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分项工程监理细则编制人:审批人: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河南信息广场项目监理部2010/06/15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钢筋原材料控制 (2)三、钢筋的锚固 (4)四、钢筋的连接 (5)五、钢筋的构造要求 (6)六、钢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6)七、钢筋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8)八、钢筋绑扎工程质量通病 (9)九、钢筋焊接质量通病 (13)十、内业资料 (14)河南信息广场钢筋工程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河南信息广场建筑面积92780㎡工程地址郑州市金水路与英协路交叉路口工程造价壹亿壹仟陆佰万元建设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结构类型(层数)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地上13层、局部15层)勘察单位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资质甲级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资质甲级施工图审查单位河南省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所资质甲级总承包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资质特级监理单位中咨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资质甲级开工时间2010.6 工程计划完工时间2012.4 项目经理陈庆忠总监理工程师王军(二)本细则的主要编制依据 1.相关规范、规程、标准 序号 名 称编号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01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4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13013-91 5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98 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 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8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 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0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 01-51-2003 11《建筑工程监理规程》DBJ 01-41-2002工程概 况建筑概况:本工程位于郑州市金水路南侧,东临英协路,西邻银基王朝商住小区,南边为本工程三期用地,塔吊运行基本不会影响周边环境,本工程建筑物外围尺寸为:工程东西长110.6m ,南北宽81.7m ,地下二层,基础底板埋深-10.45m,地上主体13层,局部15层,总建筑面积92780㎡。
首层地面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93.5m,室内外高差1.5m ,建筑物檐高68.7m.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建筑耐久年限二级,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Ⅰ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
结构概况:本工程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部分梁、柱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柱。
基础垫层为C15,基础底板、基础梁、地下室外墙(含重合的框架柱)和顶板为C30防水混凝土,底板和外墙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8,顶板为S6;钻孔灌注桩C25、C30。
框架柱(不含地下室重合的框架柱)——地下2~地上5层为C45,6~13层为C35,14~15层为C30。
核心筒剪力墙——地下2~地下1层为C40,地上1~2层C45,3~5层为C40,6~13层为C35,14~15层为C30。
前述未提及的梁、板、柱、墙,地下1~地上1层为C30,地上2~6层C35,其余为C30,楼梯随楼层梁板。
填充墙构造柱、过梁、系梁等为C20;水池水箱等为C30防水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并要求是膨胀混凝土。
安装工程概况:本项目的专业设计主要包括变配电、照明、动力、电气消防、综合布线、有线电视及卫星无线接收、安全防范、楼宇设备自控、防雷接地系统等。
给水系统、直饮水管道系统、污废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洒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
12 《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QCJJT-JS02-200413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14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03G101-12.设计文件;3.施工图纸、设计洽商、工程变更;4.河南信息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河南信息广场工程监理规划;二、钢筋原材料控制(一)钢筋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2.钢筋进入工地后应进行外观检查,按批量(一般同规格,同炉号为 60t,)进行复试并按100%的数量进行见证取样,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钢筋,不能用于工程。
外观检查要求(见表1)表1 钢筋种类外观要求热轧钢筋表面无裂缝、结疤和折叠,如有凸块不得超过螺纹的高度,其它缺陷的高度和深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偏差钢绞线不得有折断、横裂和相互交叉的钢丝,表面不得有润滑剂,油渍,允许有轻微浮锈,但不得有锈麻坑3.建筑用钢一般不作化学分析,但如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或者无出厂证明,钢种钢号不明时,或者是有焊接要求的进口钢筋时,仍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
