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年表日本历史年表来自维客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目录[隐藏]1 彌生時代2 大和時代3 飛鳥時代4 奈良時代5 平安時代6 鐮倉時代7 南北朝時代8 室町時代9 室町(戰國)時代10 安土桃山時代11 江戶時代12 明治時代13 大正時代14 昭和時代15 平成時代16 相關條目17 參考資料[编辑]彌生時代西元年天皇大事記57 垂仁天皇[BC.29-70] 倭奴國王朝貢後漢,光武帝授印。
107 景行天皇[71-130] 倭國王升入貢後漢,獻奴隸160人。
146 成務天皇[131-190] 倭國大亂,女王卑彌呼立。
192 仲哀天皇[192-200] -239 - 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遣使帶方郡。
魏明帝賜金印紫綬與親倭魏王的稱號。
266 - 倭女王壹與遣使朝貢西晉。
300 應神天皇[270-310] 古墳文化。
大和朝廷統一大半國土。
[编辑]大和時代西元年天皇大事記367 仁德天皇[313-399] 百濟朝貢日本。
369 出兵朝鮮南部,前後任那成立。
391 破百濟、新羅。
404 履中天皇[400-405] 與高句麗作戰於帶方。
406 反正天皇[406-410] -413 允恭天皇[412-453] 倭王贊遣使朝貢東晉。
438 倭王珍遣使朝貢東晉,封安東將軍。
443 倭王濟遣使朝貢宋朝。
453 安康天皇[453-456] -462 雄略天皇[456-479] 倭王興襲爵。
478 倭王武遣使入宋上表,封安東大將軍。
480 清甯天皇[480-484] -488 仁賢天皇[488-498] -498 武烈天皇[498-506] -512 繼體天皇[507-531] 大伴金村割任那四縣給百濟。
522 司馬達到日本後,在大和國高市郡坂田原安置佛像。
527 築紫國造磐井判亂。
531 安閒天皇[531-535] -538 宣化天皇[535-539] 佛教正式傳日,百戟聖明王獻佛像經典。
552 欽明天皇[539-571] 百濟國聖明王遣使,贈日本國釋迦牟尼佛金銅像一尊及幡幢和經論。
553 百濟貢醫易曆等博士。
562 新羅滅任那日本府。
584 敏達天皇[572-585] 日本始有出家者。
587 用明天皇[585-587] 蘇我馬子殺物部守屋。
592 崇峻天皇[587-592] 蘇我馬子殺崇峻天皇。
推古天皇即位。
[编辑]飛鳥時代西元年年號天皇大事記593 - 推古天皇(女)[592-628] 聖德太子攝政。
建四天王寺〈難波〉。
594 頒布興榮三寶之詔。
599 初次派遣使者到中國留學〈隋文帝開皇二十年〉。
603 制定官位十二階。
604 日本開始採用曆法。
制定《憲法十七條》。
606 規定各寺每年四月八日〈浴佛會〉及七月十五日〈孟蘭盂會〉設齋會。
607 派小野妹子入隋朝貢。
建法隆寺〈為日本流傳下來最早的木造建築〉。
第二次派遣使者到中國留學。
608 隋使斐世清來日,派小野妹子再次入隋,留學生高向玄理等隨行。
614 第三次派遣使者到中國留學。
622 聖德太子去逝。
624 開始設立僧官制度〈分僧正、僧都及法頭三等〉。
625 高句麗沙門惠觀傳入三論宗。
630 - 舒明天皇[629-641] 第一次遣唐使,派犬上御田鍬等入唐。
645 大化元年皇極天皇(女)[642-645] 中大兄皇子等滅蘇我氏,孝德天皇即位。
首次定年號。
遷都難波。
646 大化二年孝德天皇[645-654] 宣佈《革新詔》。
