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的
具体要求
一、关于申请人条件
1.申请者须正式受聘于本单位(注:学校人事处已办理正式聘任手续),每年在本单位工作时间在6个月以上(包括6个月)并且已成为省自然科学基金网站会员。
2.申请人应当是申请项目的实际负责人。
项目组成员分为“主要成员”和“非主要成员”两类。
“主要成员”指省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正式在编或聘用且每年在浙江工作时间6个月以上并已成为省自然科学基金网站会员的人员。
“非主要成员”指境外省外人员、省内非省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人员、省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不符合会员申请资格人员。
各依托单位符合会员资格的人员,即使没有注册为基金委会员,也不得以“非主要成员”参与申报。
研究生作应作为“非主要成员”参加。
3.自2015年度开始,已经连续两年申请(注:以依托单位统一上报到省自然科学基金办的年度申请项目清单为准)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含学术交流项目)未获资助的项目申请人,将被暂停1年项目(不含学术交流项目)申请资格。
例如:2013年度、2014年度连续两年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含学术交流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将被暂停2015年度项目(不含学术交流项目)申请资格。
4.项目组全体成员在提交申请前须知情同意。
系统为每位注册会员提供“申请验证码”,在个人信息照片处查找,项目主持人必须填写主要成员的“申请验证码”,方能填写“主要成员”信息。
每个“申请验证码”当年只能使用两次
5.在读研究生、博士后、省外及境外科研人员不得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已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并且未通过结题验收的,不得申请新项目。
7.各类项目申请人需具备的其他资格条件和申报要求参见相应
的项目申请指南。
二、关于限项
1.申请人作为主持人当年只能申请1个项目,当年作为主持人或者主要成员的申请项目数合计不得超过2项。
2.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前,请谨慎考虑与其他类科技计划项目可能产生的冲突。
根据省科技厅有关规定,项目申请人不得同时在省级科技计划(含自然科学基金)中重复或分别申报项目,一经发现,取消项目立项资格。
3.申请项目的有关研究内容已获得其他资助的,应当在申请材料中说明资助情况;申请人不得以与已获得资助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研究内容,再次申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鉴于重点项目、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名额有限,省自然科学基金办将根据专家评审结果,择优选取专家评价较好但因名额限制无法获得资助的重点项目、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转为一般项目予以资助,总数不超过20项。
申请人如同意转为一般项目,申请时须同时填报一份一般项目申请书。
题目、项目组主要成员须与重点项目申请书完全一致,正文内容可按一般项目要求作适当调整。
项目数以1项计。
三、关于申请书撰写
1.在撰写申报书之前,必须下载2014年版的申请书正文撰写提纲和网上填报操作指南,并应认真阅读并遵照《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规定》和各类项目管理的实施细则,按各类项目申请指南以及撰写提纲等具体要求填报申请书。
在省基金委网站申报专栏下载。
2.填写申请书前,请确认会员信息完全真实准确,在9月25日前登录系统填写、修改、更新个人信息,申请书开始填写后不要修改会员信息,以免版本出错,影响初审。
3.申请书题目切忌不要写应用研究,否则可能会直接初审不通过。
4.申请书实行全文网上填报,电子申请书容量不得大于33MB 字节;如有图片,请使用JPG、JPEG格式。
5.一般项目采用双盲法评审,故申请书正文中不得透露申请者姓名、工作单位及相关信息,工作基础中可以列发表的论文或项目的题目、期刊名或项目来源、年份、卷期,但是必须把姓名隐去。
重点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不需要隐去。
6.申请书中预期研究成果一栏中必须写明发表论文的篇数。
7.申请书请如实填写,所引用材料必须确切无误并有明确依据。
8.必须将正文提纲中括号内的斜体文字全部删除。
9.项目类型和资助经费:如果申请经费超过以下额度,将不予受理。
一般项目为6-10万,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5万。
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为20-40万。
10项目研究期限: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统一为3年,重点项目和杰青项目统一为4年。
11.经费问题:申请人应按照《浙江省省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浙财教字〔2012〕357号)的要求,认真做好申请经费预算。
结题时将检查决算与预算的吻合情况,下面的要求请务必遵守。
5%,说明请写“按规定提取”
30%,重点、杰青项目≤20%,包括自制的设备在内。
15%,重点、杰青项目≤10%,说明请写“直接参加项目研究的研究生的劳动费用”。
经费预算的“依据和说明栏目”除管理费、人员费按上述要求填写外,其余均按照《浙江省省级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文件要求填写。
12.申请人应当根据申请项目类型的资助强度下限金额及所在单位经费配套政策,在申请书中确定合理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计划、预期研究成果及预期发表的各类论文数。
如果申请获得资助,
申请书记载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计划、预期研究成果及预期发表的各类论文数(注:发表的期刊论文等成果须正确标注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及项目批准号)将直接作为研究计划书的组成部分,并作为结题验收的重要依据。
申请人在立项后填写研究计划书时,不得以资助经费未达到申请经费数额为由更改申请书确定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计划、预期研究成果及预期发表的各类论文数。
立项后,如果资助项目总经费数额(含依托单位联合资助经费)与申请经费数额一致的,申请书记载的项目经费预算将直接作为资助项目经费预算,不再允许调整;如果资助项目总经费数额(含依托单位联合资助经费)未达到申请经费数额的,允许对相关栏目经费预算进行调减。
申请书应围绕有限目标,针对重要科学问题做深做透,切忌“大、空”。
四、关于系统操作问题
1.会员注册及个人信息更改。
这项工作请大家在进行系统填报前完成,在项目申报后或项目申报过程更改个人信息会引起版本出错而影响初审通过。
个人信息修改请大家一次完成,因为更改个人信息后,登陆账号将被冻结,须经学校项目管理员审核后方可进行再次登陆。
请大家谨慎操作。
2.新进老师首次注册,请及时与科技处联系,以便核实身份,及时审核。
3.会员信息相当重要,尤其是“学术经历”、“成果”和“曾主持的科研项目”等信息,这些将导入到申请书项目负责人和成员介绍中。
其中,学术经历需用文字表述项目成员的学术成长经历、已取得的学术成就、及社会职务等,是衡量项目负责人学术水平和评审专家遴选的主要依据。
不能简单地罗列发表文章等成果信息。
4.系统成员添加时,请先添加“主要成员”,再添加“非主要成员”。
5.会员进入系统进行项目简表填写时,每填写一栏都必须点击“校验”、“暂存”按钮,全部完成后再点击“校验”,确认无误后点击“递交”。
在单位管理员审核前,申请人可自行点击“撤回”修改。
6.系统“递交”后,项目声请人可启用“试生成PDF”功能,方便会员对项目申报书进行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