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研·艺术原理基础(一)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客观精神说:理(理念)道(仁义礼智信)
唯心主义(柏拉图——艺术第三;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
主观精神说:尼采:日神精神是梦,由美至悲。
酒神精神是醉,以悲衬悲。
再现说:亚里士多德第一个独立体系阐释美学概念;车尼尔雪夫斯基:艺术来源于生活。
马克思:艺术生产;艺术来源于社会实践劳动。
艺术的性质和特点:主客体、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艺术生产具有不平衡性
艺术系统:创作(决定性作用、主体到客体)+作品(物化)+鉴赏(二次创作和欣赏与反馈)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1.形象性
主客:传神(自己找例子)内形(有机统一)
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区分典型突出个性、形象突出共性
2.主体性(创作、作品、鉴赏):创作主体是艺术家,自觉艺术劳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
艺术作品的主体性是指每一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
雷特
3.审美性(人的审美意识的体现+真善美+内容美形式美)
真善美:审丑也是一种审美
内容美和形式美:神似+形似,谢赫六法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模仿说(再现说)优缺点
表现说、表情达意、表现自我
《毛诗序》
克罗齐:直觉及表现
列夫托尔斯泰(P28)符号学家苏珊朗格(P28)
游戏说(席勒—斯宾塞理论;过剩精力创造艺术)
席勒《美育书简》、斯宾塞(游戏无功利)
巫术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弗雷泽《金枝》
劳动说:自觉地、有意识的、有目的
多元决定论阿尔都塞法国结构主义学者P39
归根结底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
第三章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
审美认知(孔子:兴观群怨)
审美教育(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教育、净化、快感)
审美娱乐(艺术家和受众在忘我状态下;马斯洛高峰体验)
区分艺术教育和美育蔡元培、席勒
思考:
1.找“传神”的例子
2.论述艺术教育或美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3.论述艺术系统这个闭环如何互相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