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最新资料推荐------------------------------------------------------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一课冷色与暖色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中感受冷暖色调的装饰美。

2、操作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冷色和暖色,能用水粉调出冷、较冷和暖、较暖的色彩。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冷暖色调及其装饰美,感受冷色与暖色带给人的情绪影响。

教学过程:1.变魔术导入新课:教师事先准备两个盒子,分别放一块红布和一块蓝布,蒙住一位学生的眼睛,让他去摸,然后睁开眼睛谈感受。

两块布摸起来感觉一样,无温度差别,一看就知道一块是红布,一块是蓝布,有冷暖差别。

为什么呢?2.研究表述:红、橙、黄是阳光和火的色彩,它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热烈、兴奋,是暖色;蓝、绿让人们想到了天空、海洋,它给人的感觉是凉爽、宁静,是冷色。

认识冷暖色(1)三原色和三间色中的冷暖色。

1 / 9出示图片:由哪些色彩组成?(2)认识色环中的冷暖色。

(3)试着分一分油画棒或彩色水笔中的冷暖色。

(4)举例说明自然和生活中的冷暖色。

说说冷暖色的相对性(1)课件展示紫红色的花,变换背景,说明冷暖色是相对的,在相互对比中产生冷暖关系。

(2)绿色和橙色、绿色和蓝色比较,相对于橙色,绿色偏冷;相对于蓝色,绿色偏暖。

欣赏生活中用冷暖色装饰的图片,作业练习用水粉色调出冷、较冷,暖、较暖的色彩,画一幅作品。

知识拓展,抢答:夏天穿什么色调的衣服看上去舒服些?冬天家中的窗帘布用什么色调较合适?夜空中收音机的信号灯该用什么色调?总结;鼓励学生正确用冷暖色美化生活、创造美。

4.启发学生想像:说说生活中冷暖色的运用。

5.尝试练习:(1)指认色环中冷、较冷、暖、较暖色。

(2)这些表情代表哪种情绪?选择适合的冷暖颜色涂在小人脸上。

教学后记:第二课奇怪的梦教学目标:---------------------------------------------------------------最新资料推荐------------------------------------------------------ 1、引导学生在叙述梦境、表现梦境的过程中,了解梦是现实生活的继续,是人脑活动的特殊形式。

2、通过启发回忆和想象,诱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梦中故事,挖掘创造潜能,抒发自己的感情。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远离迷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自己的梦境,进行大胆奇特的想象、幻想和创造。

任何让学生进入梦的感觉和体验,并通过美术活动,利用色彩和构图表达自己的感受,作品新颖、生动,富有艺术美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播放动画片《艾丽丝漫游仙境》片段。

教师提问:你喜欢这部动画片吗﹖为什么﹖ 2、学生讨论:如果你是艾丽丝,你会怎样面对所遇到的这些情况﹖ 3、引入课题:你做过这样的梦吗﹖说说你记忆中最奇怪的梦。

二、回忆讨论:听空灵的电子音乐,回忆曾经做过的梦,想象梦中的情景进入梦境的虚拟世界。

三、初次体验:3 / 9初次体验用画笔自由地表达梦境,表现出梦中的景物和色彩。

请画得快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就梦中的人物、动物和景物的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互评。

四、范作欣赏:看图片,通过图片欣赏了解别人的梦境,并理解和感悟他人的绘画和构思。

五、再次练习:要敢于把奇怪的梦画出来,去惊醒那些老掉牙的梦。

据说动物也做梦,它们的梦的内容,你能猜到吗﹖用各种绘画手段表达自己的梦境,形象可以夸张、变形,以增强梦的意趣。

六、评价小结:你对梦的感觉很灵敏,画法大胆别致。

你的梦真动人!教师点评、学生自评、互评。

七、拓展:梦中景物和梦中的感悟对生活有帮助吗﹖古今有那些发明偶得是通过梦境得来启发的教学后记:第三课车(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接触古代和现在的不同车辆,了解车的组成结构、功效用途。

2、技能目标: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一辆喜欢的车,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最新资料推荐------------------------------------------------------ 3、情感目标:知道车的发展过程,探究人类与车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对图片的欣赏,了解车的各方面知识,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一辆自己喜欢的车。

