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管理与成本控制浅谈
姓名:袁** 班级:工程管理2006 级 2 班学号:2006110082** 联系方式:***
摘要: 施工现场管理, 其首要任务是保证施工活动能高效率、及时、有秩序地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生产技术问
题, 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
一个工程项目是否有经济效益,需从施工现场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做起。
关键词: 现场管理效益成本控制
1 科学管理,克服只抓进度、质量不计成本
施工企业为了在低价中标的工程项目中获取最大利润,谋求企业发展,必须科学管理,加强项目的成
本管理, 特别是要强化项目成本的控制。
只有对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尽量降低成本, 企业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才能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一些施工项目的实践, 浅谈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些认识。
从进度、质量、材料使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械使用和管理等方面论述如何控制现场施工成本。
建筑产品施工进度的快慢、质且的优劣、成本的高低、效益的好坏, 都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息息相关。
有些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混乱、施工无计划、操作无标准、规章制度不执行、有人不干活、有活无人干, 材料、工具、设备到处乱堆乱放, 浪费惊人, 现场环境非常的脏、乱、差, 质、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建筑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实践表明企业只有重视优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也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进度计划反映工程从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是现场管理者统筹全局,合理调配施工资源,正确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
当工程进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与计划偏差较大时,现场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
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
在生产经营的诸多要素中, 时时处处精打细算, 力争少投入多产出, 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做到现场管理科学化, 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 现场资源利用有效, 充分利用员工的聪明才智实现科学管理。
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的管理要求。
事实上, 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 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 克服主观随意性。
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 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2 材料使用和管理
在施工全过程中,材料费占施工总成本的55%〜65%,要想控制施工总成本,在材料管理和使用上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经济损耗。
必须改变以往材料采购管理权归物资部门所有的工作方式,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
项目部的施工压力和施工负担,但为了更好的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低成本投入,应由单一由物资部门管理向多部门转变,材料采
购部门及现场相关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做好材料采购前的基础工作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总工、工程部长、工长必须反复认真的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分析,根据工程测定材料实际数量,提出材料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应做到准确无误。
在材料采购前,实验部门做好抽检工作,确保各种材料符合施工要求;材料采
购部门应建立询价小组,小组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
材料采购人员所采购材料的价格不得突破询价小组的价格。
可以定期召开例
会,在例会上由询价小组汇报材料的询价情况,对于钢材、木材、砂石料分别汇报不同厂
家的价格和质量,列举出选材使用理由,同时公开厂家的联系方式,以增大监督力度。
(2) 加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1)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
物资消耗,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
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各方签字手续必须齐全),严格管理。
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要重点控制。
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工长、技术人员、材料员核定、分配主要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材料员报请项目部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
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技术员(至少两人)签认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
2)也可实行材料包干使用,切实发挥好技术人员的作用。
在现场根据施工工段或工区划分成立包干小组,由工长、技术人员材料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包干与经济责任制挂钩。
另外要切实发挥好技术人员的作用,一方面什么部位用多少料,用什么样的料,有多少节余的潜力,他们最清楚。
另一方面成本控制离不开施工技术,技术必须与成本、经济效益相结合,否则它就没有生命力。
3)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
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安全帽、手套等等),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
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
正常报废由项目部承担,否则由使用人自行承担。
以上所提到的提交的各种申请及汇报材料无须大篇幅编写,简单说明原因即可,但必须提交,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
在工程施工成本中,除了构成实体的直接性消耗材料成本外还有另一类周转性材料成本。
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中不是一次性消耗的材料,它是随着多次使用而逐渐消耗的材料,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补充、多次重复使用。
对于周转材料在每项工程中的成本摊销方式,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公式进行成本核算: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X( 1+损耗率)/周转次数
4)对于周转材料还必须注意一点:租赁还是购买?租赁可以保留更多的周转资金,有效减轻资金方面的压力等等。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你必须考虑租赁时间,时间若是比较长那就必须算一下成本。
若租赁时间超过六个月就要考虑购买。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人犯过类似的错误。
(3) 从细处入手,切实发挥各责任人的作用
1 )项目经理部必须准确地把握工程进展的情况,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预测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现场施工的进度问题。
同时,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在下达施工任务书中,附上完成该项施工任务的限额领料单,作为发料部门的控制依据,防止错发、滥发等无计划用料,从源头上做到材料的“有的放矢”。
2)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除了熟读施工图纸,吃透设计思想并按规程规范向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外,还必须将自己的施工估料意图灌输给班组,以单线图、排版图的形式做好用料交底,防止班组下料时长料短用、整料零用、优料“劣”用,做到物尽其用,杜绝浪费,减少边角料,把材料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施工队长、钢筋班长必须知道边角料有多少,在哪里,还有什么用处,用在什么位置。
以施工中常见的钢筋制作、浇筑混凝土为例:由技术人员以单线图、排版图的形式做好“钢筋下料单” 并注明用什么型号的钢筋。
然后协同钢筋班长及有关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料制作。
最后钢筋班长和技术人员要对边角料进行记录并交由有关人员整理归放,做好标记。
另外在钢筋制作过程中,钢筋班长必须清楚不同型号的钢筋每一个焊缝需要多少焊条,要用多少领取多少,每个部位用多少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记录。
作为以后评估奖罚的依据。
同样浇筑混凝土,在施工前由技术人员计算要浇筑混凝土的数量,做好交底交由搅拌站。
在浇筑过程中,搅拌站工作人员确保混凝土不外流,后台施工人员要保证混凝土不流失。
最后施工人员要及时通知技术人员还剩多高,由技术人员算出具体还要多少方,以尽快通知搅拌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施工的整个环节要交由专人负责。
3)物资人员认真处理“假退料”及边角料回收。
“假退料”是月末施工项目对已领未用而下月仍继续要用的材料不退库,但同时编制本月的退料单和下月的领料单。
要防止把“假退料”当成调整施工项目责任成本核算、考核的“防空洞”,人为地造假,造成材料成本管理失控。
边角料的回收是施工项目材料成本管理不可忽视的最终环节,除对规格型号进行分门别类外,应注意材质的编号,以利再用。
4)加强现场收料员的责任心,如发现收料员与供贷商勾结,弄虚作假,报大数,应及时给予教育,对情节严重的,给予处罚。
项目部应对来料进行抽检,特别对砂石体积、钢筋重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这条很重要,供贷商短斤缺两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们想方设法,有的深夜进料,趁现场管理人员不在场。
所以项目经理应严把材料进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