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知识点归纳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考点一: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多少的物理量,也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

3.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

3.符号是mol(摩尔)。

4.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例如:1molH表示mol氢原子,1mol H2表示1mol氢分子(氢气),1mol H+表示1mol氢离子,但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标准,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不能说1 mol氢,应该说1 mol氢原子(或分子或离子)。

5.“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如不能说成“物质量”“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

6.物质的量表示的是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的集合体,不适用于宏观物质,如1 mol 苹果的说法是错误的。

7.物质的量中所指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微观粒子或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Na2SO4等)。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即1mol物质所含的微粒数,单位是mol-1,数值约为6.02×1023。

例如:1mol O2中约含有个6.02×1023氧分子
2mol C中约含有1.204×1024个碳原子
1mol H2SO4中约含有6.02×1023硫酸分子
1.5mol NaOH中约含有9.03×1023个Na+和9.03×1023个OH-;
n 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23。

如果用n表示物质的量,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 = n·N A,由此可以推知n = N/N A
3.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①单位是g/mol或kg/mol
②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③计算公式:n=m/M
4.气体的摩尔体积
①.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

(提问:为什么液体、固体没有摩尔体积)
②计算公式:n=V/Vm (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注意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5.物质的量n、质量m、粒子数目N之间的关系
n
m÷M
×M
×N A
N
÷N A
杂的问题粒的组成和种类
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M××N A
质量物质的量粒子数
(m)÷M (n)N A÷(N)
难点一:气体的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是气态物质,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如0.2 mol H2与0.8 mol 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2.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
(1)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2)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1
(3)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可能是22.4 L·mol-1,也可能不是22.4 L·mol-1。

1 mol 气体的体积若为22.4 L,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是标准状况,如气体在273℃和202 kPa时,V m为22.4 L·mol-1。

特别提醒利用22.4 L·mol-1计算或判断时一定要看清气体所处的状况。

常出现的错误:①忽视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是否为气态,如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计算该条件下的体积时不能应用22.4 L·mol-1。

②忽视气体所处的状态是否为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2 mol O2的体积为44.8 L”的说法是错误的,因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 L·mol-1。

难点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①适用范围:任何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②“四同”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中只要有“三同”则必有第“四同”。

即“三同定一同”。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①同温、同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同温、同压:气体的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③同温、同压、同体积:气体的质量与摩尔质量成正比
特别提醒①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22.4 L·mol-1,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一个特例。

②以上推论只适用于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公式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难点三: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①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
②计算公式:c(B)=n(B)
V(B)中
(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2)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3)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2.辨析比较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内容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有溶质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
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
溶液组成
溶质的单位mol g 溶液的单位L g
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溶液的体积(L)
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100%
两者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mol·L-1)=
1 000 mL×溶液的密度(g·mL-1)×质量分数
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1)×1 L
c(B)=
1 000(mL·L-1)ρ(g·mL-1)w
M(g·mol-1)
(1)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
选择容量瓶必须指明规格,其规格应与所配溶液的体积相等。

如果不等,应选择略大于此体积的容量瓶,如配制500 mL1 mol·L
-1
的NaCl 溶液应选择500 mL 容量瓶,若需要480
mL 上述溶液,因无480 mL 容量瓶,也选择500 mL 容量瓶,配500 mL 溶液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应按配制500 mL 溶液计算。

(2)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验是否漏液
方法是: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水,塞紧玻璃塞,用手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按住瓶底倒转容量瓶,一段时间后观察瓶塞处是否有液体渗出,若无液体渗出,将其放正,把玻璃塞旋转180°,再倒转观察。

(3)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不能作反应器,不能加热,也不能久贮溶液。

(4)配制好的溶液应及时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

(3)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

(4)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或转移液体时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均应重新配制。

(5)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塞摇匀后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蒸馏水。

(6)称量NaOH 等易潮解和强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

若稀释浓H 2SO 4,需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再缓缓加入浓H 2SO 4,并用玻璃棒搅拌。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c (B)=n (B)V =m
M ·V 。

c (B)的误差取决于m 和V 的值是否准确。

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的NaOH 溶液为例分析以下操作:
方法引导定容误差的判断方法
定容的目标是容量瓶的容积,相关主要方法是以平视式、以容量瓶的刻度线为目标、观察液面与刻度的位置关系,标准是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齐平时,液体体积恰好等于容量瓶的容积。

(A)仰视式观察,溶液体积偏大。

如图(a)
(B)俯视式观察,溶液体积偏小。

如图(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