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滴水观音、芍药在湖南省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滴水观音、芍药在湖南省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滴水观音、芍药在湖南省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报告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课程论文

——滴水观音、芍药在湖南省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报告

指导老师:徐永福

学生:彭旦

学号:20080179

班级:08级园艺一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年10月

背 景

湖南坐落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植物过渡地区, 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变的地形地貌, 使湖南拥有维管束植物5500 余种。从历史上看, 湖南未曾有过专业性的观赏植物采集和研究, 开发利用力度较小。近年来, 我们从观赏园艺的角度对湖南植物进行了探讨, 以现有欧亚和北美栽培的观赏植物为基础, 湖南有2000 多种野生植物可作为栽培观赏植物。其中蕨类植物约150 多种, 裸子植物39 种, 被子植物约1800 多种[ 1, 2, 3] , 它们分布在各种类型的生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生活适应性、形态特征和观赏特性。野生观赏植物不乏奇花异木、园林珍品, 具有广泛栽培和选育潜力, 是今后改善绿化树种和提高观赏品位的工作重点。

下面谈谈滴水观音以及芍药这两种野生观赏植物在湖南省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一、滴水观音

1.1形态特征

滴水观音,学名海芋,别名叫观音莲、野芋等, 属天南星科海芋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具匍匐根状茎,圆柱形,大者可达30cm,直径15~20cm,重可达18kg。地上茎粗壮,外皮茶褐色,高达2~3m,茎内多黏液。叶片亚革质、聚生茎顶,盾状着生,卵状戟形,先端短、尖宽,叶缘浅波状,侧脉7~12 对,上面亮而绿色,长(15)30~90cm,直径40~50cm,基部2 裂片分离或稍合生;叶柄长达1~1.5m,基部连鞘宽5~10cm,展开。总花梗长10~30cm,佛焰苞全长10~30cm,下部筒状,长4~5cm,上部稍弯曲呈舟形;肉穗花序春

末夏初由叶腋内长出1~2 个,外为粉绿色,稍短于佛焰苞,下部雌花部分长约2cm,上部雄花部分长约4cm,二者之间有不孕部分,顶端附属体长5~7cm;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被,花由淡绿色转为白色,散发出白兰花芳香味;雌花仅具雌蕊,子房1 室,具数个基生胚珠,雄花具4个聚药雄蕊。浆果红色、朱红色至紫红色,近球形,直径约4mm,具1 粒种子,排列于肉穗花序上。花期3~10

月份。

1.2分布范围

海芋分布于我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省、区。其原植物成片生长在海拔1 700m 以下的热带、亚热带林区沟谷季雨林及野芭蕉林下或山野、河谷、水沟边、杂草灌木丛中和村寨附近阴湿、肥沃的土地上。

国外分布于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喀西山),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至菲律宾。

1.3生活习性

喜暖、耐阴、畏寒, 喜欢阴湿的环境, 在一般菜园土、培养土中, 都能生长良好。春、夏、秋三季为生长期, 既可放置室内通风并有光亮度处栽培观赏, 又可放置室外半阴处管养。如能在室内室外不定期地对调环境, 则生长更佳。1~5℃之间就能安全越冬。在过冬期间, 如果叶片被冻坏, 只要块茎根存在, 次年春后会重长新叶。在生长期中, 盆土可潮湿些, 并每月追施以氮为主肥料1~2

次, 但忌烈日曝晒, 否则, 叶片要发黄。通过以上方法管养, 一般都能生长茂盛,

青翠悦目, 而且水珠欲滴了。

1.4观赏特性

它叶大如盖, 四季翠绿, 丛生, 株高可达1米以上, 块茎根、叶和茎同我们平时食用的芋艿相似。在云南热带雨林, 大型海芋的叶片有1米多宽、2米多长, 茎秆高近2米, 可用来当雨伞。夏季开花, 花白色, 形似马蹄莲花。种子秋后成熟,

