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历史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走近历史人物》教学对象:初二年级教学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一、活动主题的提出这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作出如下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提到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主体性教育理论提到: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初二(5)班的一堂历史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对什么知识最感兴趣?绝大多数同学回答:“历史人物。
”同学们很想通过亲身实践,接触并掌握历史人物的有关知识。
历史人物是历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人物的逸闻趣事吸引着学生,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感染着学生,通过探究历史人物,学生能较深刻地了解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并学会激浊扬清,古为今用。
二、活动对象本专题活动课教学,以初二学生为教育对象。
(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完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学生普遍对已学过的历史人物感兴趣,很希望能深入探究,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就很强。
(二)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应更多地让学生发挥积极主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初一学生强多了,但是仍需要感性认识的支持,用活动课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学习接触历史人物时,感到具体、生动、形象。
三、活动目标(一)执行并实现学校一级子课题和历史科二级子课题的基本目标。
石井中学一级子课题的基本目标是:形成民主、和谐和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必需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气氛融洽、生动活泼,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与学互动。
历史科二级子课题针对初二级的基本目标是:赏识和主动学习(在教师的赏识教育下学生主动学习历史)。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赏识教育法的语言和行为引导学生,鼓励中下生积极进取,使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历史。
通过本活动课,师生共同探究,寻找并解决问题,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显示和展现,使之具有成功感和创造艰辛的体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深入学习历史的兴趣,师生关系融洽互动。
(二)提高教学教育效能。
提高教学教育的效能就必须通过最优化的教学教育形式和手段来实现,从接受信息的有效方式来说,是人的多种感觉器官都在起作用,运用活动课配合课堂教学,学生通过听课、看书、查资料、制作卡片、编写手抄报、参与特长表演、欣赏成果等形式,提高本课的教学教育效能。
(三)培养学生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历史人物,从而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向优秀的历史人物学习,古为今用,陶冶了情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形成乐于合作的品质;准备汇报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要展示自己的特长,他们从实践中能够体会到即要有真才实学,也要有胆量,从而培养了学生坚韧的品质和创新能力。
四、活动形式1、组织形式(1)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班级活动相结合(2)与校图书馆和信息技术科合作(3)与音乐科和美术科合作(4)与家长合作2、实践形式(1)收集资料信息(2)制作艺术卡片和手抄报(3)研究探讨历史人物知识(4)设计人物网页(5)小品表演五、活动安排本活动课分三个部分:准备区、实践区和总结汇报区。
(一)准备阶段1、分小组,选组长,全班四十九人分成七个小组,以自愿为原则选出小组长。
2、确定探究的主题:走近历史人物(28位历史人物),部分同学提出这一主题,全班同学赞成。
3、老师分配任务:每人研究一位,每组研究四位历史人物,分阶段上交个人作业(所查资料)和小组作业(卡片和手抄报),老师将具体要求和步骤复印给每一个小组(附在后面)。
4、查资料:图书馆和信息科的老师们分别讲述查资料的方法,并提供查资料的场所。
学生可以利用其它途径查资料,如校外图书馆、书店等。
(二)实践阶段1、整合资料,做好个人作业。
2、小组将四个历史人物的基本资料按要求制成卡片,由美术老师亲临指导。
3、小组协作办一期以介绍历史人物为基本的手抄报,由美术老师作美工指导。
4、小组准备特长表演项目,包括快板、小品、琵琶伴奏和网页制作,请音乐老师和信息技术老师协作指导。
(三)总结汇报阶段全体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带齐所有作业和资料到场,按小组位置坐。
总结汇报课程序如下(一)用大屏幕显示本节课的主题《走近历史人物》综合实践课历史课系列活动之一总结汇报课(二)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播放电子演示文稿,内容如下:准备区1.分小组,选组长,以自愿为原则。
2.确定探究主题:走近历史人物(28位历史人物)3.分配任务:每组研究4位,每人研究一位,分阶段上交个人作业(所查资料)和小组作业(卡片和手抄报)4.查资料:老师带领学生去图书馆和电脑室;学生利用其它途径查资料。
(以上内容要在两周内完成)实践区1.整合资料,做好个人作业2.小组将四个历史人物的基本资料按要求制成卡片。
3.小组协作办一期手抄报,以介绍历史人物为基本。
4.小组准备特长表演项目,老师作指导(以上内容要在两周内完成)总结汇报区1.展示个人作业2.展示小组作业(卡片和手抄报)(三)用实物投影机展示两位同学的个人作业,老师加以鼓励并提问:你是通过什么途径查到资料的?用几句话向同学们介绍你研究的历史人物。
(四)用大黑板当活动成果展示台,同学们将小组作业加工贴在上面,老师引导同学们欣赏卡片和手抄报(介绍两份作业)。
(过渡语)同学们找到的资料真不少,历史人物真的很多,你能记住吗?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唱给你们听。
