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沥青路面施工期间的质量通病PDF
沥青路面施工期间的质量通病PDF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温度过低时的摊铺效果
1.沥青路面病害及治理措施。
1.4.7
产生的质量问题: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摊铺时温度过低会造成摊铺密实度降低,摊铺表面不平整, 孔隙率大,透水性大,会加速混合料的老化,空气、雨水等杂物易进入,使路面面 层及基层产生多种不良后果。
处理措施:
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出场温度(专人测量并做好记录),沥 青混凝土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车厢要覆盖防热量散失的毡布同时避免滞留 时间过长,避免在环境气温过低或雨天施工。若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摊铺时温度过 低甚至结块,必须按规范要求予以废弃。
1.沥青路面病害及治理措施。
1.4.5
产生的质量问题:
面层混合料配给过细,骨料偏少、偏小,填充料过少,摊铺成型的路面在使用中, 一方面因配给过细,骨料偏少、偏小,在夏季炎热天气因承载能力低会造成车辙现 象,另一方面因填充料过少、沥青含量小,混合料空隙率大、抗老化能性能差,造 成面层防水性能差、易老化松散等问题。 处理措施: 发现沥青混合料给配明显不符合级配试验报告的情况时,立即通知拌合场质量控 制人员,查明原因,及时调整配比,确保混合料给配质量,并视情况对已摊铺成型 路面清理,重新摊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
1.4沥青面层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4.5
因承载能力低会造成车辙现象
1.沥青路面病害及治理措施。
1.4.6
产生的质量问题:
碾压过度,一方面会使混合料中集料破碎,密实度反而降低,而且孔隙率过小, 无处容纳沥青的热膨胀,在炎热的夏季易出现泛油和失稳,降低路面的强度和稳定 性;另一方面也浪费不必要的压实资源,增大施工成本。
处理措施:
避免雨天摊铺作业;
雨晴之后,下承层应待充分晒干后再安排摊铺作业;个别有积水的低凹处应设法 清除积水,同时人工用拖把拖干路面;;
阵雨来临,立即停止摊铺,对已摊铺的路面及时碾压,避免雨水进入沥青层;所 有运输沥青混凝土的车辆均应采取防雨、防热量散失的覆盖措施确保沥青摊铺温度 不低于130度;
路基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目
录
1.1路基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2底基层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3基层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4沥青面层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5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4沥青面层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4.1 现 象) 象:路面基层潮湿或有积水(雨后下承层未经晒干甚至局部低凹处有积水现
1.4沥青面层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4.8 现 象:摊铺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的离析(在沥青混凝土中的级配骨料在拌合、运 输、摊铺施工过程中,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经常会出现离析的现象。)
出现离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1.沥青路面病害及治理措施。
1.4.8
产生的质量问题:
离析造成的沥青混凝土粗集料形成集中,改变了原设计配合比,造成局部沥青含 量和细集料偏少,造成集料碾压成型后松散,局部密实度差,孔隙率高,容易使路 面渗水,破坏路面结构,影响路面强度及路面使用寿命;同时还影响路面平整度及 路面外观美感。 处理措施: 在沥青混凝土拌合生产时应设定充足的拌合时间,确保混合料均匀一致、无粗细 料离析;从拌和机搅拌缸向运料车上卸料时,分3层放料(即每卸1斗混合料汽车挪 动1个位置,等l层放完后,再逐次进行第2、3层放料);摊铺时在满足输料的情况 下尽量设定较低的螺旋输料器的转速,料槽内始终保持 2/3高度的沥青混凝土混合 料;路面较宽的路段宜采用2台或多台同种型号摊铺机阶梯摊铺施工,一次摊铺宽度 不宜过宽(一般7米为限);避免人工整理已摊铺好的路面,确需人工整理或局部摊 铺时必须待整理好路面后将离析于上层的粗集料清理出路面在进行碾压。
1.沥青路面病害及治理措施。
1.4.9
产生的质量问题:
