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方法对48例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根据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综合评定疗效,优39例,良8例,差1例。
结论胫骨远端pilon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中注意合理的制动、牵引、皮肤保护和功能锻炼,能使踝关节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恢复,提高了手术疗效。
标签:Pilon骨折;胫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胫骨远端pilon骨折是指胫骨靠近踝关节,波及踝关节面的骨折,由于胫骨远端受到高能量的直接或间接冲击,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损害,治疗难度大,如护理不当,常易使踝关节功能严重受损。
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此类骨折患者4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8例,男40例,女8例。
年龄18~60岁,平均38岁。
受伤后手术时间6h~14d,平均7d。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8例,坠落伤8例,重物压砸伤2例。
骨折类型按创伤的严重程度分:中度损伤20例,重度损伤28例,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皮肤缺损2例,合并踝关节半脱位5例。
1.2方法
1.2.1软组织损害及皮肤缺损软组织损害是本组中最多见的合并伤,包括皮肤擦伤6例,挫裂伤7例,辗压伤18例,皮肤缺损2例。
根据软组织受伤程度分别采取清创、VSD引流[1]、换药、旋转皮瓣及二期缝合和游离植皮修复等。
1.2.2骨折本组48例均按Ellis[2]等方法分类,均为中重度损伤。
Ruedi和Allogwer分类,Pilon骨折分型为I型:单纯的胫骨远端骨折,无踝关节脱位;Ⅱ型:经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踝关节无关节面粉碎性骨折和塌陷;Ⅲ型:经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踝关节关节面为粉碎性、嵌插性骨折。
本组以及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原则,结合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损害情况,分别采取了相应的处理。
如跟骨牵引、胫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胫骨远端”L”形解剖钢板、锁定钢板、外固定支架托外固定等。
尤其注意皮肤的清洁保护,皮肤完整者早期给予冷敷,预防和减轻肢体肿胀。
1.2.3骨筋膜室综合征本组3例均发生于软组织挫伤严重,为直接暴力所致。
发生于伤后8~14h。
予以深筋膜及时充分切开减压及对症治疗,得到及时控制,伤口游离植皮愈合。
2 结果
术后随访1~2年,平均1.5年,48例术后对位对线较满意,无畸形及局部感染,内固定无松动,临床X线片见骨折已临床愈合,有连续骨痂形成,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术后根据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最终效果的评价标准Mazur[3]、评分判定疗效,优41例,占85.4%,良6例,占12.5%,差1例,占2.1 %。
无任何护理并发症。
3 围手术期护理
3.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小腿皮肤撕脱伤和其他合并伤患者。
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时,应立即投入抢救,输氧、输液、输血等。
3.2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警惕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及小腿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发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触及不清、持续性灼痛,进行性加重,与创伤程度不成比例;局部感觉异常、过敏或迟钝,患侧足趾被动牵拉引起疼痛,或者肢端发凉,感觉迟钝、肿胀严重、皮肤颜色改变,出现大量水泡等,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同时做好切开减压手术前护理准备,配合医生做出紧急处理。
3.3根据患者感受的舒适度将患肢平放或抬高20°~30°,保持中立位,严禁外旋或扭曲,为防止足跟压伤,可往踝部垫小软枕,以使足够悬空。
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宜,防止因伤后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
有外固定时应观察夹板或石膏固定部位的骨突部皮肤。
如内外踝是否受压等。
发现红肿、有水泡,破溃者,应及时调换衬垫,薄者应加厚,脱落者应重新垫好。
有水泡者穿刺抽液,破溃者及时换药。
并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4观察跟骨牵引是否有效如发现牵引轴线不对应,牵引绳不在滑轮上,牵引砝码着地等,应及时调整。
3.5患肢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首先应进行术后康复前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消除功能锻炼的心理顾虑,克服病怕”疼痛”,怕”失败”的心理。
一般在术后第3d开始足趾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在CPM机上练习膝关节被动屈伸运动,防止膝、踝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4、5]。
同时,在内外固定坚强牢固的情况下,早期扶双拐下床,适当给骨折端以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并嘱患者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时分别进行复查。
本组48例胫骨远端pilon骨折,经过严格细致的专科观察和围手术期护理中注意合理的制动、牵引、皮肤保护和功能锻炼,能使踝关节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恢复,提高了手术疗效,防止和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童红雨,张永凤.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
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139.
[2]王亦璁,孟继懋,郭子恒,等.骨与关节损伤[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94.
[3]Mazur JM,Schwartz E,Simon SR.Ankle arthrodesis:long-term follow-up wish gait analysis[J]. J Bone Joint Surg(Am),1979,61:964.
[4]熊英.早期康复干预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10:52-54.
[5]吕燕碧.护理干预对预防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12:35-36.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