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1课时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之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曾默想和探究“天”的道理。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对大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借指天空、宇宙)。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A.哲学的发展与大自然有关B.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人们头脑自生的C.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D.认识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答案】C【考点】哲学的来源【难度】一般2.某学校组织义务劳动,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
”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
”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由此可见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思维出现的分歧③哲学争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惑④哲学并不是高悬于空中的思想楼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揭示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①④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
是由于生活的困惑使我们产生了哲学上的争论,③错误。
【考点】哲学的产生【难度】一般3.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之王;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母;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
哲学犹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①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②哲学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③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④哲学总是与人们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考点】哲学的含义【难度】一般4.生活中有了人们对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才有了哲学的智慧。
哲学是思,是辩,是追问。
追问、总结和反思是哲学思维的特点。
这表明②人们对生活的反思与追问都会成为哲学③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说④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①③符合题意;哲学源于人们对生活的反思与追问,但不是人们对生活的反思与追问都会成为哲学,②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④表述片面;故选B。
【考点】哲学的产生【难度】一般5.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8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这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关。
这些故事说明①哲学智慧是哲学家对外界的一种惊讶情绪②反思性是哲学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的特征③哲学就是对实践的追问以及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的任务是对现存的万事万物提出质疑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D【考点】哲学思维的特点【难度】较难6.2016年11月17日是第十四个世界哲学日。
这一节日有助于推动人们重新思考哲学以及哲学在公共生活领域和应对新的社会变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这种重要作用体现在①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②使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③使人们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发展④人们的思考总会触及这样那样的哲学问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揭示的是哲学的本义,④揭示的是哲学的起源,都不是对哲学作用的描述,排除。
②③正确阐释了哲学的作用,符合题意。
【考点】哲学的作用【难度】一般7.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
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哲学是使人的身心变得更加健康的灵丹妙药②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哲学深入独到的研究③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人的成长过程④我们要学好哲学从而使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材料揭示了哲学对人的生活的影响,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③④符合题意。
①夸大了哲学的作用,排除;②说法错误,排除。
【考点】哲学的功能【难度】较难8.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脱出愚蠢。
由此可知①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②哲学的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④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D【考点】哲学与实践,哲学的本义【难度】一般9.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俗化、形象化,用中国式语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和要求感性化、形象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B.哲学总是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C.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俗化、形象化是哲学的根本任务【答案】C【解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俗化、形象化的目的是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符合题意。
A不符合题意,排除。
B与客观现实不符,哲学对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
D观点错误,哲学的根本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考点】哲学的任务【难度】一般10.《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一文指出,要善于对待和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把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由理论高度上升到哲学高度。
由此可见①哲学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②哲学就是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上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③哲学是一门使人智慧的学问④哲学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D【考点】哲学与生活【难度】一般11.某哲学家以分析幽默短信、讲述个人经历和与听众交流等方式,平实亲切地为听众们讲述了如何活用唯物辩证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等基础的人生哲学。
由此可见①生活中的真、善、美离不开哲学科学②哲学指导人们更好地追求真、善、美③追求真、善、美需要我们学好哲学④学好哲学就能追求到真、善、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D【解析】①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材料揭示了哲学在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的重要性,②③符合题意。
【考点】哲学是美好人生的向导【难度】一般12.人若要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进入哲学领域。
只有哲学才能找到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恰当位置,从宽广的视野、从最深最高的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人生。
这表明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③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④不受哲学影响的人生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C【考点】哲学是美好人生的向导【难度】一般二、非选择题1.屈原在《天问》里面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懵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表达了其对世界本质的理性探索,对人类社会的总体认识,在那个时代,已不啻构建了一座精神的巨峰。
关于其写作灵感与缘由,汉朝王逸在《楚辞章句》里有一段描述:“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于是“因书其壁,呵而问之”,遂成《天问》。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答案】①“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因书其壁,呵而问之’,遂成《天问》”体现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表明了惊讶、追问和思考是哲学的起点,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③整个材料表明,哲学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考点】生活与哲学的关系【难度】一般2.努力以哲学的方式关注并影响现实生活,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把哲学的思想触角深入到现实生活的重大课题。
“财富”问题、“资本逻辑”、“虚拟财富”、中国人生存方式的变迁……一系列的课题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
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思想保证,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哲学的依据和指引。
运用“生活处处有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
【答案】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必须把思想的触角深入现实生活的重大课题。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
新的研究成果照亮了改革开放前进的方向。
③真正的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一系列课题研究成果的出台,有利于指导现代化建设走向新的辉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本题设问知识范围明确,解答时首先要准确调取相关知识。
学生可以从哲学与实践的关系、哲学的本义、哲学的功能等角度对材料有效信息进行描述和阐释。
组织答案时要注意材料和观点的统一。
【考点】哲学与实践的关系、哲学的本义、哲学的功能【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