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谣言的作文:减少谣言需双管齐下_优秀作文关于谣言的作文:减少谣言需双管齐下2015年4月1日,一场针对如何甄别网络谣言的”辟谣大会”在中山大学举办。
记者获悉,微信每天收到用户发起的谣言举报就有3万次,日均谣言拦截量达到210万次。
电子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使谣言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谣言的类型也越发多样。
现如今谣言的盛行,不仅是局限于个人之间,甚至逐渐形成了一条灰色的产业链。
其发展势头愈演愈烈,原因之一是民众未能从思想上提高辨别谣言的能力,而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媒体为博取眼球和获得利益而恶意制造谣言。
在我看来,减少谣言需双管齐下,即提高民众对于谣言的辨别能力和大众媒体对于自身职业道德的坚守。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谣言的传播模式一般有:链状传播、树状传播、放射状传播、漩涡型复式传播四种。
这四种谣言有一个共同之处就在于:民众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谣言都是由于民众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而扩散的,并且随着传播媒介的不同,谣言传播速度和范围也不同。
在传播学中有这样一个公式:R = i× a/c.R指的就是谣言的传播量,i代表事件的重要性,a指的是事件的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程度,c指公众对谣言的批判能力。
这个公式用语言来表达即:公众越认为重要的讯息,越感到模棱不清的讯息,传播得越快越广;而公众的批判能力越弱,则谣言的传播量越大。
由此可见,减少谣言的重要一环,就是让公众的辨识能力上升,人人做好把关工作才能有效的从传播的过程中减少谣言的传播。
当然,公众要鉴别一则讯息是否为谣言,需要查证消息的来源,需要保持警惕、怀疑和开放的心态,也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这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至少人们首先可以慢慢学会不轻易相信和轻易传播。
对于那些公众人物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公众人物的影响力越大,越应该如此,否则自身信用也会受到贬损。
此外,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谣言传播中的另一重要环节——大众媒体。
大众媒体不仅是提供消息的源头,更是影响社会舆论的中坚力量。
大众媒体较个人而言有更大的影响力,有时大众媒体在无意间传播了谣言,但也有很多时候是由于利益的诱惑而恶意散播谣言。
大众媒体无论在对于信息的选择,还是向民众提供信息的方式方面,都具有相当的话语权,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任用合格的媒体人,做良心的报道,不为名利所动摇,是大众媒体作为信息把关人所应秉持的职业规范。
当大众媒体能够做好严格的把关时,便也能有效地减少谣言。
在我看来,谣言在任何时代都是无法被完全杜绝的,我们只有在源头和传播过程中做到双把关,从民众和媒体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减少谣言,塑造一个清明的舆论氛围。
教师点评此评论为课堂小组报告的作业,在老师的指点下两位同学五易其稿,非常用心!最大的改动在于第三段,和第一稿的”有议论无论证”相比,两位同学对何谓”论证”有了一个较为深切的理解,知道该如何紧紧地围绕论点,运用一定的逻辑推理方法,让读者接受并信服自己的观点,所以,论证首先要做到与论点的精准”咬合”.总起来看,这篇评论中心论点鲜明、集中,总分式的结构严谨、清晰,围绕论点展开的论证易于辨识,语言也比较通畅。
如果此篇评论能对大众媒体与谣言传播的关系有更深入、清晰且独到的见解,那么文章的立论会更有高度和新意。
此外,论证的语言还可更精致、凝练一些。
难忘的事作文800字距离作文800字感悟人生作文800字八月楂四(2)班吕博维国庆假期,我随爸爸妈妈回了趟乡下老家,吃到了一种特别的果子——八月楂。
八月楂有许许多多的特点和用处,现在就来听我说一说,让你了解一下吧!八月楂生长在树林里的藤条上,藤条缠着树枝,让你分不清哪个是藤,哪个是树,它们像喜欢玩捉谜藏的小孩子,躲在树叶下,藏在藤蔓里,不让你发现。
偶尔发现一个,挂在树枝上,又像人参果,又像胖娃娃,真是可爱极了!八月楂的外形可有趣了。
它的样子既像土豆,又像西红柿,还像弥猴桃。
它的颜色是深棕色,外皮凹凸不平,上面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点儿,就像穿了一件深棕色带圆点的厚外套。
成熟了的八月楂,外皮就裂开了一条缝,露出了淡紫色的肉皮和雪白的果实,那果实白里透亮,泛着一点黑,那黑色就是那一颗颗小籽儿,它们排列得那么整齐,就像黑色小兵立正站好,等待长官的命令似的。
那果实一口咬下去,冰冰凉,香甜可口,真是人间美味呀!而且它的果肉只占自身的三分之一,一口咬下去全是籽,那果内紧贴着小籽儿,就像是小籽儿的贴身护卫一样。
