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浙江学考选考复习备考分题汇编“4+6”(真题+全真模拟)
第04题
1、【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两位同学从滑道最高端的同一位置先后滑下,到达低端的同一位置,对于整个下滑过程,两同学的()
A. 位移一定相同
B. 时间一定相同
C. 末速度一定相同
D. 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答案】A
2、【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
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
C.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
D.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
【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察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
【解析】抽出空气前.金属片和口小羽毛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但金属片质量大.加加速度大,所以金属片下落快.但金属片和小羽毛都不是做自田落体运动.故AB错误.抽出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都不受空气阻力作用.只受重力作用运动,都为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一样快.故C正碗.D错误.
3、【2016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匀速上升时,不断增加的能量是
A.动能B.动能、重力势能C.重力势能、机械能D.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答案】C
考点:考查了重力做功
【名师点睛】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等于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通过计算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也是一种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
4、【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试题】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规律、万有引力定律、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探究发现,他们依次是()
A.伽利略、牛顿、库仑和奥斯特B.牛顿、安培、洛伦兹和奥斯特
C.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和安培D.开普勒、伽利略、库仑和洛伦兹
【答案】A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此题是物理学史问题,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答题.
【解答】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发现了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得磁效应,故A正确.
故选:A
1、在物理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来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
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卡文迪许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法拉第以他深刻的洞察力提出电场的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
【答案】D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本题是物理学史问题,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
故选:D
2、如图,静电喷涂时,被喷工件接正极,喷枪口接负极,它们之间形成高压电场。
涂料微粒从喷枪口喷出后,只在静电力作用下向工件运动,最后吸附在工件表面,图中虚线为涂料微粒的运动轨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涂料微粒一定带正电
B.图中虚线可视为高压电场的部分电场线
C.微粒做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的曲线运动
D.喷射出的微粒动能不断转化为电势能
【答案】C
【解析】
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抓住异种电荷相互吸收,分析涂料微粒的电性.根据电场力做功正负判断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3、一辆公交车以18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进站时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经过6s后,公交车行驶的位移是()
A. 12.5m
B. 18m
C. 25m
D. 36m
【答案】A
4、某同学玩飞镖游戏,先后将两只飞镖a、b由同一位置水平投出,已知飞镖投出的初速度v a>v b,不计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插在竖直靶上的状态(侧视图)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因v a>v b,则根据可知t a<t b,根据h=gt2,h a<h b,根据,对于飞镖a,时间短,初速度大,则tanθa>tanθb,所以θa>θb.故A正确,故选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竖直上抛物体到达最高点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B.人站在电梯中随电梯一起运动时,当电梯减速下降时,人处于超重状态
C.跳水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惯性是由物体的速度和质量共同决定的
【答案】B
6、民航客机的机舱一般都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在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构成的斜面,机舱中的人可沿该斜面滑行到地面上,示意图如图所示。
某机舱紧急出口的舱门离气囊底端的竖直高度AB =3.2m,气囊构成的斜面长AC =4.0m。
CD段为与斜面平滑连接的水平地面。
若人从气囊上由静止开始滑下,人与气囊间的动摩擦因数、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
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站在距舱门正下方B点正前方的救护人员不被从气囊上滑下的人撞到的安全距离是:()
A.5.6m B.7.2m C.8.0m D.10.0m
【答案】C
【解析】设AC与水平地面成θ角,BC的距离是2.4m。
对人受力分析,由牛顿运动定律:
mgsinθ-F f=ma1
F f =μF N
F N =mg cosθ
解得:a1=gsinθ-μgcosθ=5.6m/s2
乘客到达C点的速度
滑到地面上的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μmg=ma2
0-v c2=2(-a2)x2
解得:x2=5.6m
站在距舱门正下方B点正前方的救护人员不被从气囊上滑下的人撞到的安全距离
,故C正确,A、B、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