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讲义全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讲义全

目录前言 (4)第一章工程基本资料 (5)1.1 工程概述 (5)1.2工程基本资料 (5)1.2.1灌溉规模和投产过程 (5)1.2.2投资估算及国民经济投资调整资料 (6)1.2.3 计算期、折现率、税率等 (8)1.2.4 其他资料 (8)第二章国民经济评价费用调整计算 (11)2.1 国民经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调整计算 (11)2.1.1 材料投资调整计算 (11)1.1.3 国民经济评价征地机会成本费用投资调整计算 (12)2.1.3 征地费用(水库淹没补偿)投资调整计算 (13)2.1.4 国民经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调整计算 (14)2.2国民经济评价年运行费投资调整计算 (16)2.2.1 运行期初期年运行费投资计算 (16)2.2.2 正常运行期年运行费投资调整计算 (17)2.3国民经济评价流动资金投资调整计算表 (18)2.4国民经济评价年效益费用计算 (18)2.4.1 运行期初期年效益费用计算 (19)2.4.2 正常运行期年效益费用计算 (20)第三章工程国民经济评价 (21)3.1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费用流量计算 (21)3.2经济净现值ENPV计算 (23)3.3经济内部收益率计算EIRR.................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敏感性分析 (25)第四章财务评价分析 (32)4.1财务评价基本资料 (32)4.2财务评价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分年投资计算 (32)4.3财务效益计算表 (32)4.4 财务评价现金流量计算 (33)4.5 财务净现值计算 (37)结语 (37)参考文献 (38)附表1 (39)附表2 (40)附表3 (42)附表4 (44)附表5 (46)附表6 (47)附表7 (49)附表8 (51)附表9 (52)附表10 (54)附表11 (56)附表12 (57)附表13 (59)附表14 (61)附表15 (63)附表16 (64)附表17 (66)附表18 (68)附表19 (70)附表20 (71)附表21 (73)附表22 (75)附表23 (77)附表24 (78)附表25 (80)附表26 (82)前言为了能更好的理解水利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了解经济评价的的基本依据和课程要求,灵活运用本课程所学的方法。

本书以灌溉工程经济评价为例,在给出经济评价基本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课程所学知识通过课程设计进行完整的经济评价训练,以锻炼自己学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开展实际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打下基础。

本书所有表格皆自己设计,都是为了计算方便。

如有什么不妥之处还望老师指点,感谢孙凡老师在设计过程中的精心指导和教悔,同时在课程设计中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老师指点、教导!作者:孟庆林2012/11/20第一章工程基本资料1.1 工程概述该灌溉工程为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为了缓解某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拟在某河上游修建一大型水库,水库开发目标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

防洪库容0.93亿3m,兴利库容2.14亿3m。

总库容合计为3.66亿3m。

灌溉开发前主要种植中稻和小麦,一年两熟。

1.2工程基本资料1.2.1灌溉规模和投产过程灌溉开规模40万亩。

项目拟于1990年开始兴建,建设期3年,运行初期3年,正常运行期40年。

灌溉面积的投产过程见表1-1。

表1-1 灌溉面积投产过程表单位:万亩1.2.2投资估算及国民经济投资调整资料(1)根据库容比例对综合利用工程投资进行分摊,经分摊后灌溉工程水库及灌溉区工程概算投资成果键表1-2,各年的投资比例见表1-3。

表1-2 水库灌区工程概算投资成果表表1-3 分年投资使用计划以上工程的“三材”耗用量中木材料少,钢材及水泥的耗用量、概算价格见表1-4所示表1-4 钢材、水泥用量及概算价格、影子价格工程概算中,影子工资、设备费的影子价格调整系数均为1。

(1)属于灌溉工程分摊的水库及渠道征地面积504亩,1990年开始征地,征地期限46年,实际征地费用1763.90万元。

每亩平均为3.5万元。

征地费用构成如表1-5所示。

表1-5 灌溉工程实际征地费用构成表单位:万元表1-5中前两项属于土地机会成本性质,在国民经济评价中需按成本方法计算。

粮食开发基金和耕地占用税属于国名晋级内部自付,不计费用。

其余各项费用属于新增资源消耗,换算成影子价格,其中拆迁总费用的影子价格换算系数飞1.1,其余各项一影子价格换算系数为1。

该地地处长江中下游,用地类型为耕地,土地机会成本可按SL72-94(附录C )提供公式计算。

即:1(1)(1)nt to t OC NB g i τ+-==++∑(1-1)式中OC 土地机会成本,元/亩; n 项目占用土地的年数,年;t 年序数;oNB 几年土地可行用途的单位面积年净效益,元,根据《建设项目评价方法》(第二版),该去1990年小麦及水稻的影子价格换算的净效益分别为184元/亩及462元/亩;τ 基年距项目开工的年数,年,本工程中τ=0 i 社会折现率。

1.2.3计算期、折现率、税率等灌溉工程计算期为46年,基准年选在第一年初,社会折现率为12%,行业基准折现率为7%,税率为0,特种基金为水费收入的5%,用于移民扶贫。

1.2.4其他资料(1)根据灌区灌溉试验站的灌溉效益试验资料,小麦、水稻、在不同灌溉水平及农业技术水平条件下的产量见表2-6。

另根据灌区的典型调查分析,得水稻小麦有无项目条件下亩产量见表2-7。

(2)水稻的影子价格按出口货物计算,小麦的影子价格按进口货物计算。

计算公式分别为:水稻的影子价格(水稻的离岸价格影子汇率-国内影子运费)(1+贸易费用率)=⨯÷=⨯⨯小麦的影子价格小麦到岸价影子汇率(1+贸易费用率)+国内影子运费本设计中: 水稻离岸价格=120美元/t1美元=8.72元人民币国内影子运算费=764.2元/t贸易费用率=6%小麦到岸价=145美元/t表1-6 不同灌溉条件下水稻、小麦产量试验资料单位:kg表1-7 有无项目条件下水稻、小麦产量的多年平均统计分析书资料单位:kg/亩(3)年运行费用估算,年运行费用包括:1)工资及福利,按管理人员5人/万亩,人均年工资5500,影子工资调整系数为1.0。

