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左支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左支座课程设计说明书

左支座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班级:机设11008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编制工艺规程 (3)1.1零件的作用 (3)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1.3零件的毛坯尺寸 (5)二、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5)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5)2.2 加工方法的选择 (6)2.3拟定工艺路线 (5)2.4工艺方案分析 (7)2.5最终工艺路线 (7)3.1机床的选择 (8)3.2夹具选择 (8)3.3量具 (8)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8)五、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10)工序一:粗铣孔Φ80H9大端端面 (10)工序二:粗镗Φ80H9内孔 (12)工序三:精铣Φ80H9大端端面 (13)工序四:精镗Φ80H9内孔 (14)用高速钢锪孔:4xΦ20mm,Φ25H7,Φ38mm (16)铰孔,Φ24.75mm铰至Φ25mm,Φ37.5mm铰至Φ38mm。

(18)宽度为5mm的横纵两个铣槽 (18)六、夹具设计 (18)3.1 确定设计方案 (18)3.2 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 (19)3.3定位精度分析 (19)3.4 操作说明 (19)七、参考文献 (20)一、编制工艺规程1.1零件的作用左支座的作用是将穿过支座中心孔的轴或者杆,通过侧面的耳孔中安装螺栓进行夹紧,使轴杆固定。

松开螺栓后轴杆可转动或者滑动。

具体方法是:用螺钉通过4XΦ13mm的孔连接于机架上,底板4XΦ10mm的大孔是固定支座的沉头螺钉孔,2XΦ10mm的孔是定位销孔,M10-7H为放松螺钉孔,固定侧耳螺栓。

该零件纵横两方向上的5mm的糟使Φ80mm的孔有一定的弹性。

利用一端带Φ20mm(穿过Φ21mm的孔)的孔和另一端Φ25H7配合的杆件进行旋紧,使装在Φ80H9的芯轴能定位并夹紧。

1.2.零件的工艺分析左支座共有两组加工表面,它们互相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别叙述如下:(1) 以Φ80H9内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80H9孔的大端面A以及大端的内圆倒角,四个Φ13mm的底座通孔和四个Φ20mm的沉头螺栓孔,以及两个Φ10的锥销孔, 螺纹M10-7H的底孔和尺寸为5的纵槽。

主要加工表面为Φ80H9,其中Φ80H9的大端端面Φ80H9孔的轴心线有垂直度要求为:0.03mm,Φ80H9内孔的表面粗糙度Ra=1.6um,大端面A的表面粗糙度Ra=3.2um,尺寸为5的纵槽的表面粗糙度Ra=12.5um,4xΦ20mm和4xΦ13mm的内孔表面粗糙度Ra=12.5um。

(2) 以Φ25H7的孔为加工中心的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21mm的通孔和Φ38mm的沉头螺栓孔以及Φ43mm的沉头孔,螺纹M10-7H的底孔和尺寸为5的横槽。

主要加工表面为Φ25H7。

其中Φ25H7和Φ38mm的内孔表面粗糙度Ra=3.2um,Φ21mm和Φ43mm的内孔表面粗糙度Ra=12.5um。

1.3零件的毛坯尺寸该零件的材料为HT200,由于铸件不得有气孔、砂眼等铸造缺陷,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知,可以选择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成型。

尺寸公差等级CT8~10,加工余量等级MA为G(查《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P128 表3-13)。

故选择尺寸公差等级8,加工余量等级MA为G。

由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得该零件的加工余量如下。

加工表面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加工余量说明Φ80内孔 80mm H 2.0~2.5 孔降一级零件外表面 >100um G 2.5~3.0 外侧加工零件的毛坯尺寸主要尺寸零件尺寸总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公差等级CT零件总高度 100mm 3mm 103mm 1.6mmΦ80内孔 80mm 5mm 75mm 1.6mmA表面 140mm 3mm 143mm 1.8mm二、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2.1 定位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的时候,应该选取这些不加工的表面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该选择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现取上表面作为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的时候,应该进行尺寸换算。

现选A表面做精基准(既为装配基准,又为设计基准),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2.2 加工方法的选择该零件毛坯包括下平面及一个大孔六个阶梯孔两个小孔两个螺纹孔以及两个缝槽,一个内孔倒角,材料为HT200。

以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参考《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有关资料,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1) A表面未标注公差,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3.2um,粗铣及精铣即可。

(2)孔ф80H9公差等级为9级,表面粗糙度为Ra1.6um,粗镗,半精镗及精镗即可。

(3)孔4xф20为未注公差,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6.3um,粗锪孔即可。

(4)孔4xф13为未注公差,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12.5um,钻削即可。

(5)孔2xф10为未注公差,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1.6um,钻削及铰孔即可。

(6)内螺纹M8-7H公差等级为7级,表面粗糙度为Ra6.3um,钻孔及车内螺纹即可。

(7)内螺纹M10-7H深18,表面粗糙度为Ra6.3um,钻孔及车内螺纹即可。

(8)孔ф38mm为未注公差,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3.2um,锪绞即可。

(9)孔ф25H7公差等级为7级,表面粗糙度为Ra3.2um,钻削即可。

(10)孔ф43mm为未注公差,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12.5um,粗铣。

(11)垂直缝槽5 为未注公差,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12.5um,粗铣削即可(12)水平缝槽5 为未注公差,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12.5um,粗铣削即可(13)ф80H9内孔边缘2x(1)45°倒角,精镗即可。

2.3拟定工艺路线该零件毛坯包括下平面及一个大孔六个阶梯孔两个小孔两个螺纹孔以及两个缝槽,一个内孔倒角。

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及先粗后精先面后孔的原则,该零家加工可按下述工艺路线进行。

