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农学产31101 学号:201104128 姓名:梁超
案例一
曰本某公司向中国某公司购买电石.此时.是他们间交易的第五个年头,年谈价时,曰方压丁中方30万美元/吨,今年又要压20美元/吨,即从410美元压到390美元/吨。
据日方讲,他已拿到多家报价,有430美元/吨,有370美元/吨,也有390美元/吨。
据中方了解,370美元/吨是个体户报的价,430美元/是生产能刀较小的工厂供的货,供货厂的厂长与中方公司的代表共4人组成了谈判小组,由中方公司代表为主谈。
谈前,工厂厂长与中方公司代表达成了价格共同的意见,工厂可以在390美元成交,因为工厂需定单连续生产。
公司代表讲,对外不能说,价格水平我会掌握。
公司代表又向其主管领导汇报,分析价格形势;主管领导认为价格不取最低,因为我们是大公司,讲质量,讲服务。
谈判中可以灵活,但步子要小.若在400美元以上拿下则可成交,拿不下时把价格定在405-410美元之间,然后主管领导再出面谈。
请工厂配合。
中力公司代表将此意见向工厂厂长转达,并达成共识和工厂厂长—起在谈判桌争取该条件。
中方公司代表为主谈。
经过交锋,价格仅降了lO美元/吨,在400美元成交,比工厂厂长的成交价高了10美元/吨。
工厂代表十分满意.日方也满意,
问题: 1、怎么评价该判结果?
2、该谈判中方组织与主持上有何经验?
答:1.这次谈判是很成功的。
首先,日本方面,希望在与中方公司保持合作(保证货物的质量)的前提下,压低价格;公司方面,分析价格形势后,希望从中赚取最高利润;工厂方面,需要在保证底价前提下,获得连续生产的订单。
最终三方达成协议,日本获得了购价上的10美元优惠;公司保证了10美元的差价利润;而厂家也拿到了持续订单。
各得其利并十分满意。
2.首先,中方在谈判前期的准备十分充分。
在日方拿着各家报价要求压价时,中方进行了市场方面的调查。
并在事先与工厂厂长定下了390美元的价格,为之后的谈判做好了准备。
组织上,对谈判人员进行了遴选。
从公司中层代表到核心人员,谈判代表具有坦诚、尊重的心理素质,信誉、合作的思想意识,和较好的表达应变能力。
主持上,采取了分别交锋多次谈判的策略。
在分析了各方立场和利益需求之后,遵循了互利和平等的基本原则,达到了效益上的共赢。
案例二
欧洲A公司代理B工程公司到中国与中国c公司谈判出口工程设备的交易。
中方根据其报价提出了批评.建议对方考虑中国市场的竞争性和该公司第一次进入市场。
认真考虑改善价格。
该代理商做了一番解释后仍不降价并说其委托人的价格是如何合理。
中方对其条件又做了分析,代理人又做解释,一上午下来.毫无结果。
中方认为其过于傲慢固执,代理人认为中方毫无购买诚意且没有理解力.双方相互埋怨之后,谈判不欢而散。
问题: 1.欧洲代理人进行的是哪类谈判?
2,构成其谈判因素有哪些?
3.谈判有否可能不散?若可能不散欧洲代理人应如何谈判?
答:1.欧洲代理人进行的主要属于以下几种谈判类型:
双方谈判、客场谈判、经济谈判、卖方谈判、官方谈判、口头谈判、国际谈判。
2.由于中方考虑中国市场的竞争性和该公司第一次进入市场,该谈判的主要内容又是有关价格的协商问题,因此,构成该谈判的因素主要有:市场行情、利益需求、销售时机、产品和企业的声誉等。
3.谈判有可能不散;
欧洲代理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进行背景调查,对市场行情具有一个较好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
(2)做到以协商、慎重、坦诚的态度来谈判,尊重客观事实,考虑到双方利益;
(3)要把握谈判气氛,适当情况下,可以采用叫停策略;
(4)在冷静思考后,再决定选择沟通说服或有效退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