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政策
目标:确保2011年年底前“每个应设村卫生 室的行政村都有1所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 都有乡村医生”。
管理资料 21
一、总体要求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从 实际出发,明确乡村医生职责,改善执业 场所,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 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门诊统筹实 施范围,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养老政策, 健全培养培训制度,规范执业行为,强化 管理指导,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为农 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 疗卫生服务。
13
由此可见,农村卫生工作对于
医改的成败,对于整体卫生工 作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社会 和谐、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 要的意义。
14
作为乡镇卫生院的院长 如何带领农村卫生工作者在新医改
的攻坚时期,发挥好“枢纽”、 “核心”作用,关系到我市新医改 的顺利实施,大家肩负的使命光荣 而艰巨。
15
32
(三)加强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业务 指导和管理
鼓励各地在不改变乡村医生人员身份和村 卫生室法人、财产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推 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由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乡镇卫生院对乡村 医生和村卫生室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和药 品器械供应管理以及绩效考核。
33
乡镇卫生院要通过业务讲座、例会等多种 方式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业务指导,对乡村 医生及村卫生室药品器械供应使用和财务 管理进行日常监督,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统一组织下对乡村医生及村卫生室的服务 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
28
四、加强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管理 (一)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管理规定 乡村医生必须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 业(助理)医师证书,并在卫生行政部门 注册并获得相关执业许可。 在村卫生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也 应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执业医师法 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 法规,加强准入管理。 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 务的人员原则上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 以上资格。 严禁并坚决打击不具备资格人员非法行医。
★我市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工作运行一年多来,
逐步得到规范,但在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资源整合 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情况,主要是在一村多室的乡镇对于 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核定上,引起矛盾和纠纷。 关于补助对象(乡村医生)的核定程序,《河北省乡村医 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办法》(省政府办公厅于2009.11.17以 办字〔2009〕139号转发)进行了明确规定,希望各县(市、 区)严格按照139号文件确定乡村医生。 核定程序:村民委员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从在村 卫生室执业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中推荐提名,经乡镇卫生院、 乡镇政府审查并签署意见后报县卫生局审定、县财政局备案。
30
(二)强化县级卫生等部门的管理职责
要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将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纳 入管理范围,对其服务行为和药品器械使用等进 行监管。 要求建立健全符合村卫生室功能定位的规章制度 和业务技术流程,组织乡村医生培训。
31
要求科学划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职能分 工,合理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量,加强 绩效考核。考核结果在所在行政村公示,并作 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和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 村医生进行动态调整的依据。 要求县级卫生、财政、价格等部门加强对乡村 医生和村卫生室补助经费使用的监管,督促其 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和药 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 记录、支出有凭证。
22
二、明确乡村医生职责
乡村医生:是指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资格,包括在 乡村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职责: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 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 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
23
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 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 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 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 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乡镇卫 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 托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 传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17
为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不破,
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 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根据深化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 国务院办公厅于7月2日以国办发〔2011〕 31号文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 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省政府办公厅于2009.11.17以办字〔2009〕 139号转发了省卫生厅、财政厅联合制定 的《河北省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补 助办法》
7
新医改,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是世界 性的难题,是医药卫生体制重构的庞大工 程,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热切期 盼,为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度医药卫 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任务,卫生部并 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一 系列的配套文件。
8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
医改工作,相继出台了有关 政策,重视的高度史无前例。
18
目前,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任务
基本完成,对村卫生室和乡村 医生的改革已经起步,正在逐 步推进。下面,我们重点学习 有关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 建设的最新文件精神。
19
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
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
管理资料
20
《指导意见》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总体要 求、乡村医生职责、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 全覆盖、加强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管理 、将村 卫生室纳入相关制度实施范围 、完善乡村医生 补偿和养老政策、健全乡村医生培养培训制度 、 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指 导意见 。
作为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必须做到: 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按照 杨新建厅长的要求: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 领导下,善于学习,勤于研究,敢于担当, 只争朝夕,“用心、用情、用力”,扎扎 实实做好医改工作,打赢这场没有血与火, 但比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都更加艰难的战 争!
16
乡镇卫生院长除了管理好乡镇卫生院外, 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做好村卫生室 和乡村医生的管理。 乡村医生是具有中国特色、植根广大农 村的卫生工作者,长期以来在维护广大 农村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 用。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医改工作 的深入推进,乡村医生队伍发展遇到了 新的情况和问题。
门诊统筹实施范围
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 机构管理,并将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 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支 付比例不低于在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支付比例。 要充分发挥新农合对乡村医生、村卫生室医 疗费用和服务行为的监管作用。
37
鼓励地方结合推进新农合门诊统筹,
同步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探索 按人头支付、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 式,利用支付政策引导乡村医生和村 卫生室转变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要加强对新农合支付村卫生室诊疗和 药品费用的监管,防止虚开单据,骗 取套取新农合资金。
26
(二)合理配置乡村医生 乡村医生执业范围 可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包括村卫生室 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办的诊所等其他医疗 卫生机构) 乡村医生配备标准 原则上每千人应有1名乡村医生,居住分 散的行政村可适当增加;每所村卫生室至少 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
27
如何确定乡村医生 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会同有关部门考核确定
34
(四)提高村卫生室信息化水平 将村卫生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和 管理范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其服务行为、药 品器械供应使用加强管理和绩效考核,提高乡村 医生及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根据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设计有关软件,建立统 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行乡镇卫生院和 村卫生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
10
2011.7.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 2011.7.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 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1〕31号) 2011.7.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财 政部、卫生《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债务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 32号)
4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7.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 升基层服务能力。 8.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 生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适宜人才。 9.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提 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5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10.全面开展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居 民健康素质。 11.完成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 预防为主方针。 12.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服务可及性。
2
《工作安排》提出五大方面17项具体任务: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基本实 现全民医保。 2.全面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增强保障 能力。 3.提高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水平,方便 群众就医结算。
3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4.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实 现基层全覆盖。 5.建立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重塑基 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6.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24
三、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
(一)明确村卫生室规划设置和建设标准 村卫生室设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 村卫生室,人口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 村可酌情增设;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 村原则上不设村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