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例讨论
第四章消化系统疾病病例分析病例一49 岁男性,7 年前起出现中上腹部隐痛,呈间歇性,常于饭后3 小时左右发作,有时半夜痛醒,进食后疼痛好转。
以后几乎每年冬春季发作,尤其是劳累、饮食不当、心情郁闷更易发作,曾在单位医务室诊断为胃炎,服用普鲁本辛后基本缓解。
6 天前上腹部疼痛较前加重,服阿托品无效,进食或吃点心或也不能缓解,昨起排柏油样大便2 次,每次约250 克,来院诊治。
查体:
体温37℃,脉搏96 次/ 分,呼吸22 次/ 分,血压110/70mmHg,神志清,口唇无苍白及发绀,面色稍黄,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与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肝脾未及,腹软,中上腹有轻度压痛,两下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4.710 12 /L ,HGB143g/L,WBC6.210 9 /L ,N76%,L22%。
尿常规无异常,大便隐血试验(+++)。
问题:
1.该病人诊断为何疾病2 .还需要配合医生做哪些检查3.主要的护理诊断?参考答案1.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2 .检查项目:
1 / 6
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3 .主要护理诊断:
1 )慢性疼痛与消化道溃疡有关。
2)潜在并发症:
失血性休克。
3)恐惧与与消化道出血对生命威胁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消化性溃疡相关知识。
病例二54 岁男性患者,乙型肝炎病史20 余年,肝功能检查反复异常。
全身乏力、恶心、食欲减退4 个月,腹胀、少尿、牙龈出血1 个月。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无异常。
神志清醒,体格消瘦,肝病面容,巩膜中度黄染,面部、颈部及上胸部见多个蜘蛛痣,肝掌,腹部明显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问题:
1 .该病人诊断为何疾病?2.如何护理腹水?参考答案1. 诊断:
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2. 腹水的护理:
(1)安置病人尽量取平卧位,以增加肝、肾血流,改善肝细胞营养,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大量腹水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减轻呼吸困
难,卧床时抬高下肢,阴囊水肿者用拖带托起。
最新资料推荐
(2)限制钠水的摄入,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时测腹围、体重、观察
腹水消褪情况。
(3)增加钠水的排出,利尿剂的应用。
注意剂量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每周体重减轻不超过2Kg ,以免诱发水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和功能性肾衰。
(4)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输入白蛋白,减少腹水的形成。
(5)腹水浓缩回输,此为腹水治疗的最佳方法。
(6)腹水量大,影响呼吸,可放腹水。
病例三病人,男,52 岁。
3 天前进食牛肉0.25Kg, 尔后出现恶心、呕吐、神志恍惚、烦躁而急诊入院。
病人患慢性肝炎十余年,4 年前症状加重,4 个月来,进行性消瘦,无力,憔悴,黄疸,鼻和齿龈易出血。
体检:
神志恍惚,步履失衡,烦躁不安,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肝肋下恰可触及、质硬、边钝,脾左肋下3 横指,质硬,有腹水征。
吞钡X 线提示食道下静脉曲张。
实验室检查:
胆红素34.2mol/L ,SGPT120,u 血氨88 mol/L 。
入院后经静脉输注葡萄糖、谷氨酸钠、酸性溶液灌肠等,病情好转。
第5 天大便时患者突觉头晕、虚汗、心跳乏力,昏厥于厕所内。
脸色苍白、脉细速,四肢冷湿,BP60/40mmH,g 第6 天再度神志恍惚,烦躁尖叫,扑翼样震颤,解柏油样大便,继而昏迷。
经降氨后症状无改善,乃静脉滴注L- 多巴1 周,神志转清醒,住院
3 / 6
47 天,症状基本消失出院。
请分析2 次神志恍惚的诱因、发生机制。
参考答案第一次神志恍惚的诱因是进食高蛋白饮食(牛肉
0.25Kg)。
发生机制是高蛋白饮食增加氨的产生、吸收及进入大脑,加重已经衰竭的肝脏负担。
第二次神志恍惚的诱因是上消化道出血。
发生机制是肠道内血液被细菌分解作用后,产生大量的氨,吸收入血,引起血氨升高,诱发肝性脑病。
病例四35 岁男性,今日中午参加宴会,饮酒后1 小时突然出现中上腹部疼痛,难以忍受,伴呕吐,疼痛逐步向腰背部放射,遂来院急诊。
途中呕吐2 次,在第二次呕吐物中混有胆汁,诊断为胰腺炎而住院治疗。
1 .列出本病人的护理诊断。
2 .如何加强病情观察?参考答案1 .本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 1)疼痛:
腹痛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水肿、坏死有关
最新资料推荐
2)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恶心、呕吐、禁食、胃肠减压有关。
3) 潜在并发症:
电解质紊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败血
症、糖尿病、DIC 等。
2 .如何加强病情观察:
①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尿量变化。
②观察呕吐物或胃肠减压引流物的性质、量,观察皮肤粘膜弹性,判断失水情况,准确记录24 小时出入量。
③观察腹痛程度及性质有无变化,有无腹肌紧张和腹水等。
④遵医嘱定时检测血、尿淀粉酶、电解质变化。
病例五49 岁男性,8 年前起出现中上腹部隐痛,呈间歇性,常于饭后3 小时作用发作,有时半夜痛醒,进食后疼痛好转。
以后几乎每年冬春季发作,尤其是劳累、饮食不当、心情郁闷更易发作,曾在单位医务室诊断为胃炎,服用普鲁本辛后基本缓解。
6 天前上腹部疼痛较前加重,服阿托品无效,进食或吃点心或也不能缓解,昨起排柏油样大便2 次,每次约250 克,来院诊治。
查体:
体温37℃,脉搏96 次/ 分,呼吸22 次/ 分,血压110/70mmHg,神志清,口唇无苍白及发绀,面色稍黄,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与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肝脾未及,腹软,中上腹有轻度压痛,两下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4.710 12 /L,HGB143g/L,WBC6.210 9 /L,N76%,L22% 。
尿常规无异常,大便隐血试验(+++)。
请回答:
5 / 6
(1)分析护理诊断,列出护理目标(2)还需要配合医生做哪些检查(3)本病人的医疗诊断最可能是何病参考答案(1)本病人的护理诊断有:
组织灌注量不足与溃疡病发生消化道出血有关。
疼痛:
腹痛与胃酸刺激溃疡面,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致胃平滑肌张力增加有关。
(2)护理目标:改善病人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休克症状。
应用缓解疼痛的方法和技巧,使疼痛减轻或消失。
(3)本病人的医疗诊断: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