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台外宣工作总结doc

电视台外宣工作总结doc

电视台外宣工作总结篇一:新闻外宣工作情况汇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开创我区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区新闻宣传工作情况汇报(XX年8月25日)尊敬的XX书记、各位领导:今天,XX书记和各位领导专门抽出时间来听取新闻宣传工作的情况汇报,这既是对我们的关心支持,也是对我们的鞭策激励,让我们倍受鼓舞,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下面,我就我区新闻宣传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面宣传有声势。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大部署和中心工作,在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推出了一大批有深度、有影响的重点报道。

1—7月,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刊载我区新闻稿件(电视片)1900多条,比去年同期增长11.7%,其中,新华社采用我区新闻稿件4篇(条)、《人民日报》采用我区稿件2篇、《XX日报》采用我区新闻稿件36篇(条)、《XX日报》采用我区稿件600多篇(条)、XX电视台《XX新闻》采用我区新闻稿件10条,市电视台播发新闻稿件213条,播出专题节目3期,其他主流媒体1000多篇(条)。

(1)加强组织策划,重点报道有深度。

今年,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促进XX 又好又快发展这条新闻宣传的主线,把我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统筹城乡、项目工程、效能建设、党的建设、抗震救灾等方面的工作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通过深入我区各乡镇、街道、企业、部门进行采访,推出了一大批提升XX知名度、美誉度的重点报道,收到了外塑形象、内聚人心的良好效果。

推出了《“退城进园”促XX工业新跨越》、《站在新起点,建设核心功能区》、《搬罾蔬菜能否复制川西坝子模式》、《重点项目助推工业发展》、《4公里滨江美食长廊呼之欲出》、《13名青川受灾人员XX共兴安家》等一大批反映我区上半年各项重点工作的稿件。

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安排,迅速组织力量深入我区各受灾单位、乡镇、街道、村组、社区进行现场采访,加班加点组织稿件,在《XX周报》上连续刊发了5个抗震救灾专版,在各级主流媒体上用稿量居全市第一。

(2)主动出击,典型宣传有影响。

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不同阶段的工作重心,主动策划,宣传典型。

先后邀请新华社采访部主任田刚、XX日报社社长谭显维、XX日报社总编xx等对我区的亮点工作进行采访。

xxx先进事迹反响强烈;“大林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社区民主“五步法”》被中央、省、市级多家媒体转载;《XX区科级领导干部实行“广场述职”》不但被多家媒体刊登并进行评论,省委组织部还在全省范围内发送了简报进行推广。

(3)创新宣传载体,拓宽新闻宣传渠道。

一直以来,XX区没有自己的宣传舆论工具。

报纸、电视台都掌握在市上,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不能及时传达下去,基层工作不能及时反映上来,新闻宣传一直缺乏有效的载体。

今年,在XX书记的亲切关怀下,《XX周报》终于诞生了。

两会专栏、项目推动专栏、新农村建设专栏、抗震救灾专栏、党建经纬专栏、贯彻落实区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专栏等一系列专题报道,及时反映了区委、区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

从办报24期以来,质量在不断提高、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发挥的作用在逐步显现,已成为全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工作抓落实的有力武器。

(4)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宣传队伍管理水平。

我们创新工作方法,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队伍管理。

每周星期一开编前会,组织、策划本周宣传重点;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心,每人每周报3个新闻点子,每天交3篇稿子成为工作常态;并实行差错扣分、责任追究等制度。

区新闻办共6个人,每周大约要完成3万字的写稿任务,许多时候是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星期六、星期天经常能看到新闻办同志加班的身影。

可以说,新闻办呈现出老同志不敢有丝毫懈怠,新来的同志不断成熟进步的良好局面,为搞好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二)主动出击,积极应对,负面报道处理有实效。

加强了区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

在外宣经费十分困难,我们仍时刻不忘与上级媒体联络,邀请市级以上主流媒体领导到我区参观、调研,与各级媒体编辑、记者广交朋友,积极争取他们对我区外宣工作的理解支持,为处理负面报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6月份,我们承办了《XX日报》驻各县(市、区)记者站记者培训会,不但让区内30多名骨干通讯员接受了系统的培训,而且让市区各级媒体更好地了解了XX,增进了友谊。

面对媒体的负面报道,建立和完善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协调机制。

坚持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及时化解的工作方法。

今年以来,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成功化解了xxx、xxx、xxx 等20多起负面报道,为我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上半年共接待各级媒体领导、记者170余人次,没有出现一起影响我区形象和阻碍我区发展的重大负面报道。

二、存在的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领导重视不够,宣传积极性不高。

同其它县市区相比,我区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新闻宣传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甚至还有人认为宣传工作就是宣传部门的事情,全区上下没有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大外宣格局。

不主动策划宣传报道,不主动不联系记者,甚至记者主动来采访,还存在推诿躲避的现象,主要领导吩咐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又安排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又不能把握部门工作大局,让记者显得很尴尬。

