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2021年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2021年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铺轨施工技术安全规则1.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5标段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2总则1、轨道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和施工机具等实际情况,按照本规则要求,制订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
2、轨道工程宜采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施工。
所用各种机具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3、各种轨道器材均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技术规定。
特定的轨道器材应按设计规定的要求办理。
4、轨道施工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时,除按本规则要求执行外,还应制订单项的安全操作细则。
5、轨道施工现场应禁止非施工人员和外部车辆通行。
施工单位应在各通道口设置禁止通行的标志,必要时应派人看守。
6、工间休息时,应将料具妥善放置在工程行车线限界以外。
施工人员严禁在轨道上、明桥上、易坍塌处等地方坐卧休息。
7、施工人员上下班时,严禁在已开通的新线上行走。
8、施工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扒乘列车。
9、轨道施工现场必须设有施工负责人后方能施工。
10、轨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工作除应按本规则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1、凡参加轨道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本规则,并在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
1.3轨料的堆放、装卸和搬运1.3.1一般规定1、轨料的堆放、装卸和搬运宜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当用人工时,应组织足够的劳力,选用适当的工具,由专人统一指挥进行。
2、轨料应按制定的场地分类堆放,堆码稳固,不得压伤轨料和侵入限界。
3、轨料装车不得超限、超载和偏载,并应捆绑牢固。
料车运行中发现装载不良,必须立即停车整理加固。
未经整理加固,严禁继续运行。
4、轨料装卸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道路通畅,夜间装卸应有照明。
5、轨料堆放、装卸和搬运时,施工人员应按劳动保护有关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6、轨料卸车时,施工人员在列车未停稳前,不得打开车门及做其它影响安全的准备工作,开车门时,车上人员应离开车门附近,车下人员不得站在车门下面。
7、随车装卸人员应乘坐在单独载人,四周有栏杆的平板车或轨道车内。
车未停稳,严禁上下。
8、车辆行走时,严禁装卸轨料。
9、装运超限轨料应按铁道部现行的《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1.3.2轨料堆放1、钢轨采用立放或扣放堆码时,应符合下列要求:⑴基层及各层之间支垫平稳;⑵向上每层收台尺寸不宜小于一个轨底宽度;⑶扣放不宜超过6层,如场地限制需加高堆码时,应加强支垫;⑷在行车线两侧堆码时,应有临时支挡和捆绑措施。
2、预应力混凝土枕堆码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枕垛与所装卸的轨道基本垂直;⑵堆码高度不宜超过14层,上下保持同位;⑶每层间在承轨槽处用小木方等支垫,支垫物顶面高出挡肩或螺旋道钉顶面20mm;⑷地面应找平夯实,支垫稳固,必要时可铺设木枕或用浆砌片石、混凝土等砌筑支垫平台。
1.3.3人工装卸、搬运钢轨、轨枕1、钢轨装卸、搬运必须使用轨钳、拉轨钩绳、翻轨器和撬棍等工具;严禁直接用手搬运或放在肩上扛运;在装卸、搬运过程中不得抛掷。
2、钢轨翻面应使用翻轨器。
如用撬棍翻面,应由熟练的施工人员操作。
3、采用滑行方法装卸钢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⑴滑行轨安放稳固,坡度适当;⑵装卸长12.5m钢轨用滑行轨不少于2根,长25m钢轨用滑行轨不少于4根;⑶拉轨人员行走的道路平整无障碍物,并由专人统一指挥,速度一致;⑷每次卸下一根钢轨后,及时搬开,以免互相碰撞,弹跳伤人。
4、钢轨抬运应使用牢固的绳索。
抬运时,每人担负的重量不得超过60Kg,并由专人叫号统一指挥,动作一致。
5、抬运钢轨的跳板应符合下列要求:⑴坡度不陡于1:3,两端放置稳妥;⑵厚度不小于65mm;⑶宽度不小于400mm;⑷表面有防滑设备,冬季施工要扫雪除冰、加强防滑设施;⑸跨度大于4m时,中间加支撑。
5、轨枕卸车,近处不得站人。
车辆如需移动,应事先与车上施工人员取得联系,并检查线路上有无障碍物1.3.4人工装卸道碴1、道碴装卸作业时,施工负责人应用音响信号进行指挥。
2、装卸道碴应将车门挂牢,所搭跳板应符合规定。
3、分段卸碴时,车上道碴应左右匀称下卸,防止卸后车辆偏载脱线。
4、装卸道碴时,施工人员不得站、坐于车帮上和两头端板上,严禁站、坐在两车之间。
