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148)篆刻欣赏是一种综合美的艺术享受。
篆刻创作中,不论哪种风格,都必须通过“篆法”、“章法”、“刀法”来表现。
欣赏篆刻作品,首先要看“篆法”。
篆法是三法中的基础。
历来印章均以篆为宗,故治印章必先精通篆法,用字要有出处,变化须合六书,切忌生编滥造或任意增减。
那些颇有成就的篆刻家,并非都是古文学家,但必须搞清楚文字的源流、演变的过程。
只有这样方能使篆字“丰神流动,[a]”,以达到古人所说的“有轻有重,有屈有伸,有俯有仰,有去有来,有粗有细,有强有弱,有疏有密”,[b]的境地。
其次是欣赏“章法”。
章法是三法中的重点。
章法是复杂多变的,只有多看、多摹、多揣摸,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方能进一步门庭,[c]。
篆刻章法应以秦汉古印为准绳,精通六书八体。
一字有一字的章法,全章有全章的章法。
尽管方寸间字有多寡,文有朱白,印有大小,笔画有疏密、增损、参差、平衡、呼应、挪让、轻重、离合、方圆、巧拙等,应当全局考虑,是方寸印章“相依顾而有情,一气贯通而不悖”。
欲臻章法之妙,就要符合美的规律,或寻工整端庄的风格,或求参差古朴的情趣。
1.1.“以篆为宗”中的“篆”指的是()。
A.篆刻B.篆法C.篆字D.书法1.2.[a]、[b]处恰当的措辞是()。
A.庄重典雅出神入化B.出神入化庄重典雅C.尽逞其妙随心所欲D.随心所欲尽逞其妙1.3.[c]处恰当的措辞是()。
A.十分添春色B.春色添十分C.添十分春色D.添春色十分1.4.第三段应该删掉的词语是()。
A.尽管B.等C.应D.或1.5.第三段使用有误的词语是()。
A.循序渐进B.准绳C.臻D.寻近日接连见诸报端的两件新闻,引发人们再次热烈地讨论一个困扰国人上百年的老话题: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我们,如何看待传统。
第一件新闻是,一项调查显示,92%的受访者认为,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应该延续下来;高达86%的人认为,中秋节应该成为法定的公众假日。
对此结果,网络舆论附和者众多。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此表示支持的网民,大多是年轻人。
另一件新闻则是,某机构准备启动国学文化社区建设项目,其中的一项内容是,将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历年省级状元的名字刻制成碑,和国子监孔庙元明清三代的进士碑立在一起。
对此,网络上几乎骂声一片。
对于前者的积极附和与对于后者的全盘批评,看起来并无矛盾之处。
人们是在运用既有知识和分析能力对传统进行取舍的:中秋节被视为精华,科举制度则被归为糟粕.因此,人们普遍地赞成继承中秋节,而反对立状元碑一一这被认为是对科举传统的一种继承,而科举制度及其精神显然是有悖于现代教育理念的。
非常明确的结论。
但让我们略微思考一下,对于哪怕是科举制度及其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我们的理性是否高度发达,足以对其做出如此确定的判断?我们是否完全有资格以现代人的标准来对过往的某项制度或习俗做出非常确定的判断?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人普遍相信自己可以运用理性做出这样的判断。
但是,一个真正的理性主义者,在运用理性的时候,始终会意识到理性的限度。
相对于个人的生存甚至一个时代而言,传统是大写的。
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的生活。
不管是对一个人的生命和还是对一个民族的生命,离开了传统的包裹,赤裸裸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也是没有价值的。
比起漫长的历史,比起我们全部祖先的智慧的凝聚,任何一代人的智慧,其实都是沧海—粟。
因此,对于传统,明智的态度是保持审慎,保持足够的同情和敬畏,因为它是当下人们有价值的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然,经过反思,我们确实有可能证明,某些传统是有害于正义和善的,据此,我们可以剔除其有害的影响。
但是,绝大多数传统,不会这样极端。
因而,试图理性地辨别其究竟属于精华还是糟粕,可能是非常困难的。
假如有人愿意,他们是否可以立状元碑?对这个问题,笔者宁愿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能否确信我们已经找到了一种十分优良的教育理念,以至于可以确切地断言,传统的状元文化极端有害,因而,必须予以剔除,且在剔除这种传统后即可实现我们所设想的那种先进教育方式?2.1.两条新闻中人们的不同态度说明了()。
A.中秋节应该成为法定假日B.科举考试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糟粕C.大多数人对传统价值的取向很接近D.古人留下来的传统中有精华也有糟粕2.2.下面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A.对待传统不可一分为二B.传统应该全部继承下来C.离开传统现代人就无法生活D.对待传统要吸其精华去其糟粕2.3.通过作者对是否可以立状元碑的回答,可以判断出其态度是()。
A.留恋传统的状元文化B.对当前教育方式的失望C.认为应该批判地继承状元文化D.认为理想的模式不会凭空产生2.4.这段话谈论的主题是()。
A.中秋节和科举考试哪个有价值B.现代人在传统面前做出的选择C.在传统面前应该采取什么态度D.现代文明脱离传统就失去意义2.5.下面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是()。
A.传统带给我们什么B.人们对传统认识的误区C.传统的价值应该由谁确定D.我们有批判传统的力量吗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脉。
它的顶峰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堪称世界之最。
近半个世纪以来,地质学家对喜马拉雅山进行了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纷纷对青藏高原进行实地勘测,弄清了喜马拉雅山脉的来龙去脉。
科学家们从喜马拉雅山的远古海底沉积层中找到了鱼龙、三叶虫、珊瑚、海藻等古海洋生物的化石标本,从而证明:早在4000~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脉所处的地区就是一片湛蓝的大海。
众所周知,地球最上层约不到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叫做岩石层,岩石层可以发生脆性断裂,形成为数不多的板块,板块之间可以作相对运动。
根据板块大地构造的假说,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互相碰撞,使得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褶曲隆起所致。
