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县溪洛渡镇发展户用沼气池的作用和意义
摘要沼气池在永善县溪洛渡镇农村能源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解决了农民生活和生产能源问题,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远意义。
该文介绍了永善县溪洛渡镇发展户用沼气池的作用和意义,以推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稳步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户用沼气池;作用;意义;云南永善;溪洛渡镇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209-02
溪洛渡镇位于永善县中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总面积344 km2,辖21个村民委员会和4个社区,共有439个村民小组和39个居民小组,共25 513户83 636人,其中农业人口17 684户65 297人,非农业人口7 829户18 339人。
有常年流动人口2万余人。
居住着汉、彝、苗、白、回等9个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704户3 522人。
全镇耕地总面积3 973.28 hm2,其中稻田面积1 173.99 hm2,水浇地1 191.55 hm2,旱地1 372.28 hm2,农民人均耕地606.67 m2。
全镇最高海拔云荞村姜家山2 947 m,最低海拔水田村火烧湾365 m,海拔高差2 582 m,属典型立体气候。
年均气温17.6 ℃,年降雨量500~5 109 mm,年日照时数1 200~2 100 h。
全镇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目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
溪洛渡镇沼气推广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当时的经济所限制,
投资力度不够,建池技术落后,影响了能源建设的发展。
到90年代后期国家加大了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投资,才让沼气池建设出现一片新的生机。
尤其是2003—2012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沼气池建设的投入,更加注重沼气技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加上能源技术的改进和建池质量的提高,给能源建设的实施带来了推动效应,也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表现在加快户用高效沼气池技术的推广,加大“一池三改”和沼气综合利用配套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沼气建设综合效益愈发显著,农村沼气建设稳步推进。
沼气池在修建类型上也由原来的土模翻拱—模型浇筑—悬浮式—
玻钢—软体沼气池,在修建时间上越来越简便快捷,更好地节约人力物力。
使沼气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到2012年底,全镇共新建有7 659口沼气,达到适宜农户的43.33%,25个行政村覆盖率100%,建有精品沼气村5个,示范点6个,尤其是溪洛渡镇的白沙、干河、双凤、玉笋等村集中连片,户户建池,连片规模达2 300口以上,全镇直接受益人口达3万余人。
1 沼气开发利用有利于缓解当前溪洛渡镇农村能源局面
溪洛渡镇农村人口占的比例大,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清洁、高效率的能源来代替薪柴、煤炭等传统能源。
因此,液化气、天然气等燃料使用增长迅速,然而由于其价格的不断攀升,农村用能日趋紧张,根据对溪洛渡镇25个村社的调查,农村液化气使用率未达1‰,天然气管道在县城也还未正常运行,致使农村能源供应短缺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而沼气是
以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料作为原料的新型清洁能源,原料来源广泛、易于获取,节省了大量资源。
全镇较湿热的温带季风气候为农作物秸秆、粪便转化为沼气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湿度。
适宜的气候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是溪洛渡镇农村沼气发展的基础;一家一户庭院式的畜禽养殖,为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适宜区按户均一口沼气池,沼气建设变废为宝,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的问题。
2 沼气开发利用减少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助于发展生态农业
众所周知,薪柴的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氮化物、硫化物、磷化物,这对环境是一个极大的污染。
而且大量燃烧农作物秸秆作能源,使秸秆不能还田,导致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使得耕地土壤退化、土壤板结、保水肥能力下降。
据测算,每户建好1个沼气池后1年可以少砍伐薪炭林0.2 hm2,全镇共有7 659口沼气池,每年可减少薪炭林的砍伐量1 531.80 hm2。
同时,沼气发展能够协调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能源生产等,既能实现多质能利用,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沼气技术以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为原料,从能源角度而言,沼气是一种优质、高效的燃料。
沼气的发展将大幅度地减少秸秆的焚烧量、废弃物的排放量以及农村地区有害气体的释放量。
