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合机构合规文化的形成与保障大湾信用社陈锦杏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风险管理正日益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才能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才能使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才能让风险管理技术变得灵活而不致僵化,才能让每一位员工发挥风险管理的能动作用,使合规文化建设成为自发、自觉和自愿的行动。
合规是银行内部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即确保银行的活动与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相一致。
合规文化建设则是农村信用社适应新的历史形势下而形成的具有农信社特色的教育方式和组织形式,通过借鉴先进的合规风险管理和经验,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展2011年合规文化建设年“合规守法大家谈”活动。
农村信用社作为有着50多年历史的金融企业,具有服务范围广、对象多等特点,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如何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使信用社干部职工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坚持合法经营、合规操作,形成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且依法合规经营的金融企业,已成为农村信用社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笔者针对农村信用社合规文化的形成与保障谈一些粗浅见解: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提升农信社合规建设水平俗话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的员工好比海里的水,企业的发展前进好比海上一艘前进的巨轮,员工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农村信用社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要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团结协作精神,必须实行“以人为本”的合规文化教育管理。
在管理中要注意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尊重员工,理解员工,信任员工,让员工亲身感受农信社的关爱和“大家庭”的温暖,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加深员工对农信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古人云“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意思就是要求我们应该在其位谋其职,而不松懈。
每个员工应该办事勤勉认真,起带头作用。
发展不仅要求我们应该要不断寻求进步,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应该认真的做好自己所在岗位的职务。
小到一线的柜员,大到联社的领导都是企业长河川流不息的推动者。
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抱有先之劳之的心态去完成自身的工作,才可以谈发展、谋创新。
如果每一个员工都能做到在其位,谋其职,从根本上巩固根基这才能对自身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但是,固步不前不是做好自己工作的诠释,真正的发展是做好当下的工作的同时不断的前进。
合规并不仅仅是合规部门或运营主管、检辅员的职责,更是所有员工的责任。
不能以为“合规”只是一个名词,以为只要自己工作的每一步按照行里的规章制度的条条框框去做就够了。
殊不知这样按部就班的态度,也有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走进错误的陷井里。
在每次的各项检查中,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更是屡查屡犯的问题,按被查人员所说本人已是十分注意了,可是不经意间又会犯错,这其实是一直都处在一种被动合规的状态之下。
柜面服务就会经常碰到这样的一些客户,代理人没有本人的身份证要求大额取现,或是查询他人客户的存款信息资料,我们拒绝办理,客户就会埋怨,就你们这么死板。
我们必须微笑着向客户说“不”,是因为我们想到了办理之后可能潜在的巨大风险。
只有合规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准则,成为各级各岗位员工每日的自觉行动,才能共同保证有关法律、规则和标准及其精神得到遵循和贯彻落实。
由于合规文化体现在每位员工对合规理念的认知及其日常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需要管理层在全行推行诚实与正直的价值观念,还需要制定和执行清晰的员工行为准则和规范。
只有员工恪守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规范,人人都能有效履行自身合规职责,合规风险管理才会有效。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建立有效的管理与激励机制,是农信社合规文化建设的保证。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首先要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反腐倡廉的教育,以指导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提高全体员工廉洁自律的思想。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就是要培养和塑造每一位员工优秀的品格与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员工忠诚敬业、勇敢坚韧、恪尽职守、自律守法的工作态度。
例如:中行盂县支行发生的内部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客户存款的案件,案件的发生进一步暴露出了目前金融机构在现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以及个别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到位等问题。
因此,要确保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构建合规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其次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要更新观念,开阔视野,突破陈旧落后的服务思维。
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遵守市场法律法规,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档次。
