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基础工程)第二版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基础工程)第二版
PHC 管桩桩身破坏 返回
1
制表人
仇臻瑜、刘琴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地基与基础-2
主要原因分析: 1、不重视管桩堆放质量控制; 导致后果: 1、 桩身弯曲; 桩身出现裂缝; 防治措施: 1、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地面上设置 2 道垫 木; 垫木分别位于据桩端 0.21 倍桩长处;
桩叠层堆放未设置垫木 返回
应定期检查水压 水泵设备没有水压表,无法科学的观察降水情况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 降水设备安装不严密,管路系统大量漏 气; 2、 井点滤网破损,造成井点管堵塞;
井点管堵塞,影响 降水效果 3、 抽水机组陈旧、性能差; 4、 井点降水方案不当,无法有效排水; 5、 降水效果不佳时,补救措施没有跟上; 6、 包括一些措施不力的其他原因; 导致后果: 1、 影响土方开挖进度,不利于底板施工; 2、 影响基坑稳定性及边坡稳定 防治措施: 1、 下井点管前必须严格检查滤网,有破损 的不得使用; 2、 抽水机组安装前应全面保养,空运转时 真空度应大于 60kPa; 3、 应根据基地实际情况 (面积大小、 深度) 确定降水方案,并必须通过监理审批;
基坑积水长期积留 返回7Βιβλιοθήκη 制表人仇臻瑜、刘琴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地基与基础-8
主要原因分析: 安装不牢固;
导致后果: 存在渗漏隐患 防治措施: 1、 止水带必须安装牢固,中埋式止水带中 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 得穿孔或用铁钉固。止水带端部应先用 扁钢夹紧,再将扁钢与结构内的钢筋焊 牢,使止水带固定牢靠、平直; 2、 应采取措施确保止水带下部砼的密实 性;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 导致后果: 止水片面积过小,地下水容易渗漏 防治措施: 1、应在对拉螺栓中部设置钢板止水片; 2、止水片焊接应建立专项检查制度,确保 焊接密实;
防治措施: 1、 将坐标点设置在永久建筑物上; 2、 定期监测临时坐标点坐标,减少误差;
主要原因分析: 1、 管桩产品质量存在问题; 2、 管桩运输及堆放方法不当(如发生桩身 滚动、堆桩过高) ; 3、 吊装方法不当(拖桩) ; 4、 抱压压力过大,破坏桩身; 导致后果: 1、 桩承载力下降; 2、 断桩; 防治措施: 1、 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管桩供应商; 2、 控制管桩的吊装及运输:达到设计强度 的 70%方可起吊,达到 100%方可运输 及打桩; 3、 注意管桩桩堆放,外径 300-400 的桩叠 层不宜超过 5 层; 4、 严禁出现拖桩现象; 5、 合理选择压桩设备及抱压压力;
橡胶质中埋止水带脱落 返回
地下室外墙对拉螺栓的止水片面积较小,止水效果不佳 返回
8
制表人
仇臻瑜、刘琴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地基与基础-9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 未按图纸要求施工; 导致后果: 存在渗漏隐患 防治措施: 1、 应按图纸或下图要求设置止水环:
防水层
固定铁件
防水层
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图例库 (地基与基础工程)
目录
1. 桩基……………………………………………………………… 1 2. 土方工程………………………………………………………… 3. 围护及降水系统………………………………………………… 3 4. 地下防水………………………………………………………… 6
制表人
井点降水效果不佳 返回
5
制表人
仇臻瑜、刘琴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地基与基础-6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为图方便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导致后果: 阴角处防水效果差,容易漏水 防治措施: 1、 严格按施工工序及规范要求进行防水 涂料的施工; 2、 控制好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在潮湿的基 层上进行施工; 3、 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或 45°(135°) 折角; 4、 前一遍涂层干燥后应将上面的灰尘、杂 志清理干净,然后方可再进行后一遍的 涂层施工; 主要原因分析: 1、 后浇带处钢筋较密,且用密孔钢丝网挡 砼,浇筑时,水泥浆大量流失,沿缝两 侧多为石子,造成砼疏松; 2、 支模不密封造成漏浆;
1、 外墙防水涂料施工顺序有误,应先局部(阴角)后大面 2、 基层过于潮湿 返回
导致后果: 地下室外墙存在渗漏隐患 防治措施: 1、 夹紧模板,尽量减少砼水泥浆流失; 2、 发生此类现象后,必须认真处理:剔除 松散石子并剔凿平整,特别是钢板止水 带处的松散层,露出坚实层,充分浇水 浸润;然后在接口处喷刷一层水泥浆, 再浇筑比旧砼高 0.5-1 级的砼(内掺膨 胀剂) ;
