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权力运行主要工作流程及风险防范措施
安仁县社会文化市场管理站
一、行政职权(职能职责)及责任体系
受县文化局(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的委托,(1)依照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县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文化、新闻出版、版权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严格执法,保护合法经营;依法向有关执法部门移交案件;完成主管部门和上级执法机构下达的各项任务。
(2)依照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市场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县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文化、新闻出版、版权经营活动进行行政许可、审批、行政收费等。
社会文化市场管理站实行站长负责下的岗位分工责任制,站长主持全面工作,并对本站工作全面负责,其他同志按照岗位分工,分别承担各自的工作职责。
二、权利行使依据
(一)《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二)《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四)《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五)《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
(六)《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
(七)《出版管理条例》。
(八)《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九)《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
(十)《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
(十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十三)《印刷业管理条例》。
(十四)《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十五)《订户订购进口出版物管理办法》。
(十六)《音像制品批发、零售、出租管理办法》。
(十七)《音像制品进口管理办法》。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十九)《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二十)《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三、主要工作流程、办理程序及风险防范
(一)行政处罚简易程序工作流程图
风险①
权利运行风险表现:
风险①:不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员作出的当场处罚决定;适应简易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办案人员少于2名;没有出示行政执法案件就进行调查取证。
风险②:依照简易程序,对当事人作出超出法定幅度的行政处罚;适应简易程序作出处罚,未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适应简易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有取得违法证据就对相对人实施
处罚;无法律依据当场收缴罚款。
防范措施:
1、加强学习教育,提高业务素质。
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3、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
4、强化政务公开,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
5、强化效能监察,严格责任追究。
(二)行政执法一般程序工作流程图
风险①
风险②
风险⑦
权利运行风险表现:
风险①:违反县三定方案规定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超越职权办理案件;未经批准,违反地域管辖规定,跨地域办案;以办案为由索要财务;通过巡查、投诉、举报、申诉、其他机关移送、上级交办等途径发现违法行为,应该立案调查而不予立案。
风险②:未获得执法资格的人员进行案件调查。
风险③:未经法定程序,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擅自作出减免处罚决定;已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涉嫌犯罪的,未依照相关规定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风险④:未履行告知义务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风险⑤:处罚案件相关法律文书采取直接送到方式,当事人未在送达回证上签收;或者签收人员未经当事人委托授权。
风险⑥:收缴罚没款或者没收物质,不出具有效票据。
风险⑦:案卷归档后,擅自违规修改、增加、抽取案卷材料。
防范措施:
1、严格执法《行政处罚法》。
2、加强执法人员法规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3、强化效能监察,严格责任追究。
(三)行政强制措施工作流程图
权利运行风险表现:
风险①:未经立案和主管局长批准,擅自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未经主管局长批准,擅自解除行政强制措施。
风险②: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开具有效票据或者物品清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将相关文书送达当事人或者当事人未在相关文书上签名确认。
风险③:对于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采取的强制措施,超期查封、扣押;对依法解除强制措施的财务,未按规定退还当事人。
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
2、加强执法人员法律法规教育,增强风险意识。
3、强化效能督察,严格责任追究。
(四)实行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工作流程图
风险①
权力运行风险表现:
风险①:实行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时,未开具有效票据或者物品清单。
风险②:实行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时,未将相关文书送达当事人或者当事人未在相关文书上签名确认。
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
2、加强执法人员法律法规教育,增强风险意识。
3、强化效能监察,严格责任追究。
四、行政许可工作流程、办理程序和时限及风险防范
办理时限:
行政许可项目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缩减50%以上。
工作流程图:
风险3
风险2
风险1
权力运行风险表现:
风险1: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许可条件、受理资料等。
风险2:对受理资料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等不严格把关。
风险3:不坚持原则,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防范措施:
1、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2、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等审批。
3、强化效能监察,严格责任追究。
管理制度:
第一条一次性告知,是指在窗口服务工作中,窗口工作人员在对服务对象办事申请和咨询作出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信息,应当一次性予以告知。
第二条一次性告知的内容
(一)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政策依据、条件和要求;
(二)办理行政许可的全部申请材料;
(三)办理行政许可的程序(流程)和承诺时限;
(四)办理行政许可的收费依据、收费标准;
(五)办理行政许可的前置条件、相关程序。
第三条一次性告知的方式
(一)书面告知方式。
服务对象来窗口办理行政许可申请,应当使用书面告知方式。
按照法定一次性告知内容,提供完整的“办事指南”卡片或有关方面说明材料。
(二)口头告知。
服务对象对书面告知内容的意思表示有不明白的,应当当面向服务对象口头说明、解释。
(三)公示方式。
在窗口公示或在网上公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收费标准,以及需要提供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示范文本等,供公众查阅。
上述一次性告知的信息应当准确、可靠、适用。
第四条一次性告知要求
(一)窗口工作人员在受理行政审批事项咨询时,要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做到发放资料“一手清”,回答问题“一口清”。
窗口应当向服务对象提供申请事项的示范文本、审批环节(流程)示意图、办事指南等资料。
(二)服务对象的申请事项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即时告知不受理;申请材料错误的,指出错处,当场更正;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告知利害关系人。
(三)遇到服务对象咨询申请办理非本部门受理范围内的行政审批事项,应当告知其不予受理的原因,并指点或带领至
有关窗口申请。
第五条一次性告知制度的责任
窗口工作人员在服务工作中应当履行一次性告知的义务,承担一次性告知责任。
窗口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制度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政务中心按照考核细则和有关规定处理;情节严重的政务中心提请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二条之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在办公场所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的;
(二)在受理、审查、决定行政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三)申请人提供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必须补正全部内容的;
(四)未依法说明不受理行政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的理由的;
(五)应当告知的内容,不及时、不准确、不可靠、不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