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方案
第一节基础工程施工
1. 施工方法
1.1 基坑开挖
1.1.1 测量根据相关坐标放出基坑开挖线,基坑开挖线与基坑设计宽度相等。
1.1.2 开挖线放定后须由质量检查员复查轴线间距和坐标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开挖。
1.1.3 人工开挖,放坡系数0.3。
1.2 基坑采用一次浇成,不得留施工缝。
2.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2.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的同意。
不得私自处理。
2.2.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遇基础不能直接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
30c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2.3.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的宽度。
2.4.雨季施工时,基坑底应预留30cm土层,在打砼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第二节基础砼及砖基础的施工
1.条形砼基础施工前,首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应经过检查,并办完隐检手续。
b、安装的模板应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
c、在槽壁或模板面做好砼上平的标志,每隔3m左右钉上水平桩
d、埋在基础中的电气、排水管道、避雷接地等各种管线已安装完毕,并经过验收。
e、校核试验室做的砼配合比,准备好砼试模
砼浇筑前首先应在基土上清除垃圾、杂物,并应有防水
和排水措施,浇水湿润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g、用50插入式砼振捣器对素砼基础进行振捣,振动时应快插慢拨,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浇筑砼时,应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留孔,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
h、砼能连续浇筑时。
超过2h就按施工缝处理,砼振捣密实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砼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养护。
i、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⑴、砼不密实,有蜂窝麻面,主要由于振捣不好,漏振。
⑵、表面不平、标高不准、尺寸增大、由于水平标志线或木橛不准,操作时找平不认真或模板支撑不牢造成。
⑶、缝隙夹渣,施工缝处砼结合不好,有杂物,主要是未认真清理造成
2、砖基础砌筑
基础砌筑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a、素砼基础已完成并办完隐检手续。
b、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并由施工、质检进行预检。
c、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皮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先用细石砼找平。
d、红砖应提前一天浇水湿润,严禁干砖上墙,红砖湿润程度以水浸入砖边1.5cm左右为准,但不得在砌筑时浇水。
e、砂浆配合比由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
砖基础砌筑采用如下工艺流程:
清理弹线→立皮数杆→拌制砂浆→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砂浆用商品预拌砂浆,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水。
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砂浆随拌随用,拌成后的水泥砂浆在3h内使用完毕,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基础组砌方法采用全顺全丁方式,砌筑时应里外咬搓,上下错缝,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砌筑方法,严禁用
水冲浆灌缝。
砖基础砌砌筑前,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基础大放脚,撂底尺寸为490mm,采用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为丁砖,大放脚转角处,采用七分头,数量为370墙放三块,490墙为四块。
砌筑时应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砌基础墙双面挂线,基础标高不一致或局部加深部位,从最低处往上砌筑,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
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部位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墙身位置正确,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
一、施工技术要点
(一)基础应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和设计验收规范进行施工。
(二)垫层砼宜用表面振动器进行振捣,要求垫层表面
平整。
(三)垫层干硬后弹线,铺放钢筋。
垫钢筋网的垫块厚度应等于砼保护层厚度40mm。
(四)浇筑砼前,模板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模板应加以润湿。
(五)基础砼应分层浇捣。
每一台阶高度内应整分浇捣层,在浇捣上台阶时要注意防止下台阶表面砼溢起,每一台阶表面应基本抹平。
(六)基础上有柱插筋,应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不要因为浇捣砼而生产移位。
二、施工质量要求
(一)坚持放线的检查复核工作。
在复核无误后,才能进行基础施工,以防止放线错误,造成轴线偏差大、边线和中心线搞错、基础尺寸不足、标高不符、基础持力层末达到设计要求等。
(二)加强验槽工作。
基础施工前必须验槽,并检查槽底有无软弱土层,坑内积水、杂物、淤泥、浮土等是否已清
除,以免基础施工后发生下沉现象。
第四节土方回填
1.地圈梁及±0.00以下构造柱混凝土浇捣后进行土方回填工作。
2. 土方回填前应先清除基坑范围内的施工建筑垃圾、积水以及各种在杂物,并进行技术检查和中间验收。
3.为保证新、老土结合,注意基础的清底工作。
4. 保证填土的质量,填土不得含有机质和大于50mm的土块,按设计要求分层夯实填筑。
5、填土次序从低到高,按水平层填筑,填土层厚度依压实方法而定。
填土的最后一层不宜太薄,以免发生起壳现象,同时要求掌握设计标高,以免造成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