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浙江大学-测量实习-实习日记
浙江大学-测量实习-实习日记
在测量初始阶段我们还产生了一些测量方法流程的疑问和分歧,浪费了很多太阳高起和人流增加之前的宝贵的高效测量时间,我们应该在来到测量实地之前,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弄清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测量的流程。
在测量了将近两个小时测完一半控制点坐标后,老师没收了我们用草稿纸违规记录数据,给了我们一个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深刻的明白了规范的数据记录的重要性。
因为碎部点的坐标是在控制点的基础上测量得到的,因此控制点的高程如果存在较大的误差将会引起所有碎部点高程的误差。经过组内讨论后,我们没有找到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毅然决定重新进行一次导线点的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结束后,我们对数据重新进行了处理,得到了各点高程的可信数据。这一过程额外耗费了我们大量的碎部点测量的时间,但是这是值得的,只有在精确的控制点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碎部点的真实数据,否则只会盲目作业造成返工。
姓名
学号
XXXX
班级
港航XXXX
时间
XXXX15
周次
星期
日
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湖边
实习内容:行间距1.3,5号宋体,不加粗;下同。
(可以列表记录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
四等水准测量
收获与感想:(250-300字)
四等水准测量从W1点开始,环绕启真湖一周途径W2-W6点后回到W1。线路周边的环境较为复杂,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我们吸取了之前几天的教训,在完成今天的户外作业任务后,召开组内会议讨论了第二天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一起操作、流程与组内分工。
建议与意见:(200字左右)
要相信认真细致的作业一定会有回报。
要时刻对仪器操作与计算错误保持警惕,测量过程中做到步步有检核,多人交替轮流检查,最大程度消除错误出现的可能,如果遇到数据异常,即时验算寻找原因,并改正方法。
实习内容:行间距1.3,5号宋体,不加粗;下同。
(可以列表记录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
CAD制图
部分碎部点的补测和重测
收获与感想:(250-300字)
在数据处理中,我们运用到了许多理论课上学习过的知识,比如闭合差,闭合差调整,以及误差分析中水准仪的误差等等,这些理论课上看似轻松的知识点在实际分析中却有着不小的难度。因为在理论课上,我们所考虑到的偶然因素很少或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实际测量中,偶然误差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在四等水准测量中,木尺子的吸水膨胀和热胀冷缩都会对数据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处理数据时我们需要考虑的,需要分析的地方会更多,要求我们要绵密那俱到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部分。我认为这对我们以后数据分析的专业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团队合作在数据处理中也非常重要,一个人往往会遗漏一些细节,但是很多人一起讨论就往往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
其中有些是产生了一定的误差,有一些已经是错误。由于刚开始我们控制点的高程和坐标都出现了错误,所以所测的碎部点都作废了。
建议与意见:(200字左右)
支导线点的坐标计算时很容易出现误差,我们在数据处理时由于计算原因已经出现了多次的错误,所以每一次数据处理应该要有至少两三个同学同时进行计算才能达到“步步有检核”。
CAD的制图应该要和每天的碎部点的测量同时进行,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错误进行补测和重测。
天气炎热,食堂的较多面没有阴凉处,举棱镜的同学很容易出现中暑情况,应该轮流地进行岗位替换,能够让大家得到一定的休息,也能使工作更高效。
姓名
学号
XXXX
班级
港航XXXX
时间
XXXX19
周次
星期
四
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北街积木咖啡
姓名
学号
XXXX
班级
港航XXXX
时间
XXXX13
周次
星期
五
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大食堂
实习内容:行间距1.3,5号宋体,不加粗;下同。
(可以列表记录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
控制点测角和测距
控制点水准测量
控制点数据进行处理
收获与感想:(250-300字)
早上4点钟我们小组成员在食堂门口集合进行控制点的选点和测量,因为太阳还没完全升起,光线不足,寻找图根点和导线点的定点耗费了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我觉得前一天事先准备好的小组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在绘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碎部测量过程中的思路错误,并改进了部分碎部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建议与意见:(200字左右)
在进行CAD制图的时候需要进行地形校核,因此在进行碎部测量时,同步的完成点位示意图的准确且清晰的绘制非常重要。
在绘图的过程中遇到缺失的数据应及时标记并进行补测,对于所得到的数据不适宜作图,或是与实际存在矛盾时,要及时改进碎部点的测量思路与方法,并对相应的点位进行补测。
