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美食小吃地理报告学校:顺峰初级中学班级:初二(4)班组员:张芷瑜、项贝贝、许靖宜、罗哲天、岑家津、周颂贤、指导老师:***一、调查背景顺德美食历史悠久,俗话有说“吃在广东,厨出凤城。
”顺德的名厨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颇有名气,顺德的风味小吃种类繁多,简朴纯正,原汁原味,不掺假,不取巧,全凭店主的良心、诚信与德行,全凭祖训和家传绝技以及扎实的基本功,历来以质段味佳、价廉物美取胜,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和食家的赞誉。
香港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称赞顺德水蛇粥“无比的鲜甜”,表示要“跪地膜拜”;赞鲫鱼粥“连细骨也不见”,粥身“甜美”,佩服得五体投地”;试过顺德的姜撞奶,“其他地方的都觉得不好吃”;双皮奶“吃起来很清香,又有弹牙的质”。
顺德小吃的佳品还受到诗歌的礼赞,得到极高的定评。
双皮奶被称颂道:“甘香酥滑奶双皮,玉液凝脂润雪肌。
何必整容求绝色,醍醐助尔赛西施。
”并被尊为“新广东三宝”之一。
牛乳饼则是“补身正气称神品”,传至港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小小顺德,就拥有伦教糕、双皮奶、姜撞奶、鱼皮角、大良蹦砂、南乳花生(由顺德探花李文田命名而走红)、等“中华名小吃”,连广州的“中华名小吃”南信双皮奶、姜撞奶,伍湛记及第粥,广东名饼鸡仔饼(又名“小凤饼”)也是顺德人创制或经营的著名品牌,足以证明顺德小吃在岭南乃至全国享有多么崇高的地位和声誉!二、调查目的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顺德特色美食小吃,增进自己对家乡饮食文化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推广顺德美食。
2、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如图书馆、新华书店、网络等,收集资料。
从收集资料、记录资料到整理、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们逐步形成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访问和调查,培养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学习能力并锻炼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正确地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三、活动过程1、制定计划(1)、时间:2014年2~3月(2)、地点:佛山市顺德区各镇内( 3)、分工:岑家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与素材周颂贤: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与素材罗哲天:资料与素材的整理与总结项贝贝:负责社会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内容许靖宜: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张芷瑜:统筹课题的研究学习,调查报告撰写2、实施方案(1)、调查问卷关于顺德特色小吃调查问卷您好,我们是顺峰初级中学的学生,我们想从你这里了解一下这里的特色小吃,请配合一下我们的访问好吗?谢谢!【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1您的性别是:()A.男性 B.女性2您的年龄为:()A.10~20岁 B.30~40岁 C.40~50岁 D.50~70岁3 你是顺德人吗:()A.是的B.不是【认知】4据您所知,有多少顺德特色小吃:()A.3种B.4种C.5种D.5种以上5您会做多少道顺德美食小吃?()A会做1~3道 B会做4~6道 C不会做6您对顺德美食了解多少?()A了解很多 B了解一般 C了解很少7您对顺德特色小吃的店面还满意吗?()A满意 B较为满意 C不满意 D极度不满意8您对顺德特色小吃还满意吗?()A满意 B较为满意 C不满意 D极度不满意9您喜欢顺德美食吗?()A特喜欢 B喜欢 C一般般 D不喜欢(3)、问卷调查分析在受访者中,大多数是本地人,而且他们之中大多数是青年人或中年人,很少是儿童和老人。