我查了一下资料,知道八月楂的学名叫“预知子”,又叫“八月炸”,它还有许多中药功能,如:活血止痛、利尿、杀虫等,看来,这其貌不扬的八月楂真是“山中之宝”呀享受这个季节作者/张丽风里雨里,一路走来,走进了这个享受无限的季节——秋天。
享受,享受这个季节的宽容与博大。
秋天,如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秋高气爽。
看呐,秋天的天那么蓝!蓝得像块空灵的蓝水晶;那么平!平静得像一汪湖水,惊不起一丝波澜;那么深!深邃得像一面明镜,仿佛能映照出大地万物的影子;那么高!高远得像个神秘谷,让人琢磨不透,却也越看越着迷。
看着看着,仿佛天的博大也包容了我,自己也融进了这一片天空里。
享受,享受这个季节的纯洁和优雅。
秋天的云那么轻盈、那么洁白!一丝丝,一缕缕,一抹抹,一片片,一朵朵。
遥望着,遐想着,思绪便如天边那一缕缕被风吹散的云,缠缠绵绵地飘飞到远处。
你瞧啊,云虽然挡住了太阳耀眼的光芒,但太阳并没有责备它,却给每一朵云都镶上了一道金边!这该是多么纯洁高雅的心灵啊!享受,享受这个季节的丰厚与成熟。
秋,博采众长。
她吸收了春的萌动,夏的繁华,冬的孕育,给大地涂上了五彩缤纷。
枫叶漫山似火,秋实遍地如金。
(范文网)试问,秋天为何如此丰厚?那是因为她有一颗成熟的心灵。
她公正无私,智慧谦逊,淡泊宁静。
她把一切的果实都无私献给了辛勤的劳动者,把无情的空虚交给了摇头叹息的枯草。
她多像一位智慧的、成熟的长者,她总是不求人们给予太多的美誉,只为人们过个丰收年。
而自己只站在高远处做一个宁静的、淡淡的秋。
享受,享受这个季节的萌动与生机。
秋也要凋落,但桃李纷谢的时刻,芬芳的梦想升华了;汗水滴落之后,希望的幼芽萌生了。
其实,秋又何尝不是一个萌动生机、奋发向上的季节?只要用心去感受,就会有“秋风吹落满树叶,明晨捡来尽是诗”的诗情画意;就会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壮志;就会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澄澈佳境。
啊!这天地!这季节!如果说秋是上帝无私赐予我们的,那么享受它就是人的造化了。
或许很多时候人们只顾忙忙碌碌,忽视了身边的美;或许认为这些是很平常的,谈不上享受,其实风里雨里终于走进了这收获的好季节,不留心享受又如何品味出人生的甘苦呢?难道要等到萧条的严冬到来时才会说:“曾经有一段美好的日子摆在我的面前,可是我没有好好珍惜,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好好享受吗?”或许那些碌碌无为者永远感受不到秋的魅力,那么,那些敏感的心灵是一定会领悟秋天的天是那么博大高远,秋天的地是那么丰厚成熟而富有生机。
山东省邹平县临池中学我想有个吵不散的同桌李慧琦天空中还没有星星的身影,太阳留下的最后一丝温暖也被这寒冷所吞噬了。
呼呼的西北风吹来了那漫天的雪花,看着别的同学都三三两两地结伴而行,而我只有形影相吊了,心里边特别不是滋味。
如果不是我一时的鲁莽;如果不是我一时的冲动,如果……此时我也一定和她一起欣赏这美丽的雪景,而这只能化成昨日的回忆了。
我和她是两年前成为同桌的。
那时我们上初二,虽然我们是同学,可也没有更多的了解。
也是在一个雪天,我一个人在雪地上玩,恰巧她也在那里玩。
“你也喜欢雪啊?”她问我。
“是啊,那也是吗?”我反问。
“我也喜欢雪。
”本来就是一个班的同学,又都喜欢雪,可说的东西就更多了。
说了好一会儿,我才告诉她我喜欢雪的另外一个原因,我的同桌叫张雪,她也喜欢雪,可惜前两天她退学了。
“我上你那里坐可以吗?”她很诚恳地望着我。
“可以啊。
”我很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我们就真的成了同桌了。
张雪是我原来的同桌,我们两家是邻居,我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上小学,一起上中学。
我们附近的人都说,我们只是多了个脑袋差个姓,要不然就是一个人。
可她由于成绩实在不好,家里决定不让她读书了。
张雪不再是我的同桌了。
有一次,我和同桌闹矛盾了,第二天,我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才下定决心去向她道歉的。
“昨,昨天,昨天是我不好。
”不知怎么了,我总觉得很别扭,好像每个字都不愿意从我的嘴里说出。
我和张雪也有争吵的时候,有时候也说些过头的话,可是第二天再见面的时候,所有的矛盾都已烟消云散了。
从小起我和张雪不知吵了多少次,可我们谁也没给谁道过歉。
今天我真不知道怎么说。
“没什么。
”她回答。
从她回答的语气里,我没有找到我和张雪的那种理解;我没有找到我和张雪的那种默契;我冲着她笑了笑,她也对我笑了笑。
之后我们也说话,可每次说话的时候都有一根神经在提醒我“不要说错话”。
慢慢地我们也就变成普通的同学了。
放假了,也快过年了,我一天去张雪家一次,因为张雪说她年前回来。
我准备了很多的话,她妈也告诉我,张雪打电话回家的时候也总问我的情况,她也有好多的话要和我说。
可惜的是,张雪过年没有回来。
因为她那太忙,过年的时候也要用人,可大家都想回家。
最后大家只好用抓阄来解决问题,不幸的是张雪抓的是写着值班的阄。
过年了,张雪给我打了个电话,可总感觉没有直接和她说话好。
又要开学了,我真想大声喊一声:“我想有一个吵不散的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