出现宫颈炎的症状。

宫颈息肉一经发现,即应手术摘除。

宫颈息肉摘除术比较简单,碘伏消毒阴道、宫颈后,用止血钳夹住息肉蒂根部旋转取下即可。

手术无痛苦,术后创面上用赛霉胺药粉,并用棉球压迫以消炎止血。

息肉较大、蒂较粗者,摘除后断端可用电灼止血。

摘除的息肉无论大小,都要做病理检查,因为宫颈息肉有0.2%~0.4%的恶变率,虽然很低,也不要因麻痹大意而漏诊。

另外,息肉虽然摘除,但宫颈的炎症并未彻底消除,因此息肉还有可能复发,故需要定期复查。

宫颈息肉的症状表现子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

有一种息肉的根部附着于子宫颈口或宫颈管内,是宫颈粘膜在炎症的刺激下局部增生,并外突于宫颈外口而形成的。

息肉的表面被一层柱状上皮所覆盖,含有宫颈腺体,间质内有丰富的微血管及疏松的结缔组织,并伴有炎细胞浸润。

这种息肉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一般体积较小,直径在1厘米以下,外观如舌形,颜色鲜红,质地柔软且脆,易出血,蒂细长。

另一种宫颈息肉发生于宫颈阴道部,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覆盖,间质内含纤维结缔组织。

这种息肉位置表浅,向表面突出,基底部宽,颜色淡红,质地较韧。

一般情况下,女性患宫颈息肉并没有什么不适症状,有时含有白带增多,或白带中夹血丝,或出现同房出血。

如果发现上述情况,患者应到医院就诊。

许多患者的宫颈息肉是在普查或因其他病做妇科检查时被发现的。

宫颈息肉的发病原因子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中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的刺激,促使局部的宫颈内膜过度增生,并不断向宫颈口外突出,最后形成悬挂于宫颈口的红色肉样组织。

通常约如绿豆大小,有的可达黄豆或樱桃大小,有细长的蒂与宫颈管相连。

宫颈息肉常常会引起白带中带有血液,也可性交后发生阴道出血等症状。

子宫颈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偶尔也会发生恶性病变,有人统计,它的恶变发生率约为0.2%左右。

某些妇女,息肉摘除后一段时间,宫颈管又会长出新的息肉,有的甚至数次行息肉摘除术,为此,她们感到十分苦恼。

宫颈息肉摘除后又复发是什么缘故呢?根据临床所见,大致有以下几种可能:(1)宫颈息肉是因慢性炎症所致,单纯摘除息肉,宫颈管的炎症的刺激仍然存在,所以,息肉仍可复发;(2)有的息肉生长在宫颈管的深处,摘除时,息肉的根蒂未能完全根除,以至不久又从根蒂部长出了息肉。

(3)有些患者的宫颈息肉,大大小小,不止一个,手术时仅将肉眼看见的较大的息肉摘除了,眼睛不易看清的较小的或深藏于宫颈管深处的息肉未能一并摘除,以后,这些"漏网"的小息肉逐渐长大,向宫颈口外长出,而形成新的肉眼可见的宫颈息肉。

北京五洲女子医院专家提示:宫颈息肉往往和宫颈慢性炎症有关。

如果只切除息肉,因为宫颈的慢性炎症并未祛除,致病菌仍然潜伏在宫颈组织内,仍有可能复发。

因此在治疗宫颈息肉后,还应对宫颈慢性炎症予以治疗,以防息肉复发。

术后应尽量避免吃腥辣刺激性食物,忌抽烟喝酒。

适量运动。

以不感到劳累为度。

诊治体会: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病例,B超诊断或怀疑属子宫内膜息肉时,宫腔镜检符合率并不高。

而在临床治疗上,又缺乏较好的方法,即能够让子宫内膜充分崩解、剥离形成月经,不至于过息肉样增厚,这点现代医学治疗确实困难。

部分病例,雌激素水平较高或效应明显,缺乏孕酮对抗,周期无排卵,对此,则应首先促排卵治疗,有些病例存在LUFS,也需要促排卵成功;孕激素对抗是缓解息肉生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