然而,对于顺德美食的评价,那是好评如潮。
特别是当问到对顺德美食的评价时,许多受访者由心地露出了笑容,并毫不犹豫地给了肯定回答。
可见顺德美食的魅力有多大。
但是一些人对顺德的了解程度比较浅,也不太懂去做顺德美食,说明市民没有对文化程度重视,导致对乡土美食不了解,大部分人还是一知半解,说明文化知识未提高。
导致传统美食文化流失,影响到顺德美食发展与传承。
(4)、问卷调查建议加强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外地人口方面的宣传活动,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顺德的饮食文化,从而喜欢顺德的美食,进而喜欢顺德。
顺德各个具有饮食特色的小食应多向外界推广,让外地人更加了解驰名中外的凤城美食,让凤城美食发扬光大。
酒店应多询问顾客对酒店食物的总体的评价,以便酒店对食品的品种、口味做出相应的改变。
而且,酒店应多推出一些符合儿童、老人的一些新美食3、资料整理No.1:大良——双皮奶双皮奶的历史由来据说双皮奶是旧时,由一位祖籍顺德的董姓老人无意中发明的。
当时董大爷以养水牛、挤牛奶维持生计,但由于水牛产奶量很高,当地气候又十分炎热,很多没有及时卖出去的牛奶在变质后只好倒掉。
董大爷为了让牛奶延长保质期,就试着把牛奶用猛火煮熟。
不料却惊奇的发现冷却后的牛奶表面,竟形成了一层又甘又滑的奶皮于是董大爷突发奇想,经过一试再试竟由此而创制了名扬天下的顺德双皮奶。
双皮奶的制作方法材料:一碗新鲜牛奶(400ml左右)、蛋清二只、白砂糖二勺把牛奶倒到锅中刚煮开即可(烧久了会破坏蛋白质,也结不起奶皮了),然后再倒入大碗,这时可以看到牛奶表面结起一层皱皱的奶皮。
拿一个空的大碗放入2只蛋清、2勺糖,搅匀至糖溶解。
等牛奶稍凉后,用筷子把奶皮刺破,再将牛奶慢慢倒入装有蛋清的大碗,搅拌均匀,再沿碗边缓缓倒回留有奶皮的碗。
最后将牛奶放入锅中隔水蒸十分钟左右,用筷子从中间刺入,没有牛奶流出说明全部凝结起来了,大功告成啦。
(*^__^*)它的上层奶皮甘香,下层奶皮香滑润口,故命名为“双皮奶”双皮奶的特色之处顺德双皮奶白而滑,给人一种端庄而温柔的感觉;香气浓郁,奶味浓,扑鼻的浓郁的奶香让人联想起广阔无限的大草原;入口香滑,口感细腻,像婴儿的皮肤一样滑,每品尝一口都有幸福的味道,唤起了童年纯真的生活,心情也格外轻松。
因此双皮奶深受广大的群众欢迎,流传至今,成为顺德的特产之一,被评为“中华名小食”之一。
No.2.陈村——陈村粉陈村粉的历史由来:陈村粉已经有近80年的历史。
1927年,顺德陈村人黄但创制出一种以薄、爽、滑、软为特色的米粉,声名鹊起,当地人称之“粉旦(但)”。
此后,他们将粉送到外地,外地人以“陈村粉”名之。
由于制作精细,陈村粉产量不高,一天只能产粉几百斤,因而显得格外“矜贵”,外地人不易享此口福。
陈村粉的制作方法经不断革新,陈村粉的烹制方法已由传统的几种,激增至近四十种,而且风味各异。
蒸着吃糯、妙着吃爽、滚着吃韧,据食客反映,以蒸制最佳。
1. 陈村粉一斤切短略为摊开在碟上.虾皮和蒜蓉用油炒香后再放调好味的肉末炒一会.然后铺在陈村粉上.再洒点元贝酱(买东西送的没地方用).2. 上烧开的蒸锅蒸十五分钟左右.洒上葱花再蒸半分钟.另外把鲜味酱油和香油调成味料倒上蒸好的粉上.陈村粉的特点之处陈村粉有三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米香味浓郁,二是厚度很薄,只有0.5—0.7毫米,而普通粉的厚度都在1毫米以上,三是陈村粉的韧性适中,比普通粉好,可以说柔韧性十足而又嫩滑。
No.3伦教——伦教糕伦教糕的历史由来伦教糕用大米浆经发酵蒸制而成。
其糕体晶莹雪白,表层油润光洁;内层小眼横竖相连,均匀有序;质爽软而润滑,味甜冽而清香。
此品因首创于顺德县的伦教镇而得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清咸丰间成书的《顺德县志》载:“伦教糕,前明士大夫每不远百里,泊舟就之。