中线偏位会影响路面横坡、纵缝的对接质量,继而影响车辆通行的安全性、舒适 性;边线不齐不仅影响成型路面的美观而且也不利于行车安全。 处理措施: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测量、放线及摊铺碾压施工作业中,测量人员、施工人员、机 械操作人员加强责任心,严格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放样、尺 寸控制和摊铺碾压施工,设置专人进行放线。
处理措施:
纵向接缝采用冷接缝时,严格按规定控制后摊铺的另半幅的搭接宽度和虚铺厚度 ;同时,压路机驾驶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压路机的速度、振频、振幅,加强责 任心,始终如一地精心操作。
1.4沥青面层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4.7 现 象: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过低(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的出 场温度过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运输车辆上滞留时间过长、环境气温过低或阵雨 等因素的作用,导致全部或部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摊铺时温度过低甚至结块。)
1.沥青路面病害及治理措施。
1.4.1
产生的质量问题:
路面基层潮湿会使摊铺于其上的沥青混凝土温度迅速降低,无法确保摊铺和碾压 所需的温度,使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密实度、碾压密实度均不能达到理想效 果;
路面积水不仅使沥青混凝土遇水后温度迅速降低,同时使沥青混凝土黏结性能受 到破坏,甚至冷却结块,影响路面强度。
1.沥青路面病害及治理措施。
1.4.10
产生的质量问题:
纵、横向接缝不平顺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继而影响行车的平稳性、舒适性, 严重时还会造成跳车影响行车安全,此外,纵、横向接缝不平顺也影响路面的美观 性。
处理措施:
①纵接缝的处理措施:具备条件时尽可能采用梯队作业热接缝。冷接缝时,采用 人工顺直搭接缝或切缝,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 5~10cm, 摊铺后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人工清走;碾压时先在已压实铺层上行走,碾压新铺层 10~15cm,压实后,然后再压实其它新铺部分。②横接缝的处理措施:首先用 3m直 尺沿纵向检查端部平整度,铺层与直尺相交处为切缝的最佳位置,用人工或机械切 除并清理干净,涂刷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后再用 3m 直尺检查平整度,必要时人工整理;用双轮钢轮压路机先横向碾压,碾压时压路机 位于已压实铺层上并伸入新铺层的宽为15~20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层方向移动 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时再改为纵向碾压。
乳路面在摊铺成型后中部出现两道凸起的沥青混凝土痕迹,这两道凸起的沥青混 凝土痕迹在压路机碾压时必然承受过碾压现象,最终碾压成型后仍然以两道痕迹的 形式遗留在成型的路面上。一方面,因段差原因影响路面平整度,另一方面因过碾 压会造成路面局部结构强度降低。 处理措施: 摊铺前,除对摊铺机主机各部位进行检查使其处于良好状况外,还必须将摊铺机 熨平板的宽度、拱度、工作仰角、螺旋分料器长度和位置、振动器与振捣器的振幅 、频率等工作量参数调整到规定的工作状态。摊铺作业中,如出现不正常情况,应 及时调整熨平板状态。
1.4沥青面层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4.2 现 象:下承层或旧沥青路面在摊铺作业时未清扫干净(下承层或旧沥青路面的 清扫常采用铁锹、扫帚、森林灭火机等工具进行扫、吹,但这对于沉积或镶嵌于路 面中的泥土污物则不能清理干净。)
1.沥青路面病害及治理措施。
1.4.2
产生的质量问题:
泥土污物的存在会造成喷洒的乳化沥青在摊铺阶段易被运输沥青混凝土的车轮及 摊铺机轨带粘附而脱离路面,不能起到粘结或封层的作用,使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 面强度降低,水分易渗入,路面的承载能力下降。
1.4青混凝土摊铺机熨平板未调试好(摊铺机熨平板未能按现场施工要求 调节工作仰角、拱度(或调平),工作状态紊乱,出现严重的段差(熨平板的三块底 板不在同一个平面)。)
摊铺机熨平板出现段差时的摊铺效果
1.沥青路面病害及治理措施。
1.4.4
产生的质量问题:
处理措施:
对于沉积或镶嵌于旧沥青路面中的泥土污物(尤其是公路两侧靠近路肩处)除采 用扫帚、吹风机等工具进行扫、吹之外,还应采用铁锨、钢丝刷等清除,必要时可 在摊铺施工前一天使用高压清洗车进行冲洗、清扫。
1.沥青路面病害及治理措施。
1.4.3
产生的质量问题:
乳化沥青中沥青含量过小,将不能确保沥青面层与其下层之间可靠粘结,路面使 用过程中易发生面层松散、脱落等病害,预防水害的能力也相应减弱。。 处理措施: 停止摊铺施工,待已喷洒路面破乳、干燥后,重新喷洒合格的乳化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