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一:粗镗、精镗孔ф80H9孔的内圆工序二:粗铣、精铣ф80H9的大端端面工序三:镗ф80H980H9大端处的2×45°倒角。

工序四:钻4xф13mm的通孔,锪4xф20mm的沉头螺栓孔。

工序五:钻2xф10mm的锥销底孔,粗铰、精铰2xф10mm的锥销孔。

工序六:铣削尺寸为5mm的纵槽。

工序七:钻削通孔ф20mm,扩、铰孔ф25H7,锪沉头螺栓孔ф38mm和ф43mm。

工序八:钻削M10-H7和M8-H7的螺纹底孔。

工序九:铣削尺寸为5mm的横槽。

工序十:攻螺纹M10-H7和M8-H7。

艺路线方案二:工序一:粗铣、精铣削ф80H9孔的大端端面。

工序二:粗镗、精镗ф80H9内孔,以及倒2×45°的倒角。

工序三:钻削底版上的4xф13mm的通孔,锪4xф20mm的沉头螺栓孔。

工序四:钻削锥销孔2xф10mm底孔,铰削锥销孔ф10mm。

工序五:钻削ф20mm的通孔,扩、铰ф25H7孔,锪沉头螺栓孔ф38mm和ф43mm。

工序六:铣削尺寸为5mm的纵槽。

工序七:钻削M10-H7和M8-H7的螺纹底孔。

工序八:铣削尺寸为5mm的横槽。

工序九:攻螺纹M10-H7和M8-H7。

2.4工艺方案分析工艺方案路线一:本路线是先加工孔后加工平面,再以加工后的平面来加工孔。

这样减少了工件因为多次装夹而带来的误差。

有利于提高零件的加工尺寸精度,但是在工序中如果因铸造原因引起的圆柱R55mm的底端不平整,则容易引起ф80H9的孔在加工过程中引偏。

使ф80H9的内孔与R55mm的圆柱的同心度受到影响,造成圆筒的局部强度不够而引起废品。

工艺路线方案二:先加工平面再加工孔。

本工艺路线可以减小ф80H9的孔与底座垂直度误差,以及ф80H9与R55mm圆柱的同心度,使圆筒的壁厚均匀外,还可以避免工艺路线一所留下的部分缺陷(即:工艺路线一中的工序六加工后再加工下面的工序的话,会由于工序六降低了工件的刚度,使后面的加工不能保证加工质量和加工要求)。

由上述分析,工艺路线二优于工艺路线一,可以选择工艺路线二进行加工,在工艺路线二中也存在问题,粗加工和精加工放在一起也不能保证加工质量和加工要求,所以我们得出如下的工艺路线:2.5最终工艺路线铸造。

时效、退火处理。

工序一:粗铣ф80H9孔的大端端面。

工序二:粗镗ф80H9内孔。

工序三:精铣ф80H9孔的大端面。

工序四:精镗ф80H9内孔及倒角。

工序五:钻削4xф13mm的通孔,锪沉头螺栓孔4xф20mm钻削及铰2x锥销孔ф10mm。

工序六:钻削ф20mm的通孔,锪孔ф25H7,锪铰ф38mm的沉头螺栓孔。

工序七:锪削沉头螺栓孔ф43mm。

工序八:钻削M8-H7的螺纹底孔。

工序九:铣削尺寸为5mm的纵槽。

工序十:铰削ф25H7沉头螺栓孔。

序十一:钻削M10-H7的螺纹底孔。

工序十二:铣削尺寸为5mm的横槽。

工序十三:攻螺纹M10-H7和M8-H7。

工序十四:珩磨ф80H9的内圆。

三、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3.1机床的选择1.ф80H9大端面粗铣,精铣均用X61立式升降铣床。

2.ф80H9内孔粗镗,精镗用T611卧式镗床。

3.钻削ф20mm的通孔,锪孔ф25H7,锪铰ф38mm的沉头螺栓孔,铰削ф25H74.沉头螺栓孔均可以用Z535卧式钻床。

4.其余孔的钻削、锪、和铰均可用Z5150立式钻床。

3.2夹具选择选择使用机床的专用夹具。

3.3量具采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其他专用量具。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1) ф80H9大端其加工尺寸为140mm×140mm的平面。

保证高度尺寸100mm。

此尺寸是自由尺寸表面粗糙度值Ra=3.2µm,需要精加工。

根据《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得: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成型的灰铸铁加工余量等级可取8~10级我们取8级,加工余量MA取G级。

平面的加工余量,查《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得2.5mm的加工余量,可得铸造尺寸公差1.8mm。

(2) ф80H9孔内表面,其加工长度为100mm,表面粗糙度值Ra=1.6µm.需要精铰。

查《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可得:铸造尺寸公差1.6mm,可得加工余量2.5mm。

(3) 4个ф80H9孔大端端面螺栓孔。

只需要钻底孔和锪沉头孔即可。

则加工余量为:1).钻削ф13 mm的通孔双边加工余量2Z=13mm2).锪沉头孔ф20 mm 双边加工余量2Z=7mm(4) 内表面ф25H7mm、ф38 mm和ф43 mm的加工余量,这些内表面中有些需1).钻削ф21 mm的通孔双边加工余量2Z=21mm2). ф25H7mm内表面ф21mm扩孔到ф24.7 mm 双边加工余量2Z=0.3mmф27.4mm铰孔到ф24.9 mm 双边加工余量2Z=0.5mmф38 mm的沉头孔,可以一次性锪成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