鲜红色, 落地后能自行繁殖。它耐阴性强, 可久放室内栽培观赏, 比巴西木、发财树等好养, 是一种理想的室内盆栽观叶植物。

1.5繁殖方法

1.5.1 分株

即分离母株萌生的分蘖。春末夏初,当海芋从根状茎抽出2~3 片真叶时,可将其分割开,切口处涂上木炭粉或草木灰,稍晾干后,即可上盆种植。营养土事先要经烈日曝晒或消毒。栽植后,保持土壤湿度在70%~80%、叶面保持湿润放置阴凉处一段时间,再移至半阴处。

1.5.2 扦插

春季取其茎的一段,切成10cm左右的小段作为插穗,直接扦插在盆土中或沙床内,待发芽、生根后移栽。

1.5.3 播种

采收成熟的种子,随采随播在露地肥沃的疏松土壤中或置于浅底播种泥盆内,保持湿润,湿度保持在25℃左右。当长出3~4 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1.5.4 组织培养

选用幼叶、带芽的茎切块等为外植体,初代培养基为MS+2~3mg/L 6-

BA+0.2mg/LNAA,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MS+0.5mg/L NAA。

1.6栽培环境

1.6.1 温度要适宜

滴水观音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温度为20~30℃。夏季高温时,只要保持土壤潮湿、经常喷水降温、遮荫保湿,仍能正常生长;最低可耐8℃低温,冬季室温不可低于5℃。北方地区在10月中旬就要移入室内进行养护。2.2 光照要合适滴水观音喜欢稍有遮荫的环境,不要让阳光直射,但花期要阳光充足,否则佛焰苞带有绿色,影响种子的成熟和品质。所以必须保证每天3~5小时光照,不然叶柄会伸长影响观赏价值。

1.6.2 施肥要适当

滴水观音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在排水良好,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中生长最好,一般盆土多采用腐叶土、泥炭土、粗沙(5∶3∶2)的混合土。滴水观音比较喜肥,在3~10 月间应每隔半月追施1 次液体肥料,尤其应加大氮肥的施用量,这样叶片会长的大如荷叶、光洁可人。在温度低于15℃时应停止施肥。追施液肥时,不要把肥水浇入叶鞘内,以免腐烂。在盆栽滴水观音中,追施硫酸亚铁能使滴水观音的叶片变大、变厚、变绿,平滑有光泽,叶柄不易伸长,从而保证叶片美观。同时能促进花蕾形成,延长花期。具体方法是:将硫酸亚铁稀释成2%的溶液,每隔1 个月浇施1次,每次要浇透。

1.6.3 浇水要合理

滴水观音特别喜欢湿润的环境,,生长季节不仅要求盆土潮湿,而且要求空气湿度不低于60%。夏季高温时要加强喷水,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凉爽湿润的环境,放置于室内空调大厅中的,既要保证盆土湿润,又要不时给叶面喷水。如果冬季室温不能达到15℃时,应控制浇水,否则易导致植株烂根,一般情况下每周喷1 次温水即可保持其叶色浓绿。

1.6.4 越冬要保护

滴水观音在室温8℃时即处于休眠状态,在5℃时叶片开始发黄,所以越冬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这样,可以保证叶片长期青绿。如果在室温不能保证的前提下,最好的做法就干脆让滴水观音的叶片枯黄,使其略干进入休眠越冬。即秋末冬初时,叶片开始变黄萎缩,用剪刀从茎部剪光叶片,停止浇水,清洁盆土表面后,放在墙角,整个冬季只需每月浇水1 次,平时使盆土保持水分10%即可。因其根茎有毒,也不会受到虫蛀鼠咬,只要室温不在0℃以下,就不会冻伤。等到来年的清明节后,将滴水观音的植株从原盆土中倒出,清除枯根、旧土、蘖芽,用配制好的培养土重新栽植,浇透水,放在室内见光处,10 天左右就会冒出新叶来。