5、装卸完的道碴列车应将车门关牢,插好插销,清理好轨面和轮缘槽。
所卸道碴其坡脚与轨面水平等高处距钢轨头部作用边不得小于0.81m,堆码稳固,向线路一侧的边坡不得陡于1:1,双线间堆码高度不得超过轨面300mm。
装道碴时散落的道碴,也应清理达到上述规定。
经施工负责人检查确认符合上述要求后,可将列车拉出装卸道碴地点停车,确认无脱线后,方可开车。
1.3.5单轨车、小平车和轨道车的使用1、使用单轨车或小平车时,必须按照铁道部现行的《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的有关规定设置防护。
2、单轨车和小平车不得在夜间或降雾、暴风雨雪天气使用。
3、使用单轨车应有专人负责,同时应配有足够的随车人员,以便来车时能及时撤到限界以外。
在双线地段应在外股钢轨行走。
4、使用小平车应符合下列要求:⑴必须由经过考试合格、持有使用证、经施工负责人指定的专人负责使用;⑵配有足够的随车人员,以便来车时能及时将小平车撤到限界以外;⑶小平车具备制动装置及两个以上的止轮器;⑷使用负责人随带音响信号、信号旗等;⑸走行限速5Km/h;⑹任何时候操作人员不得手离小平车,不得在车前拖拉行走;⑺数辆小平车同向运行时,两车间距不小于20m;⑻在陡于6‰的下坡道上,不得运送轨料。
5、单轨车和小平车不得载人。
6、轨道车必须由经过考试合格、持有轨道车驾驶证、经施工负责人指派的人员驾驶。
1.3.6机械装卸、搬运轨料1、各种装卸、搬运轨料的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
操作时应配有固定吊装指挥人员。
2、各类吊机操作,必须符合各吊机的使用说明和有关起重规定。
严禁违章起吊。
3、吊机吊重应保持垂直起吊,不得斜吊或拖拉。
起、落、旋转均应平稳。
旋转时应有专人拉缆绳,旋转中不得起落扒杆或升降吊重物。
4、起吊作业地点上空遇有高压线时,吊机扒杆顶端与高压线间的安全距离为:当高压线为10KV时不得小于2m;35KV时不得小于4m。
5、吊机操作地点的地面应坚实平整,起吊前应先试吊,确认安全稳妥后,方可正式操作。
6、任何吊重物上严禁载人,起吊操作范围内不得有人。
7、轨料吊装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操作。
8、轨料吊装收工前,吊机的吊具、挂钩等应拴牢,并不得侵入限界。
电动吊机应切断电源。
各类吊机均应制动和锁定。
9、吊机装卸钢轨时,宜使用两台龙门吊机起吊。
如使用一台吊机时,应配有专用扁担。
10工间休息或收工后,吊装的轨料严禁呈悬空状态。
1.3.7轨料散布1、轨料宜用火车每隔500m卸一次,再用小平车倒运。
2、小平车散布钢轨,应先制动,然后将钢轨卸在路肩上,再由人工抬运就位。
散布时严禁抱轨。
3、抬轨距离不宜大于50m。
4、未上轨前,配件不得放在轨枕上,以免钢轨就位时砸飞配件或翻倒钢轨伤人。
5、配件应散布在轨枕上,不得放在路肩上,以免影响施工人员行走。
6、铺设长25m钢轨混凝土枕轨道时,宜采用小型机具卸车,并采用带有轻便龙门轨的龙门吊机上轨。
7、在桥上散布轨料时,应制定相应的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1.3.8工程列车运输1、运行工程列车的线路应在铺轨后进行重点整道。
经重点整道后,行车速度不得大于20Km/h,以后随线路质量的提高,可逐步提高行车速度,但最高不宜大于40Km/h。
2、工程列车应减少前推后拉的编组方式。
如遇前推后拉推进运转时,应增加引导人员,速度不得大于15Km/h,司机应加强了望,列车前端车辆应有风动制动装置。
3、工程列车上所装料具,如需在途中先卸一部分,则应在装车时作好妥善安排,使卸后车上剩余料局不致形成偏载。
4、运送散装轨料,应进行临时捆绑。
5、运送跨装轨料,应加强捆绑和支挡。
跨装车辆间的提钩拉杆应绑牢,车钩钩头应加防伸缩夹具,防止轨料窜动。
6、跨装与散装轨料的车辆上严禁载人。
7、工程列车的运输方案,应有施工负责人与实施前向司机、车长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1.3人工铺设道岔1、抬运岔枕、道岔部件时,抬运人员双脚应踏在轨枕盒内。
道岔部件就位时,宜使用小型机具。
2、安装滑床板、垫板时,必须使用撬棍等工具进行就位,严禁直接用手调试就位。
3、安装尖轨时,严禁将手脚放在基本轨和尖轨之间。
4、安装轨撑时,不得用手探摸轨撑与钢轨、滑床板、垫板间的空隙。
5、道岔各部尺寸铺钉后应符合铁道部现行的《铁路轨道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以免发生脱线事故。
6、道岔铺设后,当连接曲线未铺前,在辙叉后面必须加铺一节临时短轨,以免辙叉被机车附件挂上。
7、新铺道岔的尖轨必须钉固加锁,防止搬动。
8、新铺道岔如需临时使用,宜安装带柄标志转辙器,不得用撬棍扳道和采用道钉支顶尖轨的作法。
1.4新建线路整道和维修1.4.1重点整道1、新铺线路应及时进行重点整道,以利工程列车等的安全行驶。
2、重点整道主要作业应有:方正轨枕;拧紧螺栓(或补齐道钉);拨直拨顺线路方向;处理危及行车安全的三角坑等。
3、大、中桥上重点整道前,应安设临时避车台。
4、重点整道的同时,平交道应临时铺垫,并设立临时道口标志。
5、重点整道后,应立即安排巡道人员和道口看守人员。
6、线路经重点整道后,列车运行速度不得大于20Km/h。
1.4.2上碴整道1、经重点整道后的线路应及时上碴整道2、上碴宜采用火车运输、人工卸车,或用风动道碴车运卸。
3、上碴应分层进行。
第一次按10~15cm的起道量上碴,第二次再按全部数量上足。
4、每个道碴车应指定一名组长,负责指挥开关车门、卸碴、检查和清道等工作。
5、下列情况不得卸碴:⑴未到达卸车地点;⑵未确认卸车信号;⑶道口、明桥面或影响道岔信号和导管扳动的地段;⑷夜间和无照明的隧道;⑸临线来车时;⑹列车转移走行途中。
6、卸完道碴的列车在下列情况不得开车:⑴未清理好线路;⑵车门未关好;⑶车内余碴偏栽未匀平;⑷施工负责人未给车长信号,车长不得给司机开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