(五)特长表演之一《历史人物歌》(快板)表演者:朱锦坤小组(过渡语)真是好记性,请问他们唱了哪些历史人物啊?你们都会啊?写给我看看。
(六)小组活动:历史人物知多少?(用投影机展示)小组活动内容:请各小组在规定时间(5分钟)内写出你熟悉的历史人物十个,其中哪一个是你们组喜欢的或讨厌的?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用投影机)展示两个小组的作业,并归纳其他小组写的内容。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掌握了不少历史人物,还能说出自己的想法,你们想不想知道当时历史人物是怎样说话和做事的吗?请看历史剧。
(七)特长表演之二《林则徐》表演者:李惠清小组(过渡语)好个林则徐,这么一拍(拍桌子),看哪个洋人敢来卖鸦片?看哪个官敢收贿赂?请问:林则徐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八)小组活动(师生互动):你怎样评价林则徐?你到底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老师临时出七道左右的抢答题来考查。
(九)特长表演活动之三《昭君出塞》小品表演并由琵琶伴奏。
表演者:陈洁文小组音乐优雅而又凄婉,王昭君勇敢出塞的故事永远流传,请看大屏幕,让我们再一次欣赏王昭君手抱琵琶的模样吧。
(十)特长表演活动之三《一代伟人孙中山》网页演示制作者:冯文杰小组(过渡语)一代伟人孙中山,推翻清朝有贡献,联俄联共讨军阀,丰功伟绩永流传。
(十)师生总结活动。
(投影机展示)总结语:经过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各小组写出你们组最大的收获(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从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有用的东西?今后个人或小组怎样改进?请两个同学上台讲,如果时间充分,多请几个同学讲。
结束汇报课。
七、总结与反思(一)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知识:1、基本知识:(1)认识二十八位历史人物的姓名和图象,了解他们的主要事迹,熟悉关键的历史知识。
(2)能正确评价林则徐和孙中山。
(3)能结合史实简单表达自己的喜恶观。
如李惠清小组写到:我们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林则徐,他为官清廉,有爱国思想,禁烟态度坚决,有见识,是一个民族英雄,他启发我们要多阅读,扩大视野,增长见识:要远离毒品,做一个四有青年。
冯文杰小组写到:最讨厌汪精卫,因为他出卖祖国,建立伪国民政府,做日本人的走狗。
陈洁文小组写到:我们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知识渊博,才智过人,神机妙算,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
陈文杰小组写到:我们最喜欢邓小平,因为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他爱子爱民,重视教育。
朱锦坤小组写到:我们最喜欢曹操,因为他是一个奇才,不仅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他胸怀统一天下的大志。
我希望将来能成为像他那样有才华的人,做一个志向远大的人。
2、基本技能:(1)能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2)能整合资料,按要求完成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
(3)能根据资料编排特长表演节目。
如李惠清小组到图书馆查找到一本关于林则徐的故事书,他们选择一个片断来编排小品,反映鸦片战争前,林则徐不受洋人和贪官的利诱,坚决禁烟的爱国事迹。
陈洁文小组到电脑室查资料,发现王昭君出塞的故事很感人,自己小组有同学会弹琵琶,就决定演历史剧《昭君出塞》。
冯文杰小组有几个电脑高手,就决定研究《一代伟人孙中山》,并制成网页,现场讲给大家听。
3、情感收获:(1)向优秀的历史人物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理想;(2)培养小组合作研究学习的品质,懂得团结就是力量。
如朱锦坤小组: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许多书上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视野,懂得团结就是力量,还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含义,也知道了只要我们能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从历史人物身上,我们学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爱学习,爱钻研,不怕困难的精神。
如陈文杰小组说:经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明白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也加深了我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学到了很多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我们学习他们的勤奋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今后我们一定要改变自己,增加对各科的学习兴趣,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二)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课,师生关系更加密切。
一些中下生积极参与,并不断地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在总结汇报课上,我的总结语是:我们班的许多同学真是好样的,这些天,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准备区和实践区做得好的同学有周子华、萧瑞文、冯文杰等,他们反复查资料,制作网页;利用课余时间排练小品;主动承担制作卡片或手抄报的任务等。
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积极进取,并拿出优秀的成果给我们欣赏,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
同学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多上类似的实践课,希望能更深入地研究历史人物。
八、教学拓展看到同学们兴致盎然,希望继续研究学习,下一步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拓展:1、重点研究大家喜欢的历史人物:孙中山、邓小平2、将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我们今天有哪些方面受历史人物的影响。
3、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带领学生去考察文物古迹,参观游览博物馆,向老一辈革命家咨询历史知识。
4、制作动画:同学们发挥电脑特长,在大屏幕上重现历史,找电脑老师协作制作动漫画,增加趣味性。