要树立“客户至上”、“爱岗敬业”的服务理念,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协调、调动各方面资源,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通过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综合素质,进一步推进农信社合规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理体系中,形成一套标准清晰、责任明确、程序严格、可操作性强的合规风险控制文件,有效地提升我行的合规文化建设。
按照见险可控的程序来分,银行面临时的金融见险可分为完全不可控见险、部分可控风险、基本可控风险。
实施标准化管理就是将我行的各项管理活动、人力设施资源配置活动、银行产品和服务提供活动以及监测改进活动都按照国际质量认证标准的要求以及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行实际制定一套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等作业文件在内的体系文件,并对体系文件中涉及各级人员、各个环节的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控制的侧重点及风险点进行明确界定,以建立起全员参与、实时监控的内控机制。
然后要求全行各项业务、各个部门、各类人员都要严格执行,并形成有关记录,使全行的各类人员、各项业务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受控条件下进行。
以此达到每个活动的每一岗位、每一层次、每一环节职责分明、操作细化、内控严密、运作规范的要求,进而提升我行合规文化建设。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通过发动全社会特别是客户予以监督,利用设置意见箱、监督岗、举报投诉电话和网站,让广大群众、客户参与评价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情况。
定期开展考核,优秀者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违规者要给予处分或经济处罚。
我们不仅要奖励好的道德行为和良好合规做法,还要惩罚不道德的行为和违规行为,并且将资源应用于好的控制系统、优质的客户服务和尽职员工激励上,而不只是表面上的业绩激励。
纠正“重经营业绩、轻内控管理”的绩效考核理念,确立内部控制优于业务拓展的理念,平衡业务拓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对合规工作做得好或对举报、抵制违规有贡献者给予保护、表扬或奖励;对存在或隐瞒违规问题、造成不良后果者,要按照规定给予处罚,追究责任,使整个团队形成合规光荣、违规可耻的工作氛围。
要把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领导聘用和员工上岗的必要条件。
让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员工岗位成才的法宝和企业合规建设的保障。
二、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合规建设措施的落实。
开展合规文化教育活动是规范操作行为、遏制案件发生的需要,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加强合规文化教育的认识,使之成为合规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和推动者;其次要提高全体员工对加强文化建设的认识。
全社干部职工既是合规建设的主体,又是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建设优良的合规文化企业。
通过各种各样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全体员工准确把握企业合规文化建设的发展形势,自觉地融入到企业的合规文化建设中去,进一步加强农信社合规文化建设措施的落实。
要据改革和发展的管理体制和业务形势,制定尽可能详尽的业务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的制度体系。
一是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引导员工增强利用制度自我保护意识,由“要我执行制度”转变为“我要执行制度”,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形成制度制约。
二是不断创新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对实践证明仍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必须坚持;对于不适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必须及时进行全面检查梳理,制定合规经营程序以及合规手册、员工行为准则等合规指南,为员工恰当执行法律、规则和准则提供指导。
三是培养员工良好习惯,坚持按照操作规程处理每一笔业务,把习惯性的合规操作工作嵌入各项业务活动之中,让合规的习惯动作成为习惯的合规操作。
四是正确处理好合规经营与业务发展的辨证关系,只有合规经营,业务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合规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平台上达到更高质量和更有效益的合规。
当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已成为农信社改革发展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
要建立合规建设相应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价值观念、经营目标、规章制度、企业形象、服务礼仪等内容,形成有自已特色的企业文化。
风险无小事,合规需永恒,发展要稳健,单纯的自我约束,做到按章操作,这只是合规的最基本要求。
我想,合规的根本意义在于时刻保持警醒,让合规覆盖每一项业务操作环节、渗透到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并且善于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勇于直面不足,前移风险控制关口,使每位员工都成为合规建设的执行者与推动者,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合规,不仅仅是把事情做对,更应该把事情做好。
因此,合规,不仅要入脑,更要入心。
通过合规文化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全行树立起“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促进发展”的理念,逐步形成主动合规、有效合规、科学合规的良好氛围,促进银行文化的整体提升,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合规是金融稳健经营的一个基本内在要求和基础,也是每一位员工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每一位员工最基础的职业要求、岗位要求和道德要求。
农村信用社全体员工必须要“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从点滴做起、合规操作、合规经营、以实际行动为提高农村信用社合规文化的建设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