这样古海便渐渐消失,代之以高耸入云的山脉。
科学家们经过测量,发现印澳板块至今仍在向北漂移,致使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不断升高。
近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升高了500米,即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在上升。
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是不会超过万米的。
他们曾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作解释,__________①我们用雪白细嫩的豆腐来“叠罗汉”,__________不需叠上几层,最底层的豆腐必将由于承受不了其上的压力而最终“垮台”。
这个例子同样适用于山脉的升高。
因为山脉的升高也像是“叠罗汉”,只不过是用泥土、岩石在不断堆积而已。
在山体不断抬升之际,山底所承受的压力也相应增大,一旦达到极限,偌大的山体就会像豆腐那样散架崩塌。
经过推算,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极限负荷是当山脉上升至10000米时的负荷。
这一假说同样证明了地球上至今没有万米高山的原因。
然而,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__________②上升速度仍保持每年5厘米不变,__________不用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
到那时,喜马拉雅山脉是散架崩塌,还是继续高耸在地球上,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谜。
3.1.对第二段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因果B.条件C.转折D.解释说明3.2.对第三段的大意有几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了地球表层的情况B.说明了地球的构造C.说明了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D.说明了板块大地构造假说是如何形成的3.3.对科学家推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能否超过万米还是个谜B.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但喜马拉雅山有可能超过万米C.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也不例外D.科学家推算,山脉的高度不会超过万米,喜马拉雅山最高只能达到万米3.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地球上层约100公里的厚度是一层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B.喜马拉雅山脉是由沉积在海中的巨厚沉积岩相互碰撞褶曲隆起所致C.一些地质学家认为,地球上的山脉高度可达万米D.喜马拉雅山如果每年上升5厘米,再有25000年,高度将超过万米3.5.文中①--②处缺少了两对关联词,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A.只要……就,如果……那么B.如果……那么,如果……就C.只有……才,因为……所以D.如果……那么,如果……那么医生和营养专家都说,黄曲霉素比三聚氰胺更可怕,比砒霜毒性大几十倍。
那么有什么食物能消减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呢,有专家撰文说,绿叶菜中的叶绿素能大幅度减少黄曲霉素的吸收率。
一家著名的医学杂志在2007年刊登了一项研究,该项研究发现天然叶绿素可以黄曲霉素B1引起的大鼠多器官致癌作用。
研究者表示,叶绿素的抗癌机制可能是因为它能大幅度减少黄曲霉素的吸收率,从而降低了黄曲霉素对肝脏DNA的加成作用。
他们认为,叶绿素是一种极好的化学保护物质,对抗致癌物的作用非常有效,从减少吸收,到减少致癌物与遗传物质的作用,直到减少各组织的癌前病变出现,各环节都有明显效果。
当然,这只是一项动物研究,对人体来说,叶绿素是不是也有同样作用呢,在大鼠试验的启发下,2009年有学者进行了一项人体实验,该研究证明,在人类志愿者当中,叶绿素一样能有效地对抗黄曲霉素的致癌作用。
研究者们给志愿者服用微量标记的黄曲霉素B1胶囊,然后正常进食和饮水,测定他们在72小时之内对黄曲霉素的吸收和代谢情况。
若干天后,再给志愿者服用同样的黄曲霉素胶囊,但另加叶绿素或叶绿酸。
结果和大鼠实验相当类似,叶绿素和叶绿酸能大大降低黄曲霉素的吸收率。
深绿色的叶菜,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里都价格高昂,难得中国人能吃上品种丰富、价格低廉的绿叶菜。
但是我们似乎没有好好珍惜这种罕有的幸福和幸运,总把绿叶菜看成不值钱的东西、低档的食品,没有好好享受它的健康效益,真是太遗憾了4.1.填入文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控制B.阻止C.抑制D.阻击4.2.下列有关黄曲霉素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剧毒药物B.能引起动物及人的癌变C.可以被人体吸收D.进入人体后可以被排出4.3.叶绿素对人体最重要的抗癌作用是()。
A.减少各组织的癌前病变B.降低黄曲霉素对肝脏DNA的加成作用C.大幅度减少黄曲霉素的吸收率D.减少遗传物质的致癌作用4.4.黄曲霉素对人体不利,相关实验之所以可针对人体进行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不包括()。
A.试验只进行72小时B.服用的是微量标志的试验胶囊C.有志愿者愿意参加试验D.已用大鼠做过相关试验4.5.下列作为文章标题最合适的一项是()。
A.试验证明叶绿素可抗癌B.多多食用健康食品绿叶菜C.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D.专家发现抗癌的新方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人获得生存与生活的本领。
不管一个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能继续自己的生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但我们的教育一直有一种忽视和轻视日常生活的倾向,在教育中一直将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相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