其实,当时驰名者止一家,在华丰圩桥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适设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浊,非他人所用。
”伦教糕始制于明代伦教镇石桥头一家梁姓的粥品店。
糕体色泽雪白晶莹,横竖小眼相连,均匀有序,质地爽软滑润而有弹性,不易断裂,食味清甜透凉,齿颊留香。
至今风行海内外。
主要原料是大米粉子,具有嫩,香,甜,糍核爽口的特点,是宴请宾客常用得一道名小吃。
伦教糕的制作方法原料:糯米 250克、白砂糖 600克、面肥 20克、植物油 3克、碱 1克各适量①预早一日用1/4杯水开匀面种成液体,加入砂糖3克略拌匀,用干布盖着,放在温暖的地方待发;粘米洗干净后浸4小时,放入搅拌机搅碎成米浆,用布袋盛着,扎实袋口,以重物压去水分,然后放入盆中搓松;水500毫升和糖同煮溶,逐量加入粉内,一边加一边搓至混合,加入面种拌匀,用干布盖着盆口再盖上木板,放在温暖处待发(夏天6小时,冬天12小时或以上,用手撞盆边,见有小气泡浮起有酸味为合)。
②蒸笼铺上湿布及扫油,放滚水上蒸。
③粉浆加枧水 1.5毫升和熟油搅匀,快手倒入蒸笼内以布覆盖笼口,掩盖蒸25-30分钟,连布拉出放疏格竹箕上,冷却切件享用。
伦教糕的特别之处伦教糕的糕质明亮、呈乳白色有透明感。
一般为三角形,切边无碎屑,外表饱满,平滑不缩。
成软滑有弹性的“海绵体”状,牙嚼微带韧性,内部多孔呈晶花形状。
香甜润滑,无酸味,不腻口,质爽软而润滑,味甜冽而清香。
颇值得一尝。
No.4均安——煎鱼饼均安鱼饼的历史由来清代同治年间,均安仓门人欧阳礼志将其父欧阳华长的厨艺发扬光大,创制了煎鱼饼。
当地群众早就善于将鲮鱼起肉剁烂来做鱼青,或蒸或打边炉,味道鲜美。
欧阳礼志加以改进,将鲮鱼青压成薄饼形,用慢火煎至金黄,使之成为佐酒下饭妙品。
礼志最初在均安圩中心街(今华安直街)设档,后来他的儿子寿钊继承父业,挂出了“寿钊鱼饼”的招牌。
由于香气扑鼻,爽滑甘美,这种鱼饼很受欢迎,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美食,并传至中山海洲、新会等地,还登上“南航”的飞机餐。
时至今日,港澳仍有“顺德礼志鱼饼”出售。
均安鱼饼的制作方法原料:鲜鲮鱼肉、葱粒、香芹、腊肠、豆豉、清水、糖、生粉、味精、盐、蜜糖1、挑选鲜活鲮鱼,去鳞、内脏和骨头成肉片后剁成肉泥,2、加味精、盐、蜜糖及少许生粉挞成白里透青的肉胶(俗称鱼青),3、然后加入适量清水拌均成胶糊,再用模压成薄饼状。
4、慢火烧锅下油,放下鱼饼,慢火煎至两面起金黄色即成。
均安鱼饼特别之处鱼饼色泽金黄,具有香、滑、爽、嫩、鲜的特色,是下酒下饭之佳肴,令人“食过番(再)寻味”。
均安煎鱼饼甘香爽滑,鱼肉有弹性,以蚬蚧酱佐食更显鲜味。
这一款传统美食,在顺德均安镇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曾获“中华名小吃”的称号。
特点是色泽色鲜美,爽滑甘美。
四、活动体会在这次活动中,让我们更加清楚地、深刻地了解到我们顺德美食无限魅力。
原来我们家乡的美食文化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我为它感到骄傲!让我们一起把我们引以为豪的顺德美食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让我们的顺德美食继续发扬光大!然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我们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学会了如何去整理、分析资料与素材,锻炼我们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调查的一开始,大家的意见都不统一,在多次的讨论,才有了大概的计划。
在做问卷调查时,让我们学会了许多。
一开始时,我们站在那很尴尬,不知该如何开口。
但凡事都有第一次。
当我们第一次大胆地鼓起勇气向对方提出调查要求时,当对方答应时,我们满心欢喜,觉得自己成功了!渐渐地,开始自己能够应付自如,我们懂得了人际交往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