惠觀奉高句麗王命令,在宮中講三論。
647 大化三年制定七色十三階冠位。
652 白稚三年實施班田收授法。
戶籍清查。
653 白稚四年道昭入唐,留學於玄奘門下。
658 - 齊明天皇(女)[655-661] 阿倍比羅夫征蝦夷。
智通、智達奉勅入唐,與道昭同學於玄奘門下。
658 道昭歸日,傳法相宗。
661 - 天智天皇[661-671] 白村江之役,日軍敗於唐與新羅水軍。
663 遷都至近江大津宮。
667 制庚午年籍。
法隆寺失火。
670 - 弘文天皇[671-672] 壬申之亂。
大海人皇子擊敗大友皇子。
遷都飛鳥淨御原宮。
672 - 天武天皇[673-686] 設三綱,即為僧正、僧都及律師。
674 道昭示寂。
676 制八色之姓。
689 - 持統天皇(女)[686-697] 頒《飛鳥淨御令》二十二卷。
清查戶籍。
694 遷都藤原京。
701 大寶元年文武天皇[697-707] 《大寶律令》完成。
704 大寶四年智鳳、智鸞、智雄奉敕入唐,留學於樸陽智周門下。
708 和銅元年元明天皇(女)[707-715] 武藏國獻銅。
鑄和銅開寶銅幣。
[编辑]奈良時代西元年年號天皇大事記710 和銅三年元明天皇(女)[707-715] 遷都平城京。
711 和銅四年頒《蓄錢敘位令》,促進貨幣流通。
712 和銅五年太安麻呂獻《古事記》。
713 和銅六年詔令各國撰寫《風土記》。
717 養老元年元正天皇(女)[717-724] 玄昉入唐,留學於樸陽智周門下。
718 養老二年藤原不比等人撰修《養老律令》。
720 養老四年《日本書紀》完成。
722 養老六年開墾百萬町步田地。
於藥師寺置僧綱,各寺比照,即為寺主、上座及都維那。
723 養老七年施行《三世一身法》。
724 神龜元年聖武天皇[724-749] 建造多賀城。
717 神龜四年渤海國遣使朝貢日本〈之後兩百年間達34次〉。
728 神龜五年書寫金字《金光明最勝王經》六十四部,分頒諸國,令其傳頌。
729 天平元年長屋王之變〈皇族政治結束〉。
藤原光明為后,史稱光明皇后。
734 天平六年設寫經司,置有長官專任。
735 天平七年玄昉歸日,攜回經論五千餘卷,藏於興福寺。
736 天平八年唐僧道璿攜《華嚴章疏》,但未弘揚,為華嚴宗初傳。
737 天平九年天花流行,為求福國民,令各國造釋迦丈六像一尊,寫《大般若經》一部。
738 天平十年令各國造金光明四天王護國寺〈僧寺〉及法華滅罪寺〈尼寺〉各一座。
寫《金光明最勝王經》和《法華經》各一部,分別安置。
令各國造七重塔一座,安置天皇頒佈金字《金光明最勝王經》。
740 天平十二年藤原光嗣之亂。
遷都恭仁京。
新羅審祥法師講《六十華嚴》。
建國分寺。
完成佛化政治的理想。
743 天平十五年頒《墾田永世私有令》。
塑造大佛於近江紫香樂宮。
建東大寺。
751 天平勝寶三年孝謙天皇(女)[749-758] 《懷風藻》完成。
752 天平勝寶四年東大寺落成開光。
753 天平勝寶五年鑑真律師抵達日本。
754 天平勝寶六年於東大寺建日本第一座戒壇。
757 天平寶字元年橘奈良麻呂之變,藤原仲麻呂掌權。
施行《養老律令》764 天平寶字八年淳仁天皇[758-764] 惠美押勝〈藤原仲麻呂〉之亂。
765 天平神護元年稱德天皇(女)[764-770] 僧道鏡為太政大臣禪師,次年封法王。
768 天平神護四年鑑真律師示寂。
770 寶龜元年光仁天皇[770-781] 道鏡流放至下野藥師寺。
775 寶龜六年天長節〈天皇誕辰〉開始。
784 延曆三年桓武天皇[781-806] 遷都長岡京。
794 延曆十三年遷都平安京。
[编辑]平安時代西元年年號天皇院大事記801 延曆二十年桓武天皇[781-806] - (土反)上田村麻呂征蝦夷,次年建膽澤城。
