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课件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课件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6பைடு நூலகம்
1.实现两大目标
学生具备两种能力
即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形成较强 的就业竞争能力,为其毕业后能够适时转岗、持 续学习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把学生需 要工作转变为工作需要学生,让学生获得尊重赢 在职场。构建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
学校做出两大贡献
即为国家产业发展做出贡献,为改善民生做 出贡献,成为区域或相关支柱产业技能型人才的 主要提供者和当地人民群众提升就业技能和生活 质量优先选择的教育机构。实现“两个满足”。
中高职协调发展和现代职教体系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2
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教育部强调,“巩固发展成果,推动改革 创新,强化内涵建设,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提 高质量”是今后中职教育发展的基调。
提高质量,就是要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 把资源配置和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和实训 环节,通过专业和职业岗位的对接、教材内容 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 和基础能力建设,实现质量、规模、结构和效 益的有机统一,开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 面。当前,要更加重视三个方面的工作:
2.创新“四个环节”。以专业建设和队伍建设为重点, 创新专业设置,建立动态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健全政策 机制;创新管理制度,有效监控质量;创新工作机制,推 进教产结合。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9
(二)加强建设
围绕提高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强化 内涵建设,实施好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提 高办学水平。重点建设科学合理、先进实 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技能教室”(或 称“工学教室”、“实操教室”),进行 一场深刻的教室革命,创设知识学习、技 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复合 齐全、校园文化和工业文化、企业文化紧 密结合的教学环境,促进职业教育教、学、 做的协调统一。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3
(一)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做中学、做中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的基本规律。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 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职业学校学生 实践技能的形成一般需要经过感知认同、模仿 练习、熟练协调、反馈校正和创新创造几个阶 段,要在实践性教学环境中通过反复训练才得 以形成;技能型人才的观念、态度、行为和技 能必须在生产一线实践中进行培养。真正实现 工学结合,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学校教学过 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11
(二)管理保证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基础制度建设,实现科 学管理。通过人才需求预测、学校和专业布局的 优化,实现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2010年,教 育部先后出台了五个方面9项中等职业教育管理 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文件,为健全中等职业学校管 理,规范办学行为,强化素质教育,推动科学发 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1
改革背景 逻辑主线 杭州样式
一、改革背景:职教发展步入了体系建设新阶段
厘清思路“一二三”
一个核心——提高质量 两条主线——改革创新和加 强建设 三项保证——政策保证、管理保证和规模保证
行动路径“一二三”
一根主轴——落实行动
两个轮子——中职10项
行动计划和高职五年发展计划 三篇文章——校企合作、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10
三 项 保 证 —— 政 策 保 证 、 管 理 保证和规模保证
(一)政策保证
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完善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 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提高技能型人才 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当前特别要克服“地方没有中央热、执行没 有政策热、企业没有学校热”的现象。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7
2.争取八个升级
校园面貌 学生面貌 技术水平 学校管理 队伍建设 文化内涵 社会评价 政府评价
从“1.0版本”发展到“2.0版本” 从“消极”走向“阳光” 从“简单”走向“复杂” 从“粗放”走向“精细” 从“平庸”走向“优秀” 从“单一”走向“多元” 从“消极”走向“积极” 从“可有可无”变成“不可替代”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4
(二)更加注重文化课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最近,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高楼大厦代表不了职 校教学水平。“只有当这些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年青一代 下班后,穿上西装、系上领带去休闲,懂得欣赏名曲、 名诗与名画了,才真正做到职业教育的脱胎换骨。”她 进一步强调:“职业院校学生光掌握一门应用技能与技 术太单一了。从现在开始必须把他们当做重点高中与大 学的孩子一样看待,给他们补上职业与人文素质方面的 ‘短板’,为将来的全面培养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8
两条主线——改革创新和加强建设
(一)改革创新
1.改革“四个模式”。围绕提高质量,以校企合作为切 入点,加快改革办学、培养、教学和评价模式,增强发展 活力。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落实,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 同参与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 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以此带动其他改革。
(三)规模保证
通过继续统筹高中段教育,合理布局、东 西合作,实现规模的巩固和扩大。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12
行动路径“一二三”
一根主轴——落实行动
职业教育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既已 定,剩下就是如何贯彻执行落实到位的问题 了。在可预见的10年到30年内,职业教育 是我国能否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贫困 群体生存状况能否好转、社会能否保持稳定 和谐的重要因素。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取决 于,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政府层面、政策环境, 还是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改革上,都能够 按照既定方针贯彻执行不走样。
今后一个时期,在关注专业课程改革的同时,要 更加注重文化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特别是语 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等课程。
中职教学改革的三个模式
5
(三)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实现两大目标,争取八个升级
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学生社团 建设、文化建设、体育艺术建设,使我市中职 学校有更多的“美丽校园、快乐学生、幸福教 师”。积极开展“阳光学生”评选,成立篮球 队、足球队、合唱队,经常组织各项活动和竞 赛。扩大和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形成“文化+ 技能”、“规范+特色”、“名师+团队”、 “内涵+外聘”的学校发展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