(二)缺乏宣传载体和平台,外宣形式单一。

一直以来,我区缺乏有效的宣传载体和平台,宣传报道只能借助市级以上媒体,新闻宣传工作显得很被动,工作难度很大。

同时,缺乏形式多样的外宣活动,没有开展大型的有影响的节日、节庆和地域特色主题宣传活动,外宣工作仅仅停留在新闻宣传报道上,形式十分单一。

(三)通讯员队伍不健全,新闻信息不畅通。

我区虽然各部门都确定了一名通讯员,但基本都是兼职,很多通讯员几年都不向我们报送一条信息,没有发挥通讯员应起到的作用。

大量及时准确的信息是搞好新闻宣传工作的保障,而我区有的部门有重要活动不与我们联系,重要会议不通知我们参加,简报和消息也不给我们报送,我们就无法了解下面的工作动态,无法整合资源,无法形成合力。

(四)对于负面报道不敏感,缺乏大局观念。

有的部门,正面报道不重视,负面报道不敏感,缺乏大局观念。

遇到负面报道,不主动解释、不主动化解,不及时处臵,甚至简单地往新闻办一推了之,没有肩负起部门自身处理负面报道的职责。

在这个问题上,我区过去有的部门是吃了大亏的,也影响了全区的对外形象。

比如林业局西河砍树书事件,之前记者来采访态度生硬,不接受采访,也不主动报告,等文章登出来才补救,显得十分被动。

我个人觉得,在不影响区委、区政府整体形象的前提下,必要的舆论监督,反而能推动工作的落实,区委、区政府领导应予以支持。

我们打算利用《XX 周报》加强舆论监督,推进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工作和安排部篇二:广播电视台XX年新闻宣传工作总结广播电视台XX年新闻宣传工作总结栖霞广播电视台XX年新闻宣传工作总结XX年栖霞广播电视台编辑部按照市区要求和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始终坚持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和宣传工作服务服从于全区工作大局,以创建服务性机关为工作目标,切实转变新闻工作作风,改善新闻宣传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提升部门形象,确保了整体工作时间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为即将开始的XX年目标任务的开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全力以赴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我们紧紧围绕全区的中心工作开展了有计划、有重点、有深度的宣传报道工作,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及时报道重点工作。

据统计,我台严格按照省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标准和要求,共编播电视新闻节目即《栖霞新闻》142档,完成自采电视新闻稿件1600余条;广播新闻146档,自采新闻稿件1800余条。

(1)、围绕全区中心工作,除做好常规性宣传报道外,认真策划,打有准备之仗,力求创新。

区两台围绕我区中心工作和重大主题活动,组织编辑记者积极主动参与,深入采访,策划制作了《聚焦区“两会”》、《走进盛夏》、《备战06‘金洽会》、《魅力栖霞》、《社区盛开和谐花》等多组系列报道。

既体现了区域内媒体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又充分展示我区大开发、大建设中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从而激发我区人民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精神,节目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报道体现了关心百姓、贴近百姓的报道方针和平民视角。

(2)、精心组织并策划常规性的经济宣传报道,全方位、多视角、大容量的反映经济开放、项目落实等情况。

鼓舞全区人民建设经济强区、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士气和信心(3)、结合重大节日等纪念活动,开辟专栏节目,烘托气氛,营造宣传环境。

如春节、三.八、五.一、五.四、七.一等组织宣传报道策划了《送温暖、献爱心》、《巾帼风采》、《身边的模范》、《飘扬的旗帜》等连续和系列报道。

二、开通fm106.6南京电台热力调频《栖霞新闻》广播节目宣传阵地进一部扩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磨合,我台于7月24日终于开通南京电台fm106.6热力调频《栖霞新闻》广播节目。

新闻每周7档广播新闻节目,每档保持在8条,以求新闻的信息量。

其中周一——周五新闻周六、日为一周新闻回顾。

不少听众反馈,对于新闻宣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较好的实现了“让栖霞新闻传得更广、传得更远”的外宣目标。

三、强化定位,扩大视角,推出栏目(1)、法制类电视栏目《法院在线》开播成功。

酝酿已久的由区人民法院、区文化局联合推出的法制类电视栏目于7月28日正式开播。

这是一个集新闻性、纪实性、指导性和可视性于一体的电视栏目《法院在线》。

为此,7月24日合作双方举行了简短而热烈的开播仪式。

区委宣传部、区人民法院、区文化局等部门领导出席了仪式。

在开播仪式上,双方领导签署了联办节目协议。

区委宣传部、区人民法院、区文化局等部门领导分别讲话,对栏目的开播表示祝贺,并对节目的制作、运作提出了要求。

栏目将建立了严格的审片制度。

栏目合作双方每半年召开一次研讨会和总结会,从节目的构思选题、拍摄的方法技巧、制作的艺术品位等方面总结经验,以提高节目质量。

该栏目致力于报道法院动态、普及法制教育、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和谐发展。

在筹备期间,区人民法院、区文广局等单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台整合精干力量专门成立了栏目组。

《法院在线》栏目设置“特别报道”、“直击庭审”、“法官风采”、“法在您身边”等子版块。

该栏目每月播出2档,每期节目时长为8-10分钟,在本台黄金时段播出。

全年播出11期《法院在线》栏目。

由于时效性强、视角独特、贴近生活,倍受全区群众的欢迎。

(2)、再推并创新《走进直播室》节目形式根据区机关工委和区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本台从8月底再次推出今年的《走进直播室》节目,为此我们改革和创新了节目样式,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以访谈过程为主体,适时插入相关画面,发挥电视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