804 延曆二十三最澄、空海隨遣唐使入唐。
805 延曆二十四年最澄返日,開日本天台宗。
806 大同元年平城天皇[806-809] 空海返日,開日本真言宗。
810 弘仁元年嵯峨天皇[809-823] 藤原藥子之變。
藤原冬嗣任藏人頭。
814 弘仁五年呈《新撰姓氏錄》。
823 - 淳和天皇[823-833] -842 承和九年仁明天皇[833-850] 承和之亂。
伴健嶺、橘逸勢被懲。
850 - 文德天皇[850-858] -858 天安二年清和天皇[858-876] 藤原良房攝政〈人臣攝政之始〉。
866 貞觀八年應天門之變,伴善男流放。
876 - 陽成天皇[876-884] -880 元慶四年光孝天皇[844-887] 籐原基經任關白。
894 寬平六年宇多天皇[887-897] 據管菅原道真建議,廢遣唐使。
901 延喜元年醍醐天皇[897-930] 菅原道真左遷大宰權帥。
902 延喜二年頒《莊園整治令》914 延喜十四年三善清行上奏意見封事十二條。
927 延喜二十七年藤原忠平等完成《延喜式》(律令施行細則)。
935 承平五年朱雀天皇[930-946] 平將門弒伯父國香。
承平天慶之亂開始。
939 天慶二年平將門於關東反叛。
藤原純友於西海反叛。
946 - 村上天皇[946-967] -969 安和二年冷泉天皇[967-969] 安和之變,源高明左遷大宰權帥。
976 - 圓融天皇[969-984] 施行《延喜式》。
984 - 花山天皇[984-986] -988 永延二年一條天皇[986-1011] 尾張國郡司及農民等控訴國司藤原無命違法。
997 長德三年大宰府被襲。
1011 - 三條天皇[1011-1016] -1017 寬仁元年後一條天皇[1016-1036] 藤原道長任太政大臣。
藤原賴為任攝政。
1019 寬仁三年刀伊〈女真族〉襲北九州。
1028 長元元年平忠常於上總反叛( ~1031)。
1036 - 後朱雀天皇[1036-1045] -1045 寬得二年後冷泉天皇[1045-1068] 禁止新設佃莊。
1051 永承六年安倍賴時反叛〈前九年之役開使〉。
1053 天喜元年建立宇治平等院鳳凰堂。
1062 康平五年安倍宗任降,亂平。
1069 延久元年後三條天皇[1068-1072] 設記錄莊園券契所。
1083 永保三年白河天皇[1072-1086] 清原家衡反叛〈後三年戰爭開始~1087〉。
源義家任奧陸守。
1086 應德三年堀河天皇[1086-1107] 白河白河上皇開創院政。
1095 嘉保二年白河上皇設北面武士。
1103 康和五年興福寺僧入京控訴。
1107 - 鳥羽天皇[1107-1123] - -1126 大治元年崇德天皇[1123-1141] 建平泉中尊寺。
1140 保延六年延曆寺僧燒園城寺。
1142 康治元年近衛天皇[1141-1155] 園城寺僧燒延曆寺。
1149 久安五年藤原忠通任太政大臣,賴長任左太臣。
[1155-1158] 鳥羽保元之亂。
1159 平治元年二條天皇[1158-1165] 後白河平治之亂。
1167 仁安二年六條天皇[1165-1168] 平清盛任太政大臣〈平氏全盛期〉。
1177 治承元年高倉天皇[1168-1180] 鹿谷陰謀。
1179 治承三年平清盛軟禁後白河法皇。
1180 治承四年高倉以仁壬、源賴政舉兵。
源義仲、源賴朝同時舉兵。
1183 壽永二年安德天皇[1182-1185] 後白河平氏逃往西國,源義仲入京,確立源賴朝對東國的統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