2、教学难点:在表现车辆的外形特点时线条的疏、密,粗和细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初步感知师:同学们,我们坐在宽敞、安静的教室里,此刻学校外面却是车水马龙的,仔细听,这都是哪些车发出的声音?(教师播放多媒体音频)生:汽车、自行车、摩托车。

师总结:都听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都是有心人呢。

车给人提供方便,节省不少时间,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车的世界,去了解它们。

(师板书)二、欣赏新授,增进认知师:两千年前,人类就有了牛车、手推车、马车。

(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牛车是以牛为动力,拉动后面的木质车。

5 / 9手推车的材质是木头,只有一个轮子,靠人力去推。

马车的动力是马,跟牛车差不多的原理。

到了近代,车的种类就越来越多了,你知道有哪些车呢?生:汽车、火车、自行车、摩托车(师在学生说出车后,出示多媒体图片)师:与古代的车相比,现代的车发生了什么变化?生:以前的车是用动物拉的,现代的车用汽油。

师总结:你从车的动力上进行比较的,以前的车大多用木头制成,现代的车呢?生:用铁。

师总结:是呀,动力和材质的不断变化都见证了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师:仔细地观察现代的车,它们由哪些部分组成?生:车轮。

师:是呀,车子不同,轮胎的数量也不同因此车的速度就不同。

还有呢?生:车身。

师:有的车,例如摩托车,为了视野更开阔,车身是敞开的。

---------------------------------------------------------------最新资料推荐------------------------------------------------------ 有的车例如汽车,车身是封闭的,这样才能让人遮风挡雨,增加舒适感。

师:汽车有了车身和车轮后,人怎么坐进去呢?生:有车门。

师:对啊,还要有车窗。

(师板书)师:这里的四辆车你对哪一辆感兴趣?能用刚刚所学的知识给我们介绍一下么?生 1:我对自行车比较感兴趣。

师:它的特点是什么?生 1:有两个轮子,材质是铁的。

师:它的动力是什么?生:人力。

生 2:汽车,有四个轮子,车身是封闭的,舒适度高,速度快。

生 3:摩托车两个轮子,速度比较快。

7 / 9三、作业表现,增进技能师:我们每天都会坐车或者看到好多的车,其他的同学他们怎么用手里的画笔将他们熟悉的车表现了出来,看!(师出示多媒体)师:他们的作品跟平时老师展现的不一样,不一样在什么地方?生:没有颜色。

师:是的,我们称这种用单纯的线条表现出物体造型的表现方法为线描。

(师板书)师:来,说说这几幅作品,你喜欢那一幅?他表现的是什么车?从什么角度表现的?除了车身,车轮和门窗外,他还表现了车的什么?生:反光镜、车灯师:车子在同学们的手下,都被表现的惟妙惟肖的。

老师也来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一辆车。

表现什么车呢?我就来表现一辆不怎么常见的农用三轮车吧。

经过观察,我发现这个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车头和后车厢。

怎么表现呢?首先,我用较粗的线条表现出车的大概轮廓,加上车轮,画出车门和车窗。

然后画出车身上的结构,这时的线条可以细一点,和车轮廓的线条形成粗细对比。

最后画出车的细节部分,反光镜,汽车牌照。

---------------------------------------------------------------最新资料推荐------------------------------------------------------ 师:今天我们见了这么多的车,你对哪辆车最感兴趣?请你用线描的方式表现出来。

生作业表现,师巡回指导,帮助完成作业。

四、评价展示,巩固感知师:时间到了,哪些同学愿意给我们展示你表现的喜欢的车?师:给我们说说你画的是哪辆车,你觉得哪里是你表现地成功的地方?在表现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师:谁能给评价他的作品,说说你觉得哪里要改进的?给他一些建议。

五、拓展延伸,丰富感知师:现代人的审美观越来越高了,他们不再满足于车的现状,对车的外形和功能的要求是越来越多了,鉴于此,汽车设计师们设计了下面这些车(师出示多媒体)这些车不仅外形让人眼前一亮,功能也是闻所未闻。

请同学们课后和同桌交流,如果你是汽车设计师,你会设计一辆什么车,为下节课《我设计的车》做准备。

教学后记:9 /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