2)燃料动力费,按影子价格计算60元/年。

3)维护费,按灌溉工程分摊的固定资产静态2.5%计。

4)其他费用,按1)、2)、3)三项总和的40%估算。

(4)流动资金,按年运行费的30%考虑在运初期第一年一次投入,分析期末一次收回。

第二章国民经济评价费用调整计算2.1 国民经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调整计算2.1.1材料投资调整计算材料投资应属于建筑工程投资,现将材料的概算价值调整为国民经济投资费用,以方便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材料投资计算见表2-1所示。

表2-1 国民经济评价材料投资调整计算表1.1.3国民经济评价征地机会成本费用投资调整计算灌溉工程实际征地费用中土地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是属于土地机会成本性质,在国民经济评价中需按成本方法计算,调整成土地机会成本费OC 。

水稻土地机会成本计算:1(1)(1)nt to t OC NB g i τ+-==++∑水4601184(12%)(112%)t tt +-==++∑1851.4(/)=元亩水稻土地机会成本计算:1(1)(1)nt to t OC NB g i τ+-==++∑小4601462(12%)(112%)t tt +-==++∑4648.6(/)=元亩再由小麦和水稻的土地机会成本单价和征地面积计算土地机会成本中投资,计算如下表2-2所示:表2-2 国民经济评价征地机会成本费用投资调整计算2.1.3 征地费用(水库淹没补偿)投资调整计算将实际征地费用中土地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调整成土地机会成本费OC。

粮食开发基金和耕地占用税属于国名晋级内部自付,不计费用。

其余各项费用属于新增资源消耗,换算成影子价格,其中拆迁总费用的影子价格换算系数飞1.1,其余各项一影子价格换算系数为1。

依此将征地费用概算投资调整为国民经济水库淹没补偿投资如下表2-3所示。

表2-3 国民经济评价征地费用概算投资调整计算表2.1.4 国民经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调整计算综合以上的国民经济评价征地费用和材料投资费用调整,对固定资产概算价值进行调整计算。

计算出国民经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如下表2-4所示。

按建设期各年投资比例计算固定资产各年投资费用额如下表2-5所示:表2-4 国民经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调整计算表表2-5 国民经济评价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分年投资计算表2.2国民经济评价年运行费投资调整计算由于年运行费中包括工资与福利,而工资与福利与农田投产规模有关,因运行期初期与正常运行期农田投产规模不一,所以在本设计中的国民经济评价年运行费按运行期初期与正常运行期分开计算。

2.2.1运行期初期年运行费投资计算运行期初期年运行费由工资及福利、燃料动力费、维护费与其他费用组成。

其各项值如下:1) 工资及福利,按管理人员5人/万亩,人均年工资5500,影子工资调整系数为1.0。

2)燃料动力费,按影子价格计算60元/年。

3)维护费,按灌溉工程分摊的固定资产静态2.5%计。

4)其他费用,按1)、2)、3)三项总和的40%估算。

运行期初期国民经济评价年运行费投资调整计算如下表2-5所示:表2-6 国民经济评价(运行期初期)年运行费投资计算表2.2.2正常运行期年运行费投资调整计算正常运行期年运行费投资与运行初期相比只有工资福利和因工资福利变化而变化的其他费用不同,其他费用均相同,且每年运行费均相等。

其计算如下表2-6所示:表2-7 国民经济评价(正常运行期)年运行费投资调整计算表2.3国民经济评价流动资金投资调整计算表流动资金,按年运行费的30%考虑在运初期第一年一次投入,分析期末一次收回。

其计算如下表2-8所示:表2-8 国民经济评价流动资金投资调整计算表2.4国民经济评价年效益费用计算根据灌区的典型调查分析得水稻和小麦有无项目条件下亩产量均不一样。

由于有了灌溉工程项目,水稻和小麦产量均有一定程度提高,由于项目出现小麦和水稻产量增加而产生的收益就为该项目的效益。

但由于由于总产量与农田投产规模有关,因运行期初期与正常运行期农田投产规模不一,所以在本设计中的国民经济评价年效益费用按运行期初期与正常运行期分开运算。

2.4.1运行期初期年效益费用计算水稻离岸价格=120美元/t,1美元=8.72元人民币,国内影子运算费=764.2元/t,贸易费用率=6%,小麦到岸价=145美元/t,小麦的影子价格按进口货物计算:小麦的影子价格小麦到岸价影子汇率(1+贸易费用率)+国内影子运费=⨯⨯=1458.72(1+6%)+76.42⨯⨯=1416.684(元/t)水稻的影子价格按出口货计算:=⨯÷水稻的影子价格(水稻的离岸价格影子汇率-国内影子运费)(1+贸易费用率)=⨯-÷+(1208.7276.42)(16%)=元915.075(/t)结合运行初期农田每年投产规模、和有无项目时的小麦和水稻的亩产量计算运行初期年效益如下表2-9所示:表2-9 国民经济评价(运行期初期) 年效益费用计算表2.4.2正常运行期年效益费用计算正常运行期年效益费用与运行初期相比主要是由于投产规模不同而使水稻和小麦总产量不同,其计算过程完全相同且每年效益费用均相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