4.集中加工的钢筋,应由加工单位出具出厂证明及钢筋出厂合格证或钢筋试验单批件(复印件),但须加盖加工单位印章。
5.钢筋复试结果应按钢筋种类进行检验。
(二)焊条及焊剂1.焊条及焊剂应有出厂合格证,且应与焊接型式,母材种类或设计所要求的品种、规格一致。
2.需要进行烘焙的应有烘焙记录(恒温250℃,烘焙1~2小时)。
3.设计要求:焊条:E43型焊条焊接I级钢筋和Q235钢;E50型焊条焊接II、Ⅲ级钢筋和Q345钢。
4.考虑到钢筋用量大,结构节点钢筋密集,交叉复杂,而设计出图方式比较简化,因而应根据工程情况绘制结点钢筋布置实况图(翻样),或做出节点样板,以合理布置钢筋和安排好穿钢筋顺序,此项工作监理将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去做。
5.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焊工的焊工考试合格证(每两年复试一次)。
在正式焊接前,必须监督焊工在现场条件下进行焊接性能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6.对钢筋原材和钢筋的连接均应按规定进行监理见证取样试验保留下记录,以验证承包单位的试验结果。
7.本工程设计要求:(1)框架梁、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3)吊钩钢筋不得冷加工;(4)除注明者外,埋件等钢板采用Q235-B钢;型钢、钢构件及其连接板采用Q345-B钢。
三、钢筋的锚固(一)梁板、次梁、楼梯、地下二层顶板以下地下室外墙等结构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锚固和搭接可按非抗震构造要求,除注明者外,最小锚固长度La见表2。
表2 非抗震要求的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a钢筋种类La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 C30~C35 ≥C40I级钢31d 26d 21dII级钢39d 30d 25dⅢ级钢47j 36d 30d非抗震构造要求的钢筋最小搭接长度L1=1.4La且不小于350mm。
(二)剪力墙、连梁、暗柱、框架柱等结构构件受力钢筋的锚固和搭接按抗震构造要求,最小锚固长度LaE除注明者外,见表3。
当次梁一端(或两端)与柱或墙相接并且该端箍筋已加密时,该端受力钢筋的锚固和搭接按抗震构造要求。
表3 抗震要求的钢筋最小锚固长度钢筋种类LaE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25 C30~C35 ≥C40I级钢36d33d30d28d25d22dII级钢45d41d35d32d29d27dⅢ级钢55d50d42d38d35d32d抗震构造要求的钢筋最小搭接长度L1E=1.4LaE且不小于350mm。
注:(1)d›25jf ,LaE为表中数值×1.1;(2)在任何情况下,LaE不小于250mm;(3)表中横线上为一、二级抗震,横线下为三级抗震,四级抗震同非抗震。
四、钢筋的连接(一)一般规定钢筋的连接可分为两类: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当受拉钢筋直径d>28 mm及受压钢筋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二)钢筋连接接头方法(本工程设计要求):1.基础底板、基础梁、框架梁主筋采用镦粗直螺纹接头或其它同品质机械接头;2.框架柱与剪力墙暗柱等竖向受力构件主筋采用镦粗直螺纹或其它同品质机械接头或电渣压力焊接头。
3.次梁、剪力墙、地下室内外墙、楼板、屋面板及楼梯,当受力钢筋直径小于22时,可采用搭接接头。
4.钢筋机械接头等级为A级。
(三)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本工程设计要求):1.钢筋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2.直螺纹接头应相互错开35d,同一接头范围内有接头的钢筋面积不大于钢筋总面积的50%。
3.搭接接头在规定的任一连接区段(1.3倍搭接长度)内,有接头的钢筋面积不大于钢筋总面积的50%。
五、钢筋的构造要求(一)构件截面的最小配筋率≥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当梁的腹板高度hw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5%,分布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 mm,直径不应小于8 mm。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 mm。
(二)节点构造要求详见设计图纸(三)钢筋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六、钢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一)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即钢筋外边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mm)环境与条件构件名称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C25~C45 ≥C50室内正常环境板、墙、壳20 15 梁30 25柱30露天或室内高湿环境板、墙、壳- 20 梁和柱- 30有垫层基础40无垫层70注:1.板、墙、壳中分布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1中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
2.梁、柱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3.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绑扎钢筋网长、宽±10 钢尺检查网眼尺寸±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绑扎钢筋骨架长±10 钢尺检查宽、高±5 钢尺检查受力钢筋间距±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排距±5保护层厚度基础±10 钢尺检查柱、梁±5 钢尺检查板、墙、壳±3 钢尺检查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钢筋弯起起点的位置20 钢尺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水平高差+3,0 钢尺和塞尺检查注: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