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是中华民族英勇伟大抗战精神的完美体现!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尽管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沉痛的历史却不能遗忘,伟大的抗战精神需要代代相传。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抗日战争是一项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

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中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实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举国奋起,拥有了开展人民战争的无穷力量。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各路百姓齐动员,由涓涓细流汇聚成势不可挡的救国洪流,亿万中国人民形成了举国抗战的局面。

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行动起来,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担应有责任、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如此勇气,如此气魄!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以救国为己任,以不畏强暴的英勇抗争打败了残暴的日本侵略者。

左权、彭雪枫、杨靖宇、赵尚志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杰出代表。

现如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一场新的攻坚战。

我们要继承抗战时期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精神,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为实现民族复兴,为实现民族梦而不懈努力。

弘扬抗战精神--“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从古至今,中国的仁人志士就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推崇的思想价值和道德标准。

在抗日战争中,众多的中华儿女知道牺牲自己,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万代的独立自由,所以争相愿意奉献自己的性命和那份骨气,那份精神。

这精神是千百年来积淀于民族血脉之中的中华之魂,是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却永葆生机的内在基因。

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所写:“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
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现如今,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是无军事战争的时代,但我们仍然需要这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能够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

弘扬抗战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以落后的武器装备以小米加步枪,独立抗击日本法西斯达10年之久。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依靠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克服千辛万苦终于坚持到抗战胜利。

这种精神,使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和同盟国中的重要一员。

抗日战争的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现今,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精神,奋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所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精神动力作用。

一是推动了中国人民迅猛觉醒。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人民迅猛觉醒,爱国精神空前高涨,中华儿女的凝聚力战斗力空前提升。

二是促进了中国人民空前团结。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华民族空前团结,显示出强大力量。

今年,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就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伟大的反法西斯精神,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学生:乔佳丽
班级:广告141班学号:2014200201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