而且人畜粪便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杀死了大部分的病菌和虫卵,能有效降低有害病菌的传播,避免污染地下水源。
因此发展沼气池能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维护
生态平衡[1-4]。
3 沼气开发利用降低了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成本
沼气有许多的用途,提供的热源能够供给烧水做饭、取暖等,可以满足人们大多数的生活生产需要。
沼气池建好后,为农民提供生活燃料,节约农民打柴的时间和劳力;按每年每个沼气池产出的沼气折抵6瓶的液化气计算,沼气池使用户每年一个沼气池可节约燃料费600元,全镇7 659个沼气池共可节约459.54万元。
人们只要将废料投入沼气池即可,多余的秸秆可以直接还田,还可作原材料出售,或者用秸秆生产包装纸箱、人造纤维板等,实现深加工增值。
另外,沼气建设还能够提高蔬菜水果的质量。
沼渣是一种优质的肥料,富含氮、磷、钾等元素,可直接施用于农作物,为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通过将沼渣制成有机肥料,还可以达到土壤改良的效果。
沼液营养成分相对富集,经杀菌后可以用作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也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
沼液对农作物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将沼液和农药配合使用,对病虫害的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
据估计,农户用沼气做饭、照明,利用沼渣、沼液作肥料,每年每个沼气池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沼肥可供应0.67 hm2果园(即500株果树)的用肥,通过施用沼肥后,改善了果园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了果树的抗病力。
因此,按照每年每株果树可节约化肥200元的投资,每个池产生的沼肥供应0.67 hm2果园用肥,全镇7 659个池可提供5 106 hm2果树的用肥,可节省化肥、农药投资153.18万元;每1 hm2可节约化肥、农药总投资
的20%左右。
施用沼液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前景极好。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每户年增收约3 000元[2-3]。
4 沼气的开发利用改善了农民生活
沼气是一种简单、高效、清洁的能源。
其热效率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原理简单,便于人们制取和使用;需要的设备都是常见的材料,成本较低。
4.1 改善农村卫生和人居环境
沼气是优质清洁能源,具有较高热性的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50%~70%)、二氧化碳(co2)以及少量的硫化氢(h2s)等。
沼气经过脱硫装置过滤后,具有对人体基本无害,使用方便,并且燃烧后对大气污染小等优点。
克服了农村长期以来以农作物秸秆、木柴和煤为基本生活燃料所带来的缺点,降低了因长期烟熏火燎导致的老年人眼病,改善空气质量。
据了解,使用沼气的农户其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庭院干净、厨房明亮、圈厕净化、蚊蝇减少等)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4]。
4.2 有效降低人畜传染疾病的传播
沼气是一道阻断病菌传播的“防火墙”,能够有效降低人、畜传染疾病的传播。
经过沼气池发酵的人、畜粪便,能够有效地杀灭血吸虫、蛔虫、钩虫、虫卵和病菌等,基本上可以达到无害化,能够有效地保护人们和牲畜的健康。
4.3 促进“畜-沼-果(菜、粮、)”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建造沼气池可以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据估算,一口10 m3沼气池,
能够供给养2头猪或1头牛以及一家人足够的气源,并且人、畜粪便经沼气发酵后每年可提供5 t无害优质的有机肥。
沼液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无公害杀虫剂,可以较大地减少化肥、农药等生产成本,能够促进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快速发展。
这将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增加收入,同时又保护了环境,真可谓一举多得[1-4]。
5 结语
发展沼气具有节支增效、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同时发展沼气还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美化家园,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溪洛渡镇应当大力发展沼气,一方面能够缓解,甚至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推动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6 参考文献
[1] 周孟津.沼气生产与利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2] 张艳丽.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可再生能源,2004(4):5-8.
[3] 张茂成,翟胜祥,朱瑞洪,等.21世纪农村沼气发展新趋势[j].可再生能源,2004(4):55-56.
[4] 黄艳宇,李娟.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日常管理与安全使用[j].种业导刊,2009(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