姓名
学号
XXXX
班级
港航XXXX
时间
XXXX20
周次
星期
五
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大食堂及北街某咖啡屋
实习内容:行间距1.3,5号宋体,不加粗;下同。
(可以列表记录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
放样
CAD制图
总结报告
收获与感想:(250-300字)
今天早上我们全部结束所有的测量任务,得到了大量的碎部点数据,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数据整理好并画出图来,这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图上的线条和实际情况不可避免会有出入,而我们按照实际得到的数据来制图,经常会出现一些线条歪歪扭扭的情况,比如食堂的轮廓线就画得比较歪,视觉效果并不好。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而我们有些直线路线也有测三个点,这个时候就需要合理选点,舍弃一些重复无用的点。
我们得知很多组的碎部点已经测量完成,我们计划今天提高效率,把剩下的碎部点全部测完。经过了一天的测量一直到天黑,我们仍然剩下一小部分没能完成测量。
为了加快进度,我们利用晚上的时间,开始进行CAD的初步制图。由于较长时间没有使用CAD软件,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熟悉常用的命令语句。好在经过组内同学的共同回忆以及互相之间的指导与帮助,我们较快地掌握了一些绘图所需的基本操作。
建议与意见:(200字左右)
在CAD制图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点位明显的错位,所以进行了补测和重测。在数据处理的检核中,我们也发现了之前数据处理中的一些错误。我们觉得如果能有往届学长在实习前期给我们一些实习的经验或者答疑的话,可以让我们避免犯一些错误。并且希望能有一些模范作品的展示,能够让我们学习优秀的cad成品。今天我们小组一起在咖啡店里进行共同的数据处理和cad制图,相互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我们信息的完善和最终作品的成效。
高效作业,尽可能缩短测量时间的跨度,减小温度沉降的影响。
姓名
学号
XXXX
班级
港航XXXX
时间
XXXX16
周次
星期
一
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大食堂
实习内容:行间距1.3,5号宋体,不加粗;下同。
(可以列表记录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
重测导线点高程
碎部点坐标与高程测量
收获与感想:(250-300字)
在我们进行8-2控制点附近的碎部点测量时,意外发现8-2与8-3之间的高差与导线点水准测量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偏差。
测量碎部点时,要灵活运用地物之间的各种几何确定关系,减少碎部的数据冗余提高碎部点测量的效率。
姓名
学号
XXXX
班级
港航XXXX
时间
XXXX17
周次
星期
二
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大食堂
实习内容:行间距1.3,5号宋体,不加粗;下同。
(可以列表记录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
碎部点测量。
确定支导线点
CAD制图
收获与感想:(250-300字)
建议与意见:(200字左右)
在每天工作之前,事先在组内开会并且安排好一天的任务流程和组内分工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测量实习是一个相对来说任务较重,难度较大的实习项目。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得到来自成功结果的激励,或者在长期的努力之后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结果给我们的心理打击和压力将会很大,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心态和做事情的态度。
姓名
学号
XXXX
班级
港航XXXX
时间
XXXX14
周次
星期
六
地点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大食堂
实习内容:行间距1.3,5号宋体,不加粗;下同。
(可以列表记录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
重新进行控制点测角和测距
处理完控制点数据,计算各控制点的坐标与高程
进行一部分碎部点的测量
收获与感想:(250-300字)
之前一天的导线点测量数据经过测算后,我们发现误差超过了容许误差上限,数据不具有可信度,今天上午必须进行重新测量。我们总结和吸取了上一次测量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力求精准,测量结束后角度误差仅11秒,相比190秒的误差限,这是一组较为精准的角度测量数据。但是坐标增量却超过了误差限,所有的组员从各方面思考和检验之后都没有找出原因。在多次检查之后,我们发现了有一处计算中混淆了三角函数的弧度制与角度制,纠正了这一计算错误后,我们的测量误差满足误差要求,这一次惊险的历程让我们更进一步的理解到测量实习过程中认真严谨的精髓。
我觉得在测量实习中自己收获很多,真正自己动手去实地考察地形并自己制图,很有成就感,接下来的CAD制图就是我们把成果展示出来,相信每一个认真测量的点在图上都会有其自身存在的意义,而最后的结果也不会辜负我们这么多天在烈日下的汗水。
建议与意见:(200字左右)
放样的图形边界应该尽可能与已知地物平行
在放样的选点上,其中一条边尽量接近导线点的其中一条,离得太远的话会导致误差增大。
下午我们没有去实地踩点,仅仅根据食堂的大致环境进了初步的构想。后来我们了解到,其他组不仅到实地去认真了解周边环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提前选取好了控制点,这样将大大提高进行控制点测量工作的效率,也可以为之后的碎部点带来很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