1.6.5 病虫防治

滴水观音常见的病害有花叶病、灰霉病等。防治方法:加强检疫,不引种带病苗,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抗御能力,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播病害的蚜虫,于初病期喷施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见虫害有蜗牛、红蜘蛛、介壳虫、蚂蚁、蚯蚓、蚜虫等。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杀;②可用1~2 支带有敌敌畏的棉花棒,插在盆土上;③用40%乐果乳剂1000 倍液或80%敌敌畏1000~1500 倍液喷洒;⑤用溴氰菊酯500 倍稀释液来浇灌盆土。

1.6.6 生长控制

如果滴水观音在室内长期放置,就会出现叶柄长、叶片小并且易倒的现象,从而影响观赏。所以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等到滴水观音的幼苗长有33cm高、适合家庭摆放的时候,立即用2%的多效唑液喷洒全株,控制茎叶不高过40cm,并且叶片肥厚,观赏价值很高。半年左右喷药1 次就能控制长高。

1.7应用形式

滴水观音除了常规的土壤栽培方法外,现在有不少爱好者应用水培法进行栽培。具体方法是: 首先将白石子用清水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再放入瓶中,保持瓶子的稳定;然后把滴水观音放在瓶子中间,继续加入白石子,让白石子压住滴水观音的根系;最后往瓶内加水,高度不要没过根部,气温高时3~4 天换水1

次,以防水质腐败导致烂根。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海芋性耐阴、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管理粗放、病虫害少,可终年欣赏,并是点缀华屋、装饰厅堂、布置场馆、友谊馈赠、美化环境的佳品而广为家庭盆栽,成为大众观叶花卉,因此,倍受偏爱观叶花卉者的青睐。海芋热已风行全国各地,增添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园林的特色,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二、芍药

2.1形态特征

芍药又名百芍、殿春、将离,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肉质,茎丛生,高60~80

厘米,无毛,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三深裂,花顶生,单瓣或重瓣,雄蕊多数。栽培品种花大,直径可达20 厘米左右,花色及花型丰富。花期4~5 月,果期8~9 月。

芍药性耐寒,在新疆可露地越冬。夏季喜凉爽气候,栽植于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旺盛,花大而多。如栽植于阴处,虽亦开花,但生长不良。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盐碱地和低洼地不宜栽培。喜肥, 以含量丰富的有机质肥料最佳。

2.2分布范围

芍药是典型的温带植物,栽培分布十分广泛,地跨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

温带、中温带以及寒温带,在世界范围内多有栽培。

我国野生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以及甘肃、陕西、四川、浙江等省。

2.3生活习性

2.3.1 光照

生长期需光照充足,但在轻阴下也可正常发育,花期可适当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免受强烈日光的灼伤从而延长观赏期。但若过度阴蔽会引起植株徒长,导致生长衰弱、不能开花或开花稀疏。芍药是长日照植物,在秋冬短日照季节分化花芽,花蕾发育和开花均需在长日照下进行,若日照时间仅8 ~ 9小时,会导致叶片生长加快、花蕾发育迟缓、开花不良甚至不能开花。

2.3.2 温度

芍药喜温耐寒,适应性较强,在中国北方地区可以露地栽培。在黑龙江省北部嫩江县一带年生长期仅120天、极端最低温度为-46.5℃的条件下,仍能露地越冬且正常生长开花。夏天适宜凉爽气候,但也较耐热,在温度高达42℃条件下也能安全越夏。

2.3.3 水分

芍药性喜地势高敞、较为干燥的环境,不需经常灌溉。如山东菏泽栽培芍药一般不再人工浇水,也能生长开花。但若当年雨水不足,尤其是春季开花前缺水,常使开花瘦小、花色不艳。芍药是肉质根,不耐水涝,积水6 ~ 10 小时即导致烂根,低湿地区不宜种植。

2.3.4 土壤

芍药是深根性植物,要求土层深厚。肉质根粗壮,喜疏松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在黏土和沙土中生长较差。如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畅,容易引起烂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