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诊转诊制度1

接诊转诊制度1

接诊转诊制度
一、镇长计生中心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热情接待就诊病人,做到态度和谐、文明礼貌、衣着整洁、举止庄重。

二、凡遇抢救对象,立即启动抢救预案,实施抢救,并报县级人口计生委。

三、对就诊者要详细询问病情,认真细致检查,诊断处理恰当,科学用药。

四、对急诊和危重病人应有高度责任心,迅速查清病情,采取治疗措施。

五、确实不能承担该患者的治疗、病情许可,经计生中心主任批准,与县、乡医疗单位联系妥当后,方可将病人转出,并做好转诊记录。

B超技术人员职责
一、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工作。

二、熟悉本专业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三、规范出具检查报告单。

四、注意保护服务对象个人隐私。

五、严格遵守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各项管理规定。

六、做好计生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宣传。

B超室工作制度
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爱护、保养、维修好仪器设备,确保设备的良好性能。

二、保持B超室的清洁卫生。

三、B超室内应设置警示标语,禁止采用超声技术做胎儿性别鉴定。

四、B超工作人员诊查时要严格操作规程,认真查对姓名、身份证,诊断结果应及时、准确,规范地填写检查报告单项目,并做好诊查记录。

五、建立健全B超服务登记制度。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制度
一、严禁利用超声波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为他人进行性别鉴定。

凡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的,必须按有关规定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开展遗传性病诊断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

二、对违反上述规定,擅自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按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在有关工作场所设置禁止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的醒目标志和举报电话,加大宣传和监督力度。

艾滋病预防工作制度
一、计生工作人员应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事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宣传教育工作,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育龄人群,艾滋病防护意识。

二、积极提倡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阻止艾滋病相关传播途径。

三、计生中心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不禁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
医疗用品,按要求做好医疗垃圾处理工作。

四、预防医源性感染,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防止职业暴露。

妇科检查室工作制度
一、进入科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二、保持室内清洁,每做完一项处置,要随时清理。

每天消毒一次。

三、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

四、各种药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字迹清楚。

五、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周更换二次。

六、已用过的处置用具要及时清理,进行消毒。

七、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有效期者须重新消毒。

八、清洁用具要专用,管理好诊断、治疗仪器,正确使用,及时维护,保证正常使用。

妇女病普查工作制度
一、严格按照妇女病普查治服务规范进行工作。

二、明确普查工作的意义,摸清普查对象的底数,采取多种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使普查对象了解普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能积极地配合工作。

三、制订普查计划,落实具体时间,明确人员分工,精心组织实施。

做到领导负责,宣传到位,技术服务精淇,后勤保障有力。

四、进行常规普查和专项普查,按照|《妇女病普查登记表》项目认真填写。

五、制定诊治计划,掌握诊治要点及原则,对妇女常见病的疾病,在普查时应及时进行治疗(包括给口服药、外用药、红外光治疗),计生中心不能处理的,建议到县计生站或上级医疗机构治疗。

六、普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对普查专设的诊室、器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妇科检查应使用一次清洁垫、阴道窥器、检查手套等,以避免交叉感染。

七、随访、普查诊治工作结束后,按时把各村查出的疾病分门另类进行登记,并根据疾病的种类确定随访的时间和内容(结合康检)。

八、妇女病普查工作结束后,将普查资料归类存档,由专人负责管理,并汇总《年度妇女病普查诊治统计表》,按要求上报,并写出工作总结及分析报告。

检查人员职责
一、按要求收集和采集标本,及时进行检查。

二、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及时准确发送检验报告。

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

四、负责检验药品、器械清领、保管、检验、试剂调制,并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五、负责检验器材的洗刷和消毒,保持检验室整洁卫生。

检验室查对制度
一、采取标本时,查对姓名、检验目的。

二、收集标本时,查对姓名、标本数量和质量。

三、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检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四、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

五、发报告时,查对姓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