仇臻瑜、刘琴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地基与基础-1
主要原因分析: 1、施工现场场地情况不佳,附近无永久建 筑物; 2、施工单位未重视坐标点的重要性; 导致后果: 受桩基挤.土效应影响,位于非永久建筑物 上的坐标点(后视点)产生位移,影响桩位 准确性
基地内永久坐标点(桩基工程后视点)未设置在永久建筑物上 返回
后浇带处砼疏松,容易造成渗漏 返回
6
制表人
仇臻瑜、刘琴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地基与基础-7
主要原因分析: 后浇带处钢筋密集, 容易积水, 处理不方便, 故施工单位经常不采取任何措施即浇筑砼
导致后果: 1、 影响砼浇筑质量,存在渗漏隐患; 2、 钢筋长期浸在水中,容易锈蚀;
后浇带清理不干净,泥浆和积水太多 返回
导致后果: 1、 锚杆和土钉面层不能形成有效的抗力 体系,影响土钉墙维护效果; 2、 容易造成边坡移位;
防治措施: 1、 施工人员必须工艺进行施工; 2、 工序衔接配合管理; 土钉墙钢筋网片间距过大 存在超挖现象(大于 1.2 米的最大限度) 分层临时明降水措施未 返回
3
制表人
仇臻瑜、刘琴
制表日期
遇水膨胀橡胶圈
封口胶
封口胶
(a)
(b)
地下外墙穿墙管道未安装止水环 返回
2、穿墙洞口两侧砼浇筑要对称,均匀进行 振捣(尤其当管径大于 300mm 时,振捣 工艺应确保管底混凝土密实) , 砼塌落度 要严格控制,防止出现离析现象; 主要原因分析:
导致后果:
防治措施: 返回
9
4
制表人
仇臻瑜、刘琴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地基与基础-5
主要原因分析: 1、 设备陈旧; 2、 施工单位质量意识差; 导致后果: 降水效果差 防治措施: 1、 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布 置降水设备; 2、 要求监理单位及时对降水设备进行验 收,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降水 期间定期检查水压;
PHC 管桩桩身断裂 返回
2
制表人
仇臻瑜、刘琴
制表日期
2007.3
版本
1
编号
地基与基础-3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未按图施工;成桩标 高 导致后果: 锚固长度不够不符合规范要求, 影响结构受
防治措施: 应要求施工单位必须确保钢筋的锚固长度 及桩顶标高, 钢筋笼制作要考虑基础底板底 排钢筋走向。 桩基锚固钢筋长度不够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未按图施工; 2、 监理工地巡查力度不够;
2007.3
版本
1
编号
地基与基础-4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管理混乱;
导致后果: 无法准确配置搅拌体,影响土体维护效果; 防治措施: 1、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力度,严禁出现 类似情况; 2、 设置磅秤,严格按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 3、 应要求施工单位向操作人员明确如何 执行配合比; 搅拌桩制作场地内未发现磅秤 返回 主要原因分析: 1、 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差,管理混乱; 2、 施工场地布置不合理; 导致后果: 1、水泥容易受潮、变质,影响搅拌桩质量 防治措施: 1、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力度,严禁出现 类似情况; 2、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合理布置现 场材料堆场,水泥应架空堆放; 搅拌桩所用水泥露天堆放 返回
防治措施: 在后浇带处预留截面为 350*350,深度比基 础底标高低 250 的小积水坑, 以便用潜水泵 及时把积水及泥浆抽出。 绑扎钢筋时要预留 人工清理孔的位置,便于杂物及时清理。 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未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 导致后果: 对于围护薄弱的基坑长期浸泡在水中, 影响 土体的承载能力, 可能导致基坑边坡的稳定 性 防治措施: 应要求施工单位安排好排水设备, 基坑不宜 长期积水, 尤其是雨季大雨过后应立即进行 处理
2、堆桩场地应保持平整、坚实; 3、底层最外缘管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 以防滚动; 主要原因分析: 1、 吊装时间过早砼强度未达标; 2、 地下存在大块坚硬障碍物; 3、 桩身不垂直; 4、 吊装、 运输、 堆放过程操作不符合要求; 导致后果: 1、 桩承载力下降; 2、断桩; 防治措施: 1、 管桩砼强度必须达到 100%才能打桩; 2、 施工前应对地下障碍物,如旧墙基、条 石、大块砼等进行清理,尤其是对桩位 下的障碍物,必要时用钎探检查; 3、 稳桩时应对垂直